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从多个方面、多角度介绍高校党建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第一部分基层党建, 主要对高校各级党组织建设、党务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工作探索。第二部分思政教育介绍了思政教育的最新开展成果, 从课堂教学、理论学习、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三部分学生党建围绕党建引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展开, 从发展党员工作、党建机制创新、革命精神传承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要求,高校党组织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本书收集了近年来基层党务工作者从事高校党建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文章共29篇,从思政教育、基层党建、学生党建三个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了解决基层党建现实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汇聚了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经验,展现了基层党建的鲜活案例,展示了党建和事业融合发展的工作实践探索成果,对推动高校各级党组织深入实施“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推动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推动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高质量发展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第一部分 思政教育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探析
提升理想信念教育说服力感染力持久力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思政元素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研究
——以“人文地理学”课程为例
加强史料鉴别是党员学习场域构建的当务之急
第二部分 基层党建
新时代高校党建模式探索与研究
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培养方式服务国家战略
——以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1254”党建工作机制为例
新时代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以重庆工商大学环资学院教工三支部为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浅析
——以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工一支部为例
以事业发展为落脚点的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实践探索
党员服务溯源及功能提升的探索
论新时代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路径
新时代高校科研平台的党建思考与探索
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实施“1134创建工程”,建设战斗堡垒
——以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工二支部为例
浅谈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
第三部分 学生党建
红岩精神助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革命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的思考
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优化研究
新时代高校本科新生党建工作实践探索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与就业协同机制探究
高校学生党支部和院系教工党支部融合发展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探析
——以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党员服务站为例
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的机制创新探索
——以学生党员服务站为例
依托高校党员服务站发挥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策略研究
……
结束语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包含三个方面。其一,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是统治者赖以建立金字塔式统治机构的基底。其二,统治者须重民、恤民、安民、利民。立君为民,政在养民,天子或君主只有像父母关心子女那样关心百姓的疾苦,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王。人民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兵源和财税的提供者。统治者当重视民生,不违民意,不夺民时;珍惜民力,用度有节;恤民艰,轻徭薄赋;纾民困,赈灾救急,约法省刑;教化民众,明人伦,序长幼,辨尊卑。其三,在君民关系上,君为本位,君权至上,君为民主。民众处于附属、服从的被统治地位,君主所令,民必从之。对于君父,民惟忠惟孝。历史上长期盛行的愚民措施和君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伦理枷锁,使得君主不能对民众负责,不能保民养民,其民众在一般情况下既没有现实力量也缺乏可靠途径来主张自己的正当权利和合理诉求,因此无法制约其不保不养之举动。中国人“自己不想争取权利的思想,不仅是伦理的,而且是政治的,因为在传统的伦理准则中,是渗透着上尊下卑的政治原则的”。
民本思想中的“民”总是处于被动受惠的一方,他们把希望寄托于圣君贤相和清官身上,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体恤,少些剥削和压迫。因此,民本思想常常演变成官僚阶层的统治工具,麻痹和欺骗人民。重民、恤民、养民、惠民的许多措施和观点反映的是一种统治策略和民众的吁求,其能否实行及其实行的程度,完全取决于统治者的道德自觉程度,缺乏规范化、程序化的制度保障和外在强制性约束,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这种俯视众生的施恩式仁政,因为民无权,常常口惠实不至。
民本思想实质是相对于君本、官本而言的。民本思想的推崇,与盛行的官本位思想密切相关。官本位主要是以权力为本位的政治文化和政治形态,全社会以官为尊、以官为贵,把是否入仕做官、是否官居高位作为个体成功与否的唯一评判标准。民本思想是理想,官本位思想是客观实在,这是数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践形态。
对于暴君虐政到极点甚至无法维持民众的基本生存,无数思想家和政治家从情感上同情劳动人民,认同以极端的方式如起义或革命来推翻,认为这是替天行道、得民拥护的正当行为。暴政或无道受伐,反对的只是暴君的恶的统治,它并不质疑君权本身的合法性来源,也不否定君权的至上性,更不否定专制制度本身,其解决方案不过是治乱兴亡、改朝换代的循环。
传统民本思想把人民看作国家的基石,看到“人心向背”的关键所在,其对民众意愿的尊重、对民众福祉的关怀、对君权的一定约束、对人民利益一定程度的保障,成为社会批判的武器和政治评价的标准,对于缓和阶级矛盾、减轻民众负担、推动社会进步起了一定的作用。其弊端是:传统民本思想尽管宣扬“民为邦本”,终究还是“君为民主”,始终不能推进到“由民做主”,一直缺乏民治精神和民权意识。萧公权认为:先秦以来的政论家,发扬“民为邦本”之学说者虽不乏人,然以近代之语述之,彼等大体只知“民享”“民有”而未知“民治”之政治。且孟子一派虽以“得乎丘民而为天子”以及“一夫”可诛之说阐明“民有”之精义,然既无民治之说以伸之,则有体无用,两千年中亦只传为原则上之空谈。况孟子以后之人,多半仅传民享之观念,不知民治。人民虽为政治之目的,而君主永为政治之主体。该评价极为中肯。再叠加三纲的伦常名教,用宗法维护君威,用族权强化君权,传统民本思想难免成为帝王之器和专制之策,民心被进一步管束,民智民力日颓。
传统民本思想发展至近代,无论是早期改良派,还是康梁维新派,抑或革命派,其共同点都是倡导民权,认为国民是国家的根本,国家的主权应由国民掌握,都重视和发挥民的作用,重视达民情、顺民志、得民心、强民气、蓄民力、厚民生。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三民主义或者真正的三民主义的正确合理的主张,如节制资本、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国家权力由一般平民所有、非少数人得而私等,是由中国共产党接续并创造性完成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以挽救民族危亡、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为自己的使命,批判地继承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的民本思想和传统的民本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