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破”“立”两方面,分析晚清民初诗经学的转型历程,讨论《诗经》如何从一部儒家经典成为现代学术体系中的文学作品。本书以诗经学的现代转型为“窗口”,窥见时代精神的各个侧面,为今天反思诗经学研究乃至古代文学学科建制提供有力的起点。作者长期从事《诗经》相关研究,学养深厚,外审专家从学术角度给予较高评价。
今天翻开任何一本文学史,《诗经》的地位都十分明确:它是一部古老的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的开山典范。《诗经》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身份被广泛接受,甚至几乎成为当代人的唯一理解。不过,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诗经学的漫长历史就会发现,《诗经》被定格、局限于这个身份不过百年时间。新文化运动时期,以胡适、顾颉刚、钱玄同、郑振铎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以“科学方法”作为强大武器,打倒了《诗经》的“经字招牌”,为它量身定做了“文学”这件华丽的外衣。伴随着整理国故运动、古史辨运动、白话文运动的激烈争论,诗经学经历了从“经”到“文”的转型。
诗经学的现代转型与晚清民初启蒙救亡的时代主题有密切联系。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固有的社会结构、政治体制、思想模式、学术体系都受到西学的剧烈冲击。晚清学者积极反思传统,提出种种方案回应时变。历经数十年的探索与积累,最终在民国初期发展出“重估一切价值”的新文化运动,瓦解了作为传统学术主脉的经学,建立了现代学科体系。于是,过去被奉为五经之首的《诗经》,其作为经典的权威地位被消解,而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进入文学学科之中。从晚清到“五四”时期有非常多关于《诗经》的讨论,可以说,这些讨论塑造了一个新的《诗经》,这一时期的许多关键论述直到今天还是大部分人理解《诗经》的起点。
对于《诗经》来说,这可谓是一次“范式转型”(库恩语)。晚清民初的学者们从现实需要出发,推翻或改造了既有的知识体系,建立了对于《诗经》的新认识,确立了全新的学术结构、视角与方法。这一论述典范建立后,借助文学学科的建构和文学史书写,迅速成为研究者的共识,且影响深远,直到今天,《诗经》研究的大体框架、基本方法和问题意识仍奉这一范式为圭臬。所以,不管是反省作为经学的《诗经》,还是思考作为文学的《诗经》,“现代转型”都是值得研究的一个关键节点。
本书讨论的时段主要集中于1901年到1931年。1901年清末新政拉开序幕,清政府在军事、政治、教育、商业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这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重要历史事件。其中废科举、兴学堂等教育改革对于儒家经典地位的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考察《诗经》在近代学制变迁中的位置,可以作为我们思考其现代转型的出发点。顾颉刚所编《古史辨》第三册出版于1931年,这本书结集了51篇关于《诗经》的研究文章,包括胡适、郑振铎、顾颉刚等新文化运动主力干将的重要作品,所涉及的内容大致囊括了现代诗经学所关注的基本问题,可以算作“五四”一代诗经学的一个总结。
前言
第一章 道德的重塑:从正夫妇到保国家
第一节 传统教化体系与《诗经》
第二节 晚清学制变迁中的《诗经》
第三节 经训/伦理教科书中的《诗经》
第四节 “家事”与“王事”的冲突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打下“经字招牌”:整理国故与解构《诗经》经典地位
第一节 经典史料化:从“六经皆史”到“六经皆史料”
一、章学诚:“六经皆先王之政典”
二、章太炎:“六经都是古史”
三、整理国故:“六经皆史料”
第二节 斩除藤蔓:从《诗经》回到“诗三百”
一、否认孔子删诗:斩断《诗经》与圣人的关联
二、废《毛诗序》:瓦解早期阐释体系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诗》学理论与“文学”建构:从古典诗学到现代文学观念
第一节 从“文”到“诗”:以诗学为中心的文学史建构
一、“诗言志”:“文学”的不用之用
二、雅俗互动:从民间取向到民族形式
第二节 “情”的转向:从伦理到个人
一、传统“诗言志”论
二、鲁迅对传统“言志论”的改造
三、“情”和“抒情传统”的重新阐释
第三节 民间取向:大众与精英的本位倒转
一、传统诗教观念:上达政制,下通民众
二、“五四”重释《诗经》之民间取向
三、“民间传统”的挖掘和阐释
第四节 “兴”义走向平面化
一、从“美刺比兴”到“山歌好唱起头难”
二、传统“比兴”论:政治-教化-审美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诗经》阐释与“中国”身份:从天下叙事到民族国家
第一节 以今度古:“中国文学”的系统整合
一、《诗经》与“中国”的地域边界
二、《诗经》与“中国”的时间脉络
第二节 以西律中:“中国文学”的世界定位
一、“讴谣-韵文-散文”的文体演进脉络
二、“史诗-抒情诗-剧诗”的诗体分类
三、他者的眼光:抒情与叙事之二分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诗经》研究与“科学方法”:历史考据中的启蒙价值
第一节 《卷耳》论争:历史考据还是审美本位?
一、“假想敌”的变化
二、文学研究会的态度:古典之为“次要”
三、创造社的立场:“青春化”与“原始化”是同一过程
四、《卷耳》论争中的内在张力
第二节 《野有死麕》讨论:“科学方法”与价值坚守
一、《野有死麕》阐释中的启蒙意识
二、俞平伯、周作人的批评:朴学家嫡派
第三节 《静女》讨论:“求真”还是“猜谜”
一、字里行间求“原义”
二、“科学方法”之迷思
第四节 小结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