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门(第13卷·2013年第2册·总第26辑)》主要内容包括:论坛:亚里士多德哲学、《形而上学》Z7-9的插入问题、亚里士多德《范畴篇》第一章译笺——以晚期希腊评注为线索、明智与智慧——从亚里士多德笔下的泰勒斯和阿那克萨戈拉说起、《形而上学》Z卷中的种(eidos)概念及其复杂性、亚里士多德的质料概念等。
论坛:亚里士多德哲学
《形而上学》Z7-9的插入问题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第一章译笺——以晚期希腊评注为线索
明智与智慧——从亚里士多德笔下的泰勒斯和阿那克萨戈拉说起
《形而上学》Z卷中的种(eidos)概念及其复杂性
亚里士多德的质料概念
论文
早期奥义书的主要思想及其影响
早期《诗》学视野下的天命惟德观念
传心与儒家道统传承
被发明的传统——晚明佛教宗派的复兴与佛教谱学的成立
钱穆与张君劢“直觉”思想之比较
章太炎革命时期的儒教思想(1900-1911)
从“转变”思想分析熊十力的“体用不二”
政治义务的公平原则理论如何可能?——论乔治·克洛斯科的政治义务理论
海德格尔的“濠梁之辩”
“范式”研究的逻辑路径及其现实效用——对马克思哲学思维范式研究的当代反思
评论
君子困境和罪人意识
诚者何罪?——《君子困境和罪人意识》评议
自明,还是救赎——与谢文郁教授商榷
《中庸》论小人三章疏释
何为“本性之善”?——评谢文郁教授的《中庸》解
书评
邓联合:《庄子哲学精神的渊源与酿生》
段德智:《莱布尼茨哲学研究》
李景林:《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释》
陈苏镇:《{春秋)与汉道》
聂锦芳:《批判与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
书讯
[清]顾炎武:《顾炎武全集》
[清]焦循:《清代经学著作丛刊》
埃德蒙·胡塞尔:《形式逻辑与先验逻辑——逻辑理性批评研究》
道恩·威尔顿:《另类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视野》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黑格尔的变奏——论(精神现象学)》
[宋]吕大临:《蓝田吕氏遗著辑校》
[清]陈寿祺:《五经异义疏证》
列奥·施特劳斯:《霍布斯的宗教批判——论理解启蒙》
汉斯·布鲁门伯格:《神话研究(上)》
马丁·海德格尔:《哲学论稿(从本有而来)》
西蒙娜·薇依:《柏拉图对话中的神——薇依论古希腊文学》
作为同辈学人,钱穆与张君劢似乎也谈不上什么私交。1958年元旦,张君劢、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在香港《民主评论》上发表《中国文化与世界——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的宣言,被认为是新儒家的形成标志,当时曾邀钱穆联署,而钱穆拒绝了。许多学者以这则材料为依据,将钱穆和新儒家划清了界限。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的是,二人对于文化和人生的深切关注是共同的。面对内忧外患的民族危亡,他们都以一种历史的担当感来捍卫中国文化,重振民族精神。张君劢认为“人生观是文化的核心”,钱穆也提出“文化就是人生”。在以新文化来领导新民族,以新人生观来重塑“新人”这一点上,二人是没有分歧的。这种看似最低限度的一致,却是最本质的文化认同的一致。如果用“民主”和“法治”来标注张君劢,用“史学”和“教育”来标注钱穆,那么他们的不同是明显的。但回顾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却有共同的关键词:“文化”和“人生”。
钱穆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从乡教十年到北大讲学,从流转西南到定居台湾,为文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术人才。钱穆怀抱着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开创了“大器通学”的一派学风,为中国学统的建设作出了贡献。张君劢是一个“徘徊于学术和政治之间”的人物,他对儒家内圣强而外王弱的不足有着充分的认识,投入大量的精力在民主法治体制的建构上,为中国现代政统的开出而孜孜不倦地努力着。钱穆一生最为推崇孔子和朱子:“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开创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主要骨干。北宋理学兴起,乃儒学之重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