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卢梭1753年应第戎科学院的征文所撰写的论文,此文奠定了他的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和全部基础思想。可以说,卢梭写作《社会契约论》正是对论文提出问题的一个解答。本书的版本,在文前增加了勒赛克尔的导论,详解了卢梭的一生以及论文的结构和意义,以增进读者对此书的理解。
卢梭在书中提出了“自然人”的思想假设,即在人类最原初没有国家、没有社会的自然状态,不存在道德和伦理,无善无恶,纯粹自然的人类。参考当时人类学对野蛮人的研究,更重要的是通过展开逻辑想象,卢梭图解了人类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进程,指出人类历史的进步,也是从自然的不平等向社会的不平等转变且不平等加速的过程。其中,私有制的诞生,是造成人类不平等及其后果的关键。文明每向前发展一步,竞争带来的不平等的程度即加深一步。而永远确立了私有制和不平等的法律,把人类推向劳作、奴役、苦难的深渊,剥夺了人类的自由。
不同于其他启蒙哲学家,卢梭在书中提出,人的本质并非理性,而是善良的情感,即怜悯心。我们看到,平民出身的卢梭,是启蒙哲学家中的真正异类,他认为,在观念层面,无论地位和财富有何不同,人的本质上都具有善良的情感,人跟人在自然状态下是本质平等的。卢梭的平等观念,奠定了现代人民主权的基础。
本版本文前增加了勒赛克尔的导论,详解了卢梭的一生以及论文的结构和意义,以便读者对本书的理解。
本书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灵魂”,是大革命的思想源泉。书中图解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发展史,开创性的观点奠定了卢梭政治理论的全部基础。火一般的雄辩,震撼人心的文字,成为后世所有社会正义理论绕不开的经典论述。
卢梭直击文明社会之痛,振聋发聩地发问:私有制的诞生是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对不平等的差异的追求推动了文明进步,也加速催生了更深刻的不平等。文明的动力亦成为自由的枷锁,我们该何去何从?
卢梭的这部著作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它不是大革命爆发的起因, 而是大革命的思想源泉。 卢梭思想并不是像人们长期所认为的那样, 在那些政治斗争中, 仅仅为罗伯斯庇尔一派提供了理论依据、 论断和语言。 事实上, 它也为包括贵族在内的所有党派提供了这些东西。
在这场大规模的阶级间的搏斗中, 拒不承认阶级斗争存在的 《社会契约论》 并不是有效的武器, 各派都能从各种极端对立的方向, 根据各自的需要来利用它。 但是不管怎样, 作为
《社会契约论》 实质性内容的民主主义要求, 后来对革命党人越来越有用, 而反革命派则渐渐抛弃了卢梭。
卢梭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不仅可以从他的思想得到解释, 而且还可以从与他的思想密不可分的文笔得到解释。 实际上, 打动广大民主派的正是他那火一般的雄辩和他那震撼心灵的诗文。 伏尔泰最喜欢的武器是讽刺, 而卢梭最喜欢的武器则是雄辩, 这种变化在大革命酝酿时期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的确, 在1750 年以前, 讽刺在哲学家的著作中是占主导地位的风格, 它具有摧枯拉朽的力量, 极大地推动了进步事业
的发展。 它善于将封建制度和天主教的荒谬暴露于智慧的阳光之下。 不过它有局限性, 它只适合于宫廷中或沙龙里的人运用, 而这些人知道了荒谬的所在, 也只是一笑了之, 这是因为决定性斗争的时刻尚未到来, 还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贵族或大资产者, 能耐心等待。 伏尔泰并不只是个爱好文艺的人, 不是没有满怀激情地战斗过。 1750 年以后, 他的讽刺鞭挞更加猛烈,但是他最能表达自己思想的不是雄辩。 相反, 卢梭的雄辩能抓住人心, 他的听众是一些无法忍受压迫而且义愤填膺的人。 他不仅能启发听众的智慧, 他还能调动人的一切精神力量。 在 1789 年, 就是这种雄辩通过俱乐部和集会上的大演说家们的声音唤起了民众。
法国大革命后, 卢梭的影响仍然很大。 在他之后, 人们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写作了。 所有的浪漫派作家都以他为典范,如夏多布里昂、 米什莱或拉芒奈。 这以后还可以看到他对一些大作家的直接影响。 托尔斯泰与卢梭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甚至自称是卢梭的追随者。 罗曼·罗兰也是一位卢梭派, 他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他对人民、 正义、 和平与自由的热爱, 都能说明他与卢梭的传承关系。——勒赛克尔
让-雅克•卢梭(1712—1778),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对话录》《漫步遐想录》等。1791年,法国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在国民议会大厅竖立起了卢梭的半身雕像,以金字题词为“自由的奠基人”。之后,卢梭的遗体极为隆重地迁入了巴黎名人公墓。
译者简介
高煜,1954年生,工程师。英、法文学术著作译者,主要译著有《宗教改革》《君主论》《科学的欧洲——科学地域的建构》等,与高毅合译《他乡:以撒•柏林传》《黑暗时期三女哲》《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等。
校者简介
高毅,1955年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法国史专家。著有《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中国法国文化交流史》等,主要译著有《福柯的生死爱欲》等。
导论
让 雅克·卢梭: 生平与著作
论文介绍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致日内瓦共和国
序
本 论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作者附注
卢梭年表
我认为人类存在着两种不平等:一种我称之为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因为它是由自然造成的,包括年龄、健康状况、体力以及心理或精神素质的差别;另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伦理或政治上的不平等,因为它取决于一种协约,并且这种协约是由人们的同意确立的,或者起码是人们许可的,而这种协约是由某些人享受且往往有损于他人的各种特权(如比他人更富有、 更高贵、更有权势,或者甚至要求他人服从他们)组成的。
——本论
谁第一个圈出一块土地,大言不惭地说“这是我的”,并且找到一些傻乎乎的人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人。假如这时有人拔掉木桩,或者填平沟渠,并向同胞们大声疾呼:“ 不要听信这个骗子的鬼话!如果你们忘了果实属于大家而土地不属于任何人,你们就全完了!”那么人类将免除多少犯罪、战争和谋杀, 免受多少不幸和恐怖啊!但是当时事态的发展,很可能到了不能再保持以前那种状态的地步,因为在人的头脑中,私有制的概念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它与以前产生的许多概念有关,而这些概念只能是相继产生的。人类必须获得许多进步,获得许多技艺和知识, 世世代代往下传,并且不断地使之增长扩充,才会走到自然状态的末期。 因此, 我们要回溯到久远的从前,尽力本着一种观点,以最自然的顺序把一系列缓慢发生的事件和知识连接起来。
——第二部分
在人们尚未发明代表财产的符号之前,财产几乎只由土地和牲畜组成,因为这些是人们所能拥有的唯一的实际财富。然而,当再没有牧场来容纳更多的牲畜、再无新的土地可供人们去垦殖的时候,一些人就只能靠损害他人来发展了。那些因软弱或懒惰而未能发财致富的人就成了多余的人,因为他们身边的一切都在变,而他们自己却不变,即便他们什么也没有损失,但也日见穷困,于是就不得不从富人手中乞讨或抢夺生活必需品。于是根据富人和穷人各自不同的性格,开始要么产生支配和奴役,要么产生暴力和盗窃。富人这一方刚刚尝到支配别人的甜头,马上就无视其他一切乐趣了,要利用手中已有的奴隶来获得更多的奴隶,一心想征服和奴役邻人。就像那贪婪成性的狼,尝了一次人肉以后,除了人肉就什么都不想吃了。
就是这样,最强者把他们的力量当作掠夺他人的权利,而最贫者也把他们的贫困视为占有他人财产的权利,按照他们的说法,这种权利与所有权相当。平等被打破了,接下来就是最可怕的混乱。 富人们巧取豪夺,穷人们盗窃抢劫,双方都怀有非常强烈的偏见,窒息了人的天然的怜悯,压抑了还很微弱的正义的呼声。人就这样变得贪得无厌、野心勃勃、凶狠毒辣了。最强者的所有权与先占者的所有权之间不断爆发冲突,只有靠流血斗争来解决。刚刚形成的社会状态变成了最可怕的战争状态,人类腐败堕落,饱受折磨,既不能回头走老路,又不能抛弃已经得到的那些不祥之物,只有滥用给他们带来荣耀的才能,竭力往自己脸上抹黑,自己奔向毁灭的边缘。
——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