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与流浪
这是有关我们的一生
----------------------------
《飞往温哥华》里的人物都呈现出一种既主动又被动的生命状态。
一对早年离异的中产父母,为了陪伴身患抑郁症的儿子而飞往异国;分手的异国男女想要战胜曾让他们分开的东西,死亡的威胁却悄然而至;寄居在姥姥家的女孩,盼着父亲归来一同放风筝,等着昏迷的母亲醒来;涂口红、翘着兰花指、卖洗衣液的男孩,以自己的方式强硬地生活着;父亲去世半年后,男孩收到叔父的邮件,从温哥华前往西雅图的农场处理遗产;女孩小茉莉夹在母亲的重病和父亲的异国婚姻中,审视着自己的不幸和成年人以爱为名的自私。
“所有危险的、疼痛的、挣扎的、疯狂的、忍受的、失落的、期待的、无法名状和心知肚明的——蒋在都以自然而然的描写细微地体察着记述着。”
适读人群 :小说读者/独生子女/单亲家庭的孩子/对东西方文化差异感兴趣的人/有留学经历的人/漂泊他乡的人/对女性 ◆ 缓缓穿过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孤绝、痛感、孱弱瞬间,不卑不亢。
◆ 《山花》文学双年奖·新人奖、“《钟山》之星”文学奖得主 蒋在 最新小说集
◆ 格非、毕飞宇、张莉、刘亮程一致推荐——不容忽视的实力派!仅凭3个短篇,从诗人到小说家华丽转身
蒋在11岁开始写诗,18岁开始创作小说。凭《斯阔米什森林》《叔叔在印度》《街区那头》3个短篇小说,完成从诗人到小说家的华丽转身。首部小说集《街区那头》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首部诗集《又一个春天》入选第36届青春诗会诗丛。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故事和千禧一代的成长心灵秘史
《飞往温哥华》正因为超出了她的预想,儿子觉得她应该能够明白这句话的沉重和求救。
《再来一次》你知道她如何将我养大,你知道她对我付出的一切。在你们俩之间我无法选择。
《等风来》她细细地数着:我的梦,妈妈的梦,就是没有爸爸的梦。
《午后,我们说了什么》她比谁都清楚只要我活着,有没有文凭都不再重要。
《遗产》这些年他如何成长,如何面对父亲的死,都被自己这个叔父忽略掉了。
《小茉莉》我觉得小茉莉就是她母亲,她在透过她母亲的眼睛打量,审判着我。
◆ 明白“另一个”是什么意思,这在生命中很重要。
另一个孩子,另一个女人,另一个家,另一个世界……
◆ 蒋在是拥有全球化视野的九零后写作者,异国生存经验和对当代青年内在精神的探索共同构成了她的写作疆域。冷静、峭拔的语言之下流动着属于青年人的柔软体恤,这是属于蒋在的小说调性。她是带来喜悦、未来可期的新一代小说家。——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所有危险的、疼痛的、挣扎的、疯狂的、忍受的、失落的、期待的、无法名状和心知肚明的——蒋在都以自然而然的描写细微地体察着记述着。——施战军(《人民文学》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