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端于上海的左翼文化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联合广大进步群众,以各种斗争方式冲破国民党打压和围剿,积极探索无产阶级文化发展新道路,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作出历史性功绩。本书即是一本详细、全面、系统讲述上海左翼文化运动的专门读物。本书以较为广阔的视野,在吸收以往研究基础上,注重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系统地考察了上海左翼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影响意义及当代价值,希望以此对那些想了解左翼文化运动整体情况的读者有所帮助。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的孕育地,也是中国左翼文化运动发展的重地。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的风云激荡中兴起和发展。它以上海为中心,波及国民党统治区其他大中城市及海外等地,在传播进步思想、促进抗日救亡运动、推进中国近代思想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中国左翼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涉及文化艺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思想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运动。左翼文化运动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左翼文化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探索解决中国革命文化发展和实践问题。他们初步探讨了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文艺的阶级属性、文艺的内容和形式、文化的服务对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的社会性质等基本理论问题,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成果。中国左翼文化运动作为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近代文化发展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上承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传播和探索;其下影响延及苏区文化、延安文化、国统区的革命文化,以至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仍然发挥重要影响。
左翼文化运动兴起伊始就不断遭到国民党当局的残酷打压和围剿,遭到不同政治文化派别的攻击。但是,这些都不能阻挡左翼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20 世纪40 年代,毛泽东在论述新民主主义时期革命文化发展的重要篇章中,对左翼文化运动给予高度肯定和评价,指出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1940 年1 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新民主主义文化进行定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他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新文化运动进行总结,指出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由于中国政治生力军即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这个文化生力军,就以新的装束和新的武器,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军,摆开了自己的阵势,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展开了英勇的进攻。这支生力军在社会科学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中,不论在哲学方面,在经济学方面,在政治学方面,在军事学方面,在历史学方面,在文学方面,在艺术方面(又不论是戏剧,是电影,是音乐,是雕刻,是绘画),都有了极大的发展。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而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其中所说的文化生力军以及文化各条线取得的成就中,左翼文化无疑占了最大比重。毛泽东还特别讲到1927年至1937 年这段时期文化反围剿中取得的令人叹服的胜利:这一时期,是一方面反革命的围剿,又一方面革命深入的时期。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但两种围剿都惨败了,作为军事围剿的结果的东西,是红军的北上抗日;作为文化围剿的结果的东西,是一九三五年一二九青年革命运动的爆发。而作为这两种围剿之共同结果的东西,则是全国人民的觉悟。这三者都是积极的结果。其中最奇怪的,是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内的一切文化机关中处于毫无抵抗力的地位,为什么文化围剿也一败涂地了?这还不可以深长思之吗?1942 年5 月,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指出: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战线上,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有成绩的部门。革命的文学艺术运动,在十年内战时期有了大的发展。这个运动和
当时的革命战争,在总的方向是一致的,但在实际工作上却没有互相结合起来,这是因为当时的反动派把这两支兄弟军队从中隔断了的缘故。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20 世纪80 年代后,随着思想解放,左翼文化运动的研究得以全面展开,左翼文化运动资料得到系统收集,左翼文化研究趋于深入,一些重要左翼文化人的回忆录和文集不断出版;对左联五烈士两个口号论争等研究一度成为学术热点,产生学术争鸣;研究视野趋于广泛,出现一些研究专著,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意义、历史地位得到充分认识和研究。
…………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部门,又是市委主管党史业务的工作部门,长期从事党史的研究,是研究上海地区党史的重要阵地。近年已出版相关图书有《中国共产党在上海100年》《光荣之城》等。陈彩琴,历史学博士,副编审,现任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处长、二级调研员,著有《音乐小组与左翼音乐运动》等书;刘玉杰,文学硕士,现任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二级主任科员;柏婷,法学硕士,现任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三级主任科员。
前 言 1
第一章 左翼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左联的成立 1
第一节 左翼文化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 3
第二节 革命文学论争和中央文委的成立 11
第三节 左联的筹建及成立 27
第二章 左翼文化运动的组织运作与发展 35
第一节 左联的组织运作与发展 37
第二节 社联、美联、剧联的成立与运作 49
第三节 语联、记联、教联的成立与运作 66
第四节 电影小组、音乐小组的成立与运作 80
第五节 文总对左翼文化运动的指导 87
第三章 左翼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 101
第一节 左翼文学的发展 103
第二节 左翼美术的开拓 118
第三节 左翼戏剧的推进 125
第四节 左翼电影的繁荣 132
第五节 左翼音乐的兴盛 141
第四章 左翼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149
第一节 左翼哲学社会科学的论战 151
第二节 世界语的传播应用 167
第三节 左翼新闻出版阵地的拓展 174
第四节 左翼教育的实践探索 186
第五章 左联的解散和左翼文化运动的后期成果 197
第一节 左联解散和两个口号论争 199
第二节 推动文化界统一联合和救国会运动 211
第三节 左翼文化运动的后期成果 224
第四节 左翼哲学社会科学的后期成果 246
第六章 左翼文化运动的影响、贡献和时代价值 259
第一节 左翼文化运动在全国及海外的展开及影响 261
第二节 左翼文化运动的历史贡献 280
第三节 左翼文化运动的时代价值 298
结 语 304
主要参考文献 306
后 记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