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接话能力能让人对你刮目相看;会接话会让你们越聊越开心。谈话就像打羽毛球、骑自行车和游泳一样,它是一种技能,一旦掌握就难以忘记。本书以语言心理学、人类行为学为基础,从聆听和发问的技巧、说话的方法,到微表情、肢体语言的捕捉,切入话题的方式,转换话题的技巧等,多方面探讨说话的艺术。
辫子戏里常有这样的“名场面”:主人说“上茶”,客人立刻起身告辞。茶可迎客,亦可逐客。所谓“上茶”,其实是一种文雅的逐客令,如果不识相,接下来主人可能就没有好脸色了。
古代中国,有所谓“汤敬客辞”的暗示语。在我老家,仍留有类似的习俗。如果宴席最后上的是一道滚烫的鸡蛋汤,那是主人在暗示自己还有事,没时间再陪客人,客人喝完这道汤就应该尽早告辞,不要再耽误主人的时间了。这种滚烫的鸡蛋汤,也被戏称为“滚蛋汤”——喝了就要走了。听话听音,看人看心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有一句名言:“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这是告诫人们,要懂得倾听。西方还有一句箴言:“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落在银网子里。”讲的是“接话要漂亮”,能把话说到人的心坎里,才叫真本事。
所谓“接话漂亮”,就是说出合宜的语言。
人类语言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意义的隐含性。正所谓“话里有话,弦外有音”。每一场谈话里都有两种对话,一种是字面意义上的对话,另一种是有意或无意的暗示性对话。有时候,两种对话意思一致,但多数情况下,它们并不相同。
在所有文化中,交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隐含和间接的,只有小部分意义依赖于词语本身,而大部分意义是通过暗示、假设和听话人的“脑补”传递的。所谓“听懂暗示语”,说穿了就是全方位理解他人试图表达的想法。
第一章 成年人世界里的谈话规则
主管讲话,往往话里有话
贾母才是暗示语高手
听懂讳饰与讳语
出门看天色,入门看脸色
人在职场,要听懂弦外之音
第二章 弗洛伊德式“察言观色”
口误与暗示语
语言就像一座冰山
语言风格会出卖一个人的内心
人在说谎时,鼻子真的会有改变
双臂交叉到底意味着什么
最诚实的身体部位
避而不谈的话题,往往大有深意
解释就是掩饰
第三章 用第三只耳朵倾听
“耳才”是比口才更难的修炼
沟通不是脱口秀
学说话需要三年,学闭嘴需要一生
三分说,七分听
一位合格的倾听者,该如何接话
第四章 称呼之中有玄机
称呼之中所隐含着的权利和义务
工作中如何称呼他人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了解传统,才不致乱认“家父”
……
第五章 接话是一场传球游戏
第六章 理解暗示语,增加印象分
第七章 避免尬聊的万能话题
第八章 模糊处理的接话艺术
第九章 活化人际的幽默接话术
第十章 赢得人心的赞美接话术
第十一章 化解冲突的柔性接话术
第十二章 真心尊重,是唯一的原则
第十三章 打圆场、铺台阶的接话艺术
结束语
《听懂暗示语,把话接漂亮》:
在说话时,别人最怕你是一个沉闷而毫无反应的人,所以你对别人的谈话要随时做出反应。有时点头,有时微笑,有时说:“是的,我也这样觉得。”有时说:“这一点,我不大同意。”有时说:“据我所知,这件事是这样的。”有时可说:“你说的这点,对我很有用处。”听了别人的妙语警句,不妨高兴地表示赞赏。
著名的女性心理医生莱希曼曾经表示,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倾听病人谈话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医生可以借此掌握病人的心理动态,双方产生“理解与共鸣”,成为诊治的第一个阶段。但是,在倾听的同时,绝不可像个木头人般,任凭对方唠叨。否则,对方必定会兴味索然,而产生不满。如果想提高对方谈话的兴致,使其主动开启心扉,就必须传送出“我正在洗耳恭听”的讯号,以点头表示同意,上身前倾做出关怀状,表情亲切、微笑着安慰对方……同时,用诚挚的语气说话。如:“嗯!是的!”“我非常了解您的感受……”“您的意见很宝贵!”等等,这样,将使对方产生受重视的喜悦。
交谈中的言语反馈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当对方在同你谈起一件事,因顾虑你可能对此并不感兴趣,显露出犹豫、为难的神情的时候,你可以说出一两句安慰或鼓励的话,如“您能谈谈那件事吗?我不是很清楚”“请您继续说”“我对这也很有兴趣”等,以示鼓励。
此时,你的插话只是一种催化剂,为了表明一个意图:我对您的话题感兴趣,很愿意听您说这件事,不论您说得怎样。这种接话,能消除对方的犹豫,鼓励他继续把话说出来。
(2)当对方由于心烦、愤怒等原因在叙述中情绪失控时,你也可以插一两句话来进行情绪的疏导:“这一定使您感到气愤吧。”“您好像有些烦。”“您心里一定很难受吧!”这种接话方式,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这样接话的目的,就是把对方藏在心底的情绪“诱导”出来,对方可能会借此机会发泄一番,甚至或哭或骂都不足为奇。当对方发泄一番后,会感到轻松、解脱,从而能够从容地继续并完成对问题的叙述。
(3)当对方在叙述时透露出想让你理解他所讲的内容时,你可以用一两句概括性的语言来接话,让对方确认自己是否理解了他所说的意思,如“您是说……”“您想说的是这个意思吧……”“您的意见是……”等。这样接话,既能让对方感到你倾听的诚意,又能让对方帮助你纠正理解中的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