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历史文化散文集,收入文章近百篇,大部分是作者张山梁曾经发表过的作品,抒写了他对故乡漳州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的认知和感悟。收集成书后,作者进行了新的整理,分门别类地将文章结辑为“风物”“风情”“风俗”三个部分。读这些作品,读者能真切感觉到那些流淌在笔尖的文字,朴实真诚,字字含情,句句带感,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时代感,犹如和风扑面,清新俊爽,温热有余,让人心有所感,与之同呼吸、共咏叹。读完全书,可发现作者对平和花的笔墨最多,对读者了解平和多有助益。
初识张山梁君是在三年前,当时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在漳州举办了一场开元文化论坛,邀请我做了一个讲座,由此结缘漳州好几位学术文化精英,张君即其中之一。但真正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是此后不久在漳州举办的“阳明学与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张君操办会务,并有关于在平和的专题论文在会上报告。张君作为一位行政干部,而于学术情有独钟,且潜心研究卓有见识,不由得令我刮目相看。
后来与张君的接触渐多,了解到他的学术兴趣广泛,但都与平和县密切相关,是其桑梓深情有以致之。举凡阳明学是与漳郡、与平和县的关系,平和土楼,陶瓷,三平祖师,以及朱子、黄道周、蔡新等与平和县有缘的往哲先贤,他都满怀热情,走访踏勘,搜罗抽绎,笔之于文,发明新义,推介弘扬,在漳州文化学术领域崭露头角。
如今张君积稿渐多,平为一书,分为“风物”“风情”“风俗”三部分名《和风》。展卷确如和风补面,清新、俊爽、温热,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时代气息,使人感奋,令人神怡。此书即将付梓之际,索序于予。予感张君对于桑梓之深情,对于文化学水之投入,爱弁数言,乐为之序。
谢重光(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壬寅正月既望,于榕城兰韵斋
张山梁,和人,朱子学会阳明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明史学会研究分会理事、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理事、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闽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福建江夏学院特约研究员、福建省地方志中青年学术研究骨干、漳州市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家库成员,《阳明平和》主编。曾出版《心灯点亮平和》《一路心灯》等图书多部,文多篇。
风物
云端鼓角落星斗
唯美土楼
绳武瓜瓞
慎德传家声
窑火瓷光皆过影
寮红峰是情
丛棘被道谁刊删
心灵驿站
万化根在心
谒访安厚文祠
面碑思圣贤
“蔡新残碑”探微
人事多翻覆
文明原有象
观瀑
挺拔的木麻黄
风情
硝烟散尽是平和
二圣临漳怀述
心念奏立之德
追寻镇海古城
龙潭思李贽
五的三次怀念
吾心自有光明月
感怀的抗疫智慧
也提戎马人汀漳
还须内治是先声
有饭吃了
五士颜茂猷
山水平生是课程
风雪凛然存气节
一别烟云岁月深
一道春风鼓角扬
风俗
人崇奇蛇蛇通人性
伽楞深处话曹岩
伽楞幽思
三平古香路
罗伦父子闽南情
三平头炷香
以僧名寺话三平
阳明剩酒·
平和赋
敬祭文
后记
云端鼓角落星斗
目前,漳州地区尚存各类型土楼00多座,分布在除东山县以外的各县(市、区)。其中,平和县保存较完好的有474座,仅次于南靖县。遗憾的是,在世纪末福建土楼申遗时,由于某些原因,平和土楼未能跻身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之列。先不谈其他,单从数量看,如此众多土楼的客观存在,足以证明平和土楼在福建土楼中的地位和影响。
从分布上来看,平和县现存的474座土楼在全县15个乡镇均有分布,坂仔镇以72座为多,其后依次是:南胜镇50座,芦溪镇45座,九峰镇44座,大溪镇37座,山格镇35座,崎岭乡31座,霞寨镇30座,安厚镇和五寨乡各29座,国强乡26座,小溪镇18座,秀峰乡11座,文峰镇10座,长乐乡7座。
平和土楼主要有圆楼和方楼两种。较为的,有方楼套方楼,如五寨乡埔坪村的思永楼,在三层的单元式方楼内院中,又建一座四层的方楼;有带圆楼,如芦溪镇芦峰村的丰作厥宁楼,在四层的单元式圆楼外,又建造马蹄形的三层的单元式土楼;有半月楼,如九峰镇下西村的朝阳楼、东富村的彩青楼等土楼。平和以单元式圆楼居多,有0多座,被誉为“单元式园楼之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