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借鉴与吸收国内外物流学理论和zui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密切结合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与本科教学的实际,从着力突出现实性与可操作性的角度编写而成的。本书结构完整,形式活泼,分四篇十二章,系统地介绍了物流与物流学、物流系统、物流主体作业、物流辅助作业、物流支持作业、配送、第三方物流、物流金融、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和当代物流前沿等相关内容。各章讲解都以开篇案例为导引,通过对物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介绍,逐步引导读者熟悉、了解和学会利用物流学的理论、分析方法及相关工具,分析、解决现实中的物流问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物流从业人员以及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在全球供应链与产业链分工深化、物流发展内外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背景下,《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0年)》《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政策文件随之发布,要求以融合有效需求、提升供给主体、补齐设施短板、推进数智升级、优化政策环境等五个方面工作为着力点,通堵点、破难点,使实招、见实效,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增强物流企业活力,提升行业效率效益水平,畅通物流全链条运行,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
《物流学》第2版的修订工作,正是在国内外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及我们在教学使用过程中发现上一版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展开的。为广大学生和教师提供一部有价值的、内容与时俱进的、编写得体的物流学教材是本次修订工作的目标与准则。为此,我们对本书重新进行了整体策划,包括结构调整、内容优化、课程思政设计等,同时对上一版保留的内容逐页进行了修改、更新与完善。在第2版修订的过程中,本书广泛吸收了新的物流研究成果和新鲜的物流实践案例。在案例方面,本书力求案例的契合性,要求案例与相应的理论阐述密切联系。我们还为每个案例设计了引导性的讨论题,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并有效掌握本书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与工具方法。经过本次修订,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新颖,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物流从业人员以及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对上一版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校勘和纠正。此外,为了与本人所主编的《物流经济学》第3版的内容相辅相成,我们还对全书逻辑结构和各章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增加、删减与调整,力求实现《物流经济学》从经济的视角探讨物流的本质,《物流学》则从管理的视角探讨物流的本质的目标。这样既让本书内容设计更有针对性,内容更加充实得体,又使本书的逻辑结构和行文表述更为清晰顺畅。本书有关细小环节的增加、删减与调整在此无须赘述,重要内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2版按四篇12章的结构布局。篇为基础篇,主要介绍物流与物流学、物流系统等内容;第二篇为运营篇,主要讨论物流主体作业、物流辅助作业、物流支持作业、配送等内容;第三篇为综合篇,主要阐述第三方物流、物流金融、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等内容;第四篇为发展篇,主要探讨当代物流前沿等内容。上一版中的物流市场物流产业等内容则因《物流经济学》中已有论述而在第2版中被删除。
第二,根据广大教师的使用意见和建设性反馈,本书调整优化了多个章节的内容,以更好地支持教学过程的连续性、递进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具体如下。
(1)在物流系统这一章,对上一版中的物流系统的内涵这节内容进行了增加、删减与优化,删除了物流系统的作用机制,增加了物流系统的要素,重写了物流系统的一般模式。
(2)将上一版中 物流信息系统这一章的章名改为物流支持作业物流信息系统,同时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成物流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物流信息技术这三节的内容进行了适度的精练、修改、调整和补充。
(3)在第三方物流这一章,将上一版中 第三方物流的内涵和第三方物流的价值和效益源泉两个小节合并调整为第三方物流的内涵与价值,同时对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及选择第四方物流的内容进行了适度的精练、修改、调整和补充。
(4)在物流金融这一章,对物流金融概述小节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精练、修改和调整。
(5)在企业物流这一章,对上一版中企业物流系统的输出:销售物流企业物流系统的循环: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这两节的内容进行了适度的精练、修改、调整和补充。
(6)在国际物流这一章,对国际物流概述小节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调整与补充;将上一版中国际物流系统的要素及运行方式的小节标题改为国际物流系统,并对相应内容进行了一定的精练、修改、调整及补充;对上一版中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这一节的内容进行了重写。
(7)根据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21)(以下简称《物流术语》(GB/T 183542021))的内容,对本书所涉及的物流术语进行了全面修订与更新,以确保与新标准的术语表述相一致。
第三,本书调整与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主要如下。
(1)经过本次修订,全书从上一版的16章压缩为12章。第2版删除了上一版中的章导论、第二章物流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物流学的学科体系、第六章物流作业系统、第十一章物流服务、第十二章物流市场、第十三章物流产业、第十四章区域物流与城市物流等内容;新增了章物流与物流学、第三章物流主体作业运输、仓储、第四章物流辅助作业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第六章配送等内容。
(2)新增的章物流与物流学,主体内容来自上一版的章导论、第二章物流的基本概念、第三章物流学的学科体系,经过内容的整合、精练、新增而形成。
(3)新增的第三章物流主体作业运输、仓储、第四章物流辅助作业包
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第六章配送等内容,是在对上一版第六章物流作业系统的内容进行全面细化并补充新的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的。
(4)在第十章供应链管理中,新增了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策
略两节内容,同时删除了上一版 供应链的集成管理这一节,并对其他小节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精练、修改、调整和补充。
(5)在第十二章当代物流前沿中,新增了智慧物流和物流数字化两节内
容,同时删除了上一版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这一节;对绿色物流应急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的内涵及相关内容进行了优化。
第四,全面更新了各章的引例、阅读材料、案例分析等栏目,并进一步提升了它们的契合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经过此次修订,《物流学》第2版的结构与内容更加符合现代物流活动的基本规律,同时新增与调整的各章节内容,在我看来也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第2版的修订工作由舒辉教授总体组织策划、统筹协调、撰写、修改、审校并定稿。在第2版的修订过程中,孙黎宏(第六章、第十二章)、詹丽珍(第三章、第四章)、林琳(第七章、第八章)、王雅琴(第二章)、韩磊(第十一章)、张艳婷(第五章)、王炜(第九章)、张佳星(第十章)承担了相应章节的初稿修订工作。此外,参与第1版工作的朱力、林晓伟、吴晟承、刘芸、蒋明琳、杨文俊的工作成果在第2版中仍有所体现。
在修订过程中,我力求严谨、新颖,突出本书的特色,还参阅、汲取和引用了大量国内外有关物流管理的书刊资料和业界的研究成果,并尽可能地在书中加以引注。在此,对有关专家一并表示感谢,同时对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舒辉
2022年10月于南昌
篇 基础篇
章 物流与物流学
第二章 物流系统
第二篇 运营篇
第三章 物流主体作业运输、仓储
第四章 物流辅助作业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
第五章 物流支持作业物流信息系统
第六章 配送
第三篇 综合篇
第七章 第三方物流
第八章 物流金融
第九章 企业物流
第十章 供应链管理
第十一章 国际物流
第四篇 发展篇
第十二章 当代物流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