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课题” 百年青运史党教育引领青年的经验研究”(22JH008)阶段性成果。高校德育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延伸,更是人格塑造的过程;高校德育成效的检验标准是无法量化的,只能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显露。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应视为主体,主体间的互动、理解、共情与合作,决定了德育实践的成效。因此,本书提出以“主体间性”哲学和社会学观点指导高校德育实践的想法,希望能够引起高校德育工作同仁的关注。
刘翔,浙大城市学院人事处处长,副教授,从事高校德育工作2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
目录
第一章 德育的意蕴和比较
一、德育的意蕴
二、国外现代德育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
三、国外现代德育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
四、若干维度的德育比较
第二章 主体间性与高校德育
一、主体间性的概念
二、主体问性理论的发展脉络
三、主体问性视域下的高校德育
第三章 新时代我国高校德育实践
一、实践背景
二、实践内容
三、实践理念
四、实践要求
第四章 主体间性视域下若干德育实践分析
一、信仰教育:用生动方式诠释深刻道理
二、政治教育:从不同角度论证科学论断
第五章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德育场景创新
一、工程和工程教育
二、工程伦理和工程德育
三、工程德育的主要内容
四、工程德育的实践要点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
章简述德育的意蕴、国内外德育发展的过程和特征
,并从区域文化、系统论和教育观等维度进行了比较;第二章介绍主体间性的概念、发展脉络以及主体间性理论指引下高校德育的发展思路;第三章阐述我国高校的德育实践,提出德育范式要注重“对话—理解—共情”的交互方式和“领悟—内化—实践”的实践方式;第四章将若干德育实践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展现德育的开
放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第五章呈现工程教育中的工程德育场景建设,以工程德育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要点为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