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反映“一带一路”中国故事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 主要讲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正茂及团队与中亚国家开展农业合作, 在异国他乡播撒“种子”的故事。2016年以来, 张正茂和他的团队将中国先进的种子、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到哈萨克斯坦, 成果斐然, 得到当地政府、农业企业及农户的认可。在科研和学术交流互助的带动下, 中国公司进入哈萨克斯坦, 将在当地生产加工的面粉和油脂等农产品通过“长安号”中欧班列运回中国销售。经过多年的交流与合作, 产学研为一体的因地制宜的粮食增产“中国方案”正在成形, 为助力中亚国际粮仓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靳民,《农业科技报》首席记者。长期奔走于农业农村报道一线,新闻作品曾多次获“陕西日报社好新闻”一等奖、二等奖以及“全国农民报好新闻”一等奖、二等奖。
第一篇 人是天地间的种子
我们干的是扎根土地的活儿
种粮食,首先考虑的是卖出去
做一粒种子,不问东西
大楼林立的阿斯塔纳
在阿拉木图点燃希望
来自中国的播种人
第二篇 从杨凌到阿拉木图
远嫁的“女儿”牵动人心
先走过身边的路,才能抵达远方
带去的种子”水土不服”
第一批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
每一次播种,都刷新着希望
第一次试验结果
面对失败再次启程
第三篇 雪融之后是春天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种子”
冬去春来播新种
另一支小分队
第四篇 有朋自远方来
远方的客人到西农
言必信,行必果
到塔肯家做客
迎接教育部的检查
第五篇 一座桥梁和一座“桥梁”
课题是媒介,真诚才是相互成就、彼此拥抱的“桥梁”
总结,年轮里的印痕
问题之下产生的是创造力,并非阻碍
人才是最难培育的“种子”
第六篇 一粒种子的远亲近邻
一半是春天,一半是冬天
在哈萨克斯坦遇见克明面业
沿着丝绸之路让中国味道飘向海外
追寻之路总是曲折坎坷
第七篇 日月耕心,静待开花结果
一生二,二生三的征途
果实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流水不息,时光不返,留下累累硕果
在乌蠹别克斯坦再建示范园
第八篇 搭乘“长安号”,驶上新粮道
半年建成加工厂
做有责任心的中国企业
订单农业开始举步维艰
合作再辟新天地
中欧班列“长安号”
第九篇 中国梦一“麦”相承/229
从历史中走来,麦脉相承
“爱菊”布局跨国粮库,打造海外粮仓
笔者手记
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懂汉语、了解中国是优势
第十篇 “一带一路”,通往明天
麦粒结实不自彰
路在脚下延伸,每一个愿景便在路上
有苗不愁长,“一带一路”终似鲲鹏展翅
笔者手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