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走进‘八闽旅游景区’散文系列丛书”之一。寿宁县隶属于福建省宁德市,地处闽东北部,洞宫山脉南段,位居闽浙两省交界,素有“两省门户,五界通衢”之称,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本书由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福建省作家协会组织的采风团,以生动的笔墨,尽情描述这里的人民,立足于这块丰盈的土地,融入新时代文化旅游理念,传统和现代完美结合,为城乡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并不断兴旺发达的振兴之路,再现一幅如诗如画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古城新貌
陈元邦
初夏时节,车从福州出发,沿着沈海高速,穿洞过桥,观海赏景,3个小时就到了寿宁县城。“好快啊!”我感叹道,如果冯梦龙在天有灵,一定觉得不可思议。须知道,明崇祯时期,60岁高龄的冯梦龙行程1000多千米,水陆切换,用了近两个月才到任。历史记载中的寿宁是一处闽越族出没的蛮夷之地,古代的文人墨客用“危峰幽壑”“岭峻溪深”“一线千仞,仰关者无所措足”等来描绘大山深处的县城。“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这句民谣道出寿宁路之险、城之偏。也正是“地僻人难到,山多云易生”的闭塞之地,在战乱和赋税沉重的年代,交通闭塞反倒成为世外桃源,人们从中原一带迁徙而来,在这里繁衍生息。
20世纪80年代,我曾经来过寿宁,同样从福州出发,弯弯曲曲的314国道,一路尘沙飞扬,用了三个多小时才到宁德蕉城,用过午饭之后,又是三个多小时才到了县城,一路颠簸,精疲力尽。那时人们谈起寿宁,谈“路”色变。路是血脉,血脉不通,气血不畅。修路是摆脱贫困的重中之重,先是修建隧道,告别了盘山公路的历史,紧接着又建设高速公路,路网托起了寿宁。通畅的路,招来了商,引来了资,“山货”也从这里走向省城、走向四面八方。
清晨,我去了县城中心的市场,夜色还未完全褪去,市场已是一片繁忙。从四方而来的农民桃着种植的果蔬,商贾们在这里收购运往各地,寿宁的果蔬富硒富锌,是餐桌上人们喜爱的食品。
当地领导告诉我,这里正在规划一条高铁,我的眼帘,仿佛看到一条条长龙,南来北去。寿宁,不再是偏僻之地。路,撩开了寿宁的面纱。
夜,坐在宾馆房间里,隔着窗子,眺望夜色中的新城,灯火璀璨,远处的文昌阁更是耀眼。一座文昌阁,矗立在山之巅,端庄而又雄浑。它是县城的文化地标,也是人们乡愁的寄托。许多乡人离开县城,都会深情地回望,依依不舍。从外乡回来的人,看到这文昌阁,心中会涌起一种亲近,喃喃自语:“回来了,回来了。”
寿宁虽是穷乡僻壤,却也是崇儒尚学之地,离县城只有5千米的西浦村,是远近闻名的状元村,还有斜滩镇,那里也是人才辈出之地,冯梦龙在寿宁为官期间,走在县城间,一股浓浓尚学风扑面而来。
在福州,我曾经与寿宁籍的朋友一起聊天,他们少有以往曾经写在脸上的那种伤感,更多的是自豪。他们说,我们的县城不仅变大了,而且变美了,它越来越像高山明珠,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寿宁只是个弹丸之地。冯梦龙在《寿宁待志》“风俗”篇中写道,寿宁县城小如弹丸,从城东到城南,相距不到半里,步行就可走遍全城,出城不远,就是空山冷涧,再也没什么可去的地方了。史料记载,565年前置县的时候,人口不过干人,号称“九山半水半分田”。县城就坐落在一个带状的山间谷地“夹皮沟”内,“地无三*,路无三尺宽”“小小寿宁县,三家理发店,前堂打皮鼓,城外听得见”。正街铺行数家,容不下三担货,所以也叫三担货。上了年纪的老一辈人说:民国时期,镇上只有一家小型碾米厂,一所中学,一所小学。可见,那时的县城像锅底一般,蜗居在巴掌大的地方。
拓展县城,再造新城。当地的领导者意识到蜗居的县城制约了人们的思想,消磨着人们的信心。要燃起信心,就要从“锅底”走出来,再造一座新城,让县城洋溢“现代”气息,充满朝气与活力。2012,县委经过反复论证,描绘出一张新城蓝图:在东起南阳镇下房村、西至鳌阳镇后壁洋,南起南阳镇龟岭岔村、北至鳌阳镇禾洋路,面积约11.8*方千米的土地上建设新城,在蟾溪之滨揭开了新城建设的帷幕,历经10年的建设,新城雄起,展现出“一湖两岸”都市风采和滨河城市的特色魅力。
望着这座拔地而起的新城,感慨万千。在“地无三*”的地方要整出一块面积达10*方千米*地建一座新城,让人觉得有些奇迹了!“没有办法,条件就是如此,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止步不前啊!新城,不只是改变县城面貌,更是唤起人们对寿宁未来的希望!”当时的县委书记这样对我说。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