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侧。在返航的过程中,他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而在老圣地亚哥出海的日子里,他的忘年好友马诺林一直在海边忠诚地等待,满怀信心地迎接着他的归来。
《老人与海》创作于一九五一年,这篇小说虽然篇幅不长,但含义丰富,呈现出简约明晰的文风。小说塑造了文学史上经典的硬汉形象,宣扬了不畏艰难的斗争精神,自出版以来便获得赞誉无数,也奠定了海明威在二十世纪英美文坛不可动摇的地位。
译者序
……
我是2011年翻译《老人与海》的,在此之前,我国已出版了该书的二三十个译本,我为什么还要再来一个呢?除了我对原作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试图更加忠实有效地再现海明威的风格,向读者奉献一个更有海明威韵味的译本。
概括起来说,我现在的翻译观与前期相比,有三个主要演变和发展:
第一,我做文学翻译的前期,曾信奉这样的观念:译作风格应是原作风格加上若隐若现的译者风格。到翻译《老人与海》时,我早已放弃了这个老观念,一心只考虑如何再现作者的风格,而不再讲究自己的特色。也就是说,我要最大限度地尊重作者,尽量照原作来译。
第二,在语言的转换上,我曾信奉过发挥译语的优势一说,后来逐渐认识到其弊端,便转而在发挥译语的韧性和潜力上下功夫,尽量寻求两种语言的交融互补。
第三,对于作者刻意追求的艺术效果,不能随意舍弃,而应尽量加以再现。
基于这样几个原则,我在翻译《老人与海》的过程中,主要抓住这样几个环节:
一、尽量展现作者用词凝练、干脆、生动的特色。《老人与海》以老人对大马林鱼追逐捕获失去为主线,展开了跌宕起伏的描写。作者的描写常常从视觉、感觉、听觉和触觉入手,使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以及场景刻画,都达到了惊人的凝练和生动。所以,我尽量模仿作者的用词特征,以小词对小词、以具体传具体,简洁干脆,不事夸饰,更不拖泥带水。
二、尽量采取原文的表意方式。文学翻译,特别是经典文学翻译,不仅要译意(说了什么),而且要重视对表意方式(怎么说)的传译。准确而恰当地传译原文的表意方式,不仅可以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而且可以展示原文的艺术美。
三、尽量遵从原文的句法结构。对于诸如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式,我不随心所欲地加以改动,而是尽可能遵循原文的句法结构来译,借以忠实地再现原文所蕴含的思维轨迹和内在节奏。
四、尽量体现原文的陌生化手法。海明威的小说是用英语写就的,读者对象自然是英语读者。但是,小说描写的老人是古巴人,他讲的是西班牙语。于是,作者在书中插入了约二十处西班牙文词语,既借以烘托老人的身份和背景,又通过陌生感来激发兴趣和美感。对于这些外来词语,我完全尊重原文,如数保留西班牙文,并加脚注解释其义。
总之,我希望我这部新译能不同凡响,成为一部最能展示原作艺术风貌的全新译作,读起来完全感受不到译者的存在,似乎是在读一本海明威本人用汉语撰写的作品。当然,契合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好的译文不仅能充分传达原作的意蕴,而且丝毫不露生硬拗口的痕迹。
阅读《尤利西斯》那种天书般的意识流小说,固然是对读者阅读能力的极大挑战,阅读《老人与海》这种简洁凝练的文字,读者也不见得有多么轻松,因为你要从那简洁到不能再简洁的八分之一的描写中,领悟那深藏不露的八分之七的深厚意蕴,同样不会是一件轻松的差事。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
美国小说家。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晚年在爱达荷州的家中自杀身亡。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并凭借《老人与海》获得普利策奖(1953年)及诺贝尔文学奖(1954年)。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他的写作风格以简洁著称,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人称文坛硬汉。他对美国文学及二十世纪文学的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