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数据空间的基础知识、技术架构、应用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知识,旨在为读者呈现数据空间的全貌并指导其在实践中落地,以加速数据流通,提升数据价值。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性的指导框架,同时还是一个具有实践价值的操作手册,为未来发展提供探索思路。
本书面向的读者群体广泛,包括数据管理者、政策制定者、技术研发人员以及学术研究者等。
作者优势:本书作者团队与国际数据空间协会等各界专家和机构持续性研讨,并深入研究,有丰富的理论积累及经验,对数据空间相关问题有深入的理解。
内容优势:本书重点阐释了数据空间的原则、功能、参与角色及数据管理活动、运行规则、架构及组件构成、认证机制等内容,还从产业供应链、工业制造、智能工厂、航空领域、汽车等多个领域的具体用例出发,剖析数据空间的实践进展。
刘东,教授,信息技术专家。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北京国际数据实验室主任。WIC 第二届高咨委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理事长,国家数据局数据基础设施及数据关键技术专家组成员,外交部网络外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球 IPv6 论坛副主席,国际数据空间协会(IDSA)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席,IEEE-CAG 董事,澳门科技大学下一代互联网国际研究院院长。 长期推动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和数据流通规则制定和技术标准研究,助力全球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多次主持和参 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主导三十余项国内国际标准,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上百项,在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和数据流通技术研发、国际合作以及产业实践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多项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多次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曾荣获科技奥运先进集体、中关村二十周年杰出贡献人物、亦麒麟杰出人才、IEEE 杰出贡献人物、IPv6 Forum 全球突出贡献人物等称号。
目录
第 1 章 数据空间:数字经济时代下的软基础设施 1
1.1 数据空间的理念 1
1.2 数据空间与数据要素流通问题 3
1.3 数据空间的设计原则 5
1.3.1 原则一:数据自主权 5
1.3.2 原则二:数据共享和交换的公平竞争环境 6
1.3.3 原则三:数据空间的互操作性 7
1.3.4 原则四:协同治理 10
1.4 数据空间的架构要求 12
1.4.1 架构要求分析 12
1.4.2 核心架构要求之一:可信的数据生态系统搭建 16
1.4.3 核心架构要求之二:数据共享的有效和高效实现 17
1.4.4 核心架构要求之三: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支持 18
1.5 数据空间的建设路径 19
1.5.1 阶段一:聚合 19
1.5.2 阶段二:部署 20
参考文献 22
第 2 章 数据空间的功能模块 23
2.1 功能模块概述 23
2.2 技术功能模块 26
2.2.1 关于数据互操作的技术功能模块 27
2.2.2 关于数据自主权和信任的技术功能模块 28
2.2.3 关于数据价值创造的技术功能模块 29
2.2.4 其他技术功能模块 30
2.3 治理功能模块 34
2.3.1 关于数据流通业务的治理功能模块 34
2.3.2 关于数据互操作的治理功能模块 35
2.3.3 关于数据信任的治理功能模块 36
2.3.4 关于数据空间组织管理的治理功能模块 37
参考文献 38
第3 章 数据空间中的角色 39
3.1 数据空间中的角色概述 39
3.2 数据空间中的角色详解 41
3.2.1 核心参与者 41
3.2.2 中介 44
3.2.3 软件开发者 49
3.2.4 治理机构 50
3.3 数据空间角色的数据管理活动 51
3.3.1 数据所有者与数据提供者 51
3.3.2 数据消费者 52
3.3.3 元数据经纪人服务提供者 52
3.3.4 清算中心 53
3.3.5 应用程序商店提供者 53
3.3.6 数据空间数据治理模型 54
3.4 数据空间角色的可信数字身份 55
3.4.1 数字身份的功能 56
3.4.2 数字身份的获取 58
3.5 数据空间角色之间的交互 58
参考文献 60
第4 章 数据空间规则与运行 61
4.1 数据空间规则 61
4.1.1 功能协议 61
4.1.2 技术协议 67
4.1.3 法律协议 69
4.2 数据空间运行程序 71
4.2.1 加入 72
4.2.2 数据提供 74
4.2.3 合同谈判 81
4.2.4 数据交换 85
4.2.5 发布与使用数据空间应用程序 89
4.2.6 策略执行 91
参考文献 95
第5 章 数据空间的架构及组件构成 96
5.1 连接器 96
5.1.1 为什么需要数据连接器 97
5.1.2 什么是数据连接器 97
5.1.3 数据空间连接器的架构 99
5.1.4 数据空间连接器的功能 101
5.1.5 数据连接器的互操作性 105
5.1.6 数据连接器和框架的关系 106
5.2 应用程序和应用商店 107
5.2.1 应用程序 107
5.2.2 应用商店 109
5.3 元数据代理 110
5.3.1 终端点 112
5.3.2 搜索和查询 112
5.3.3 自我描述生命周期 113
5.3.4 数据同步 113
5.4 清算中心 114
5.5 词汇中心 115
参考文献 117
第6 章 数据空间的认证机制 118
6.1 认证介绍 118
6.2 认证框架 118
6.2.1 国际数据空间协会 120
6.2.2 认证机构 121
6.2.3 评估机构 122
6.2.4 申请人 123
6.2.5 身份提供者 124
6.3 参与者证明 128
6.3.1 认证维度和级别 128
6.3.2 认证标准的试点 132
6.3.3 参与者概述 132
6.4 核心部件认证 134
6.4.1 认证标准目录 136
6.4.2 认证标准的试点 138
6.4.3 认证组件概述 138
6.5 认证过程 140
6.5.1 申请阶段 140
6.5.2 评估阶段 142
6.5.3 认证阶段 143
参考文献 144
第7 章 数据空间的实践进展 145
7.1 粤港澳大湾区:科研科创数据空间 145
7.1.1 实践背景 145
7.1.2 合作成员 146
7.1.3 实践用例 146
7.2 卡奥斯 COSMOPlat:智能制造领域数据空间 148
7.2.1 实践背景 148
7.2.2 合作成员 149
7.2.3 实践用例 149
7.3 华为:鲲鹏/?N腾生态数据空间 150
7.3.1 实践背景 150
7.3.2 合作成员 152
7.3.3 实践用例 152
7.4 日本 NTT 智能数据平台:碳排放数据空间 154
7.4.1 实践背景 154
7.4.2 合作成员 154
7.4.3 实践用例 154
7.5 Catena-X:汽车行业数据空间 155
7.5.1 实践背景 155
7.5.2 合作成员 156
7.5.3 实践用例 156
7.6 SAP:制造业供应链数据空间 157
7.6.1 实践背景 157
7.6.2 合作成员 157
7.6.3 实践用例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