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于2006年出版后,历经了多次修订。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专家于2018年4月对教材进行了再次修订。经本次修订后,教材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人脑、人心,让学生能知其理、信其道、践其行,帮助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在整体推进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改革,按2018年修订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新内容体系编写了包括《立人强国的品格修养》《展望未来的理论向导》《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引领时代的理论结晶》在内的教学辅导丛书,以充分体现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并以此作为大学生进行思考与形成性训练的辅助教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各大高校大学生必修课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之一。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十九大召开后,中宣部组织专家于2018年4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进行了较大修订,以充分体现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新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我们编写了《立人强国的品格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本与2018年修订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配套的学习辅导用书,意在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进行形成性训练。本书的主干体系体现了以教材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全书共六章,各章内容与教材相衔接,每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学习引导,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热点和学习方法,这一部分的编写较简约,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也为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并进行学习思考指引了要领;第二部分为课外自主学习,使学生通过案例赏析和不同类型的练习题的完成获得形成训练,收到学习实效。形成训练部分设计了写学习心得的项目,这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增加了渠道。希望本书能为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一线教师提供教学思路和考核素材,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复习指导和丰富的课后训练资料。
本书的编写,是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的一个全新尝试,也是在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方面所作的新努力,更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总结的实践过程。该书由徐筝和李娟共同执笔完成,徐筝完成一至五章,李娟完成第六章。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广泛参考和借鉴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由于资料数据极为丰富,未能将相关的专家、学者等信息一一列出,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编写和修订过程中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欢迎使用本书的师生提出意见,以便在教学实践与再版的时候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学习引导
课外自主学习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学习引导
课外自主学习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学习引导
课外自主学习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引导
课外自主学习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学习引导
课外自主学习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学习引导
课外自主学习
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项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