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研究中国人口寿命均等的变化历程,利用中国人口普查资料和世界人口死亡率及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考察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寿命改善的历程、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关的政策启示。本书梳理了中国在人口寿命增长和均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先进经验,并为今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理论参考。
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预期寿命一直保持着增长趋势。伴随着世界各国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成员能在多大程度上公平地分享寿命延长的成果?这就是人口寿命均等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的长足发展推动中国人口死亡率快速下降,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口的健康状况。在中国预期寿命持续增长的同时,中国人口寿命均等程度快速提高。中国在公共卫生和教育等民生事业上的投入以及国家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使中国在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上,实现了健康促进的超前发展。无论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横向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在改善人口健康状况上都可谓成就斐然。尤其是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14亿人口预期寿命和寿命均等的同步改善,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都是对全人类健康事业的巨大贡献。
70多年来,中国人口预期寿命持续、快速增长,甚至实现了相对于经济水平的超前发展。对于中国在健康改善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探讨。相比而言,对人口寿命均等的研究则还比较薄弱。鉴于此,本书将深入研究中国人口寿命均等的□化历程,利用中国人口普查资料和世界人口死亡率及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考察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寿命改善的历程、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关的政策启示。
本书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寿命不均等的概念、内涵及其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从人口不确定性的角度讨论人口寿命均等的形成机制和基本特征,并对其政策内涵进行阐述。
第二章对健康公平和寿命均等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简要评述,然后介绍几种常见的寿命均等衡量指标及其特点。基于本书使用的度量指标,阐述寿命均等□化的人口学机制,即死亡率下降对寿命均等的影响取决于一个临界年龄:在这个年龄之前的死亡率下降会提高寿命均等,而这个年龄之后的死亡率下降却会降低寿命均等,两种情况合起来看才是寿命均等的真实□化。
第三章介绍用于修匀中国人口死亡率的二维死亡率模型。中国人口死亡率数据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漏报误报,以往研究在数据修匀上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这里我们从模型函数构造、经验系数的差异和拟合效果三个角度考察了二维死亡率模型对于中国人口死亡率的适用性,并将之用于处理中国死亡率数据。
第四章在人类□□的背景中考察中国死亡率转□历程,以□□纵向和横向跨国比较更清晰地呈现中国在改善健康和提高预期寿命上的卓越成就,并且还特别关注中国公共卫生和全民健康战略在健康促进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章分析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预期寿命与寿命不均等的演□历程,揭示了同时实现预期寿命增长与寿命均等改善的双重目标的内在机制,即降低年轻人死亡率。这也是过去150多年来人类生存状况改善的主要途径。
第六章分析中国寿命均等的区域差异。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的持续增长伴随着增长速度的区域差异,这也同样构成了我国寿命均等化的区域差异。我们使用核密度函数对我国人口寿命均等分布的位置、形态和延展性进行了分析,揭示其地理分布特征,最后对寿命均等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第七章考察我国预期寿命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现象,并对预期寿命超前度的省际差异进行分析。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人口预期寿命超前度的省际□化差异与中央政府财政补助的地区偏向存在显著的关联性,是中国全面健康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第八章考察中国老年人预期寿命在社会经济地位方面的差异。通过详细的梳理,我们发现城乡居住地和工作类型对老年人预期寿命有重要影响,从这两个因素与老年社会保障有紧密的联系可以看出,社会保障对于缩小老年人生存状况差异的重要性。
第九章介绍一个度量寿命均等的新指标。从寿命均等的□化机制出发,分析传统度量指标存在的内在缺陷,这个缺陷在预期寿命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尤为突出。对此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即使用早期寿命均等与晚期寿命均等之比,这个比值能使寿命不均等的□□比较得出一致的结论。
第十章对本书进行扼要的总结和梳理。人类对健康与长寿的不懈追求都无法回避一个基本的矛盾,即在有限技术和资源条件下,如何才能在改进健康的同时保证健康公平。由于中国发展中所秉承的整体福祉改善的理念,即使在物资、技术极度短缺的时期,中国人口预期寿命也实现了惊人的增长,这在所有发展中国家中是□□□□的。正是因为发展理念与人口健康改善的内在逻辑相契合,中国能在过去70多年中预期寿命和寿命均等方面同时实现了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超前发展。
中国在健康促进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值得更深入和广泛的研究,这不只是对中国经验的梳理,也是对人类发展模式的思考。无论从哪个层面上看,本书都仅是一次初步的尝试和努力,若能以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已倍感欣慰。
张震 北京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副教授。现任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所长,上海人口学会副会长。长期在人口统计学、健康与死亡率、老年学、人口发展与公共政策等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决策咨询工作。
前言
章导论
1.1问题与定义
1.2寿命均等的内在价值
1.3寿命均等的工具价值
1.4人口不确定性与寿命不均等
1.4.1社会学基础
1.4.2人口学机制
1.4.3人口异质性
1.5寿命均等的政策启示
第二章寿命不均等的度量
2.1健康和寿命公的目标
2.2寿命不均等的度量指标
2.2.1死亡导致的寿命损失
2.2.2其他寿命不均等指标
2.3临界年龄:寿命不均等变化的关键
第三章中国人口死亡率数据调整
3.1以往的死亡率数据调整
3.2二维死亡率模型
3.2.1模型构造的适用性
3.2.2经验系数的差异
3.2.3拟合效果的比较
3.3小结
第四章中国人口死亡率转变历程
4.1历史视野中的中国人口死亡率转变
4.2中国人口死亡率转变的原因
4.2.1医疗技术
4.2.2经济增长
4.2.3公共卫生
4.2.4教育
4.2.5多策略组合的选择
4.3中国人口死亡率下降的原因
4.3.1公共卫生的集体主义逻辑
4.3.2基于全民健康的社会治理
4.4小结
第五章人类寿命不均等的演变历程
5.1预期寿命与寿命不均等的负相关
5.2前期寿命不均等下降的关键作用
第六章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寿命均等化
6.1数据和方法
6.2中国预期寿命与寿命不均等的负相关
6.3中国区域寿命不均等的时空演变
6.3.1中国各省区市寿命不均等密度函数分布
6.3.2中国各省区市寿命不均等的地理分布
6.3.3公共政策与寿命不均等
第七章中国预期寿命超前发展
7.1预期寿命的宏观影响因素
7.1.1经济收入变量对预期寿命的影响
7.1.2非经济收入变量对预期寿命的影响
7.2预期寿命对社会经济变量的影响
7.3中国预期寿命超前度的度量
7.3.1数据与方法
7.3.2人均GDP与预期寿命的Preston模型
7.4中国预期寿命超前发展历程
7.5中央对地方调整净转移支付相对力度区域差异研究
7.5.1基本背景
7.5.2我国人口跨区域流动和人口总抚养比的区域变动趋势
7.5.3基于区域人口负担的中央财政调整净转移支付相对力度分析
7.6中国预期寿命超前发展的影响因素
7.6.1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7.6.2预期寿命超前度影响因素的双变量分析
7.6.3预期寿命超前度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7.7小结
第八章社会经济地位对老人预期寿命的影响
8.1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的概念与测量
8.2死亡风险与健康预期寿命
8.3对以往研究的述评
8.4数据与方法
8.4.1数据来源
8.4.2数据的初步整理
8.4.3样本描述
8.4.4生命表与预期寿命区间
8.4.5生存分析
8.5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老年人的预期寿命比较
8.5.1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老年人预期寿命
8.5.2不同工作类型的老年人预期寿命
8.5.3不同居住地的老年人预期寿命
8.6进一步的讨论
8.6.1社会经济地位因素的影响
8.6.2对样本的重新检视
8.6.3社会经济地位因素的时间变化
8.7小结
第九章寿命不均等指标的新发展
9.1扩张压缩比
9.2模拟研究
9.3扩张压缩比的队列变化
9.4扩张压缩比的时期变化
9.5小结
第十章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