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去自我污名心理视域下的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60087)的研究成果。
全书关注的研究对象群体为因父母不能正常履行监护责任,而接受福利资助集中养育的孤儿学生,研究中心思想围绕如何开展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而展开。全书以“扶正祛邪(污)”的研究思路,首先详细阐释了孤儿学生由于缺失父母、亲人等家庭系统的社会支持而表现出的特殊心理问题——自我污名及其心理构成;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自我污名对孤儿学生社会交往认知、行为、情绪及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由此探讨运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范式对孤儿学生施予正能量的心理与教育干预实践的效果,培养孤儿学生建构出自己积极的品格优势,提升其幸福感,使其内心变得强大,从而在根源上去除因自我污名化带来的消极心理与行为问题,由此提出福利性集中养育模式下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对策,实现促进孤儿学生心理健康及良好社会化发展的教育目的。
自 序
《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沈阳师范大学心理学科推出的《社会性发展与心理健康》丛书之一,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去自我污名心理视域下的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60087)系列成果之一。
从古至今,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孤儿的理解常常来源于一些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孤儿形象。如我国元代戏剧家纪君祥所著的杂剧《赵氏孤儿》、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长篇小说《雾都孤儿》中对孤儿形象的描述常常是幼年难以自主生活遭受歧视凌辱被坏人所害经历悲惨,但最终孤儿却在好心人的帮助、抚养之下发展出善良、勇敢的优秀品格,最终收获个人幸福。这既反映了孤儿所面临的现实生活困境,也反映了人们对孤儿发展结局的美好期许。与文学作品不同,心理科学则从学科视角上更加重视对孤儿心理健康及其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基于群际社会交往理论研究的观点,孤儿群体在与孤儿以外的群体成员交往时,常会被贴上孤儿的身份标签,从而接收到外群体成员对其发出的孤儿缺乏教养孤儿具有较多问题行为孤儿能力低下孤儿可怜等身份污名信息。因此,就身份地位而言,孤儿是一类身份受到贬损即被污名化的弱势儿童,这种社会弱势会引发孤儿产生一系列心理与行为问题。本书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研究视角,开展了一系列孤儿这类弱势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
在我国,孤儿是指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也称事实孤儿。2019年6月民政部等12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民发〔2019〕62号),2020年12月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民发〔2020〕125号),两份文件中先后明确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均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被撤销监护资格、被遣送(驱逐)出境情形之一的儿童;或者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踪,另一方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被撤销监护资格、被遣送(驱逐)出境情形之一的儿童。这也是本书中对孤儿基本含义的界定。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事实孤儿2020年为25.4万人、2021年为31.4万人、2022年为36.5万人,【ZW(】《全国事实孤儿数量达36.5万,政府救助亟待重视心理关怀》,载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6262548367780127wfr=spiderfor=pc,2022年10月访问。【ZW)】由于认定标准越来越精准,故孤儿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国家对已认定的事实孤儿不仅发放基本生活补贴,按规定实施医疗救助,还将事实孤儿优先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和教育帮扶体系,实施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政策。其中,除部分被家庭收养、福利院集中看护的孤儿,有相当一部分学龄孤儿进入国家开办的孤儿学校这种福利性集中养教机构内接受学校教育。本书研究中的孤儿学生主要是指在孤儿学校的福利性集中养育模式下生活与学习的适龄学生群体。
全书一共分为五章二十节:
第一章是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论,提出了本书的主要研究问题,包括三节。主要阐述了本书的研究问题、研究意义与研究总体思路,并对孤儿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进展,自我污名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第二章介绍了孤儿学生自我污名的具体表现,包括两节。通过问卷测量等实证研究方法探究了孤儿学生自我污名的心理结构及其发展特点。
第三章论述了孤儿学生自我污名对其心理健康与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包括六节。通过因果与相关研究设计,情境实验与问卷测量等多种收集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分别论证了自我污名对孤儿学生社交拒绝归因、消极情绪、身份拒绝敏感性、校园心理适应及心理健康等多项心理与社会性发展关系中的因果作用、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机制。
第四章详尽介绍了去自我污名心理视域下的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实践,包括六节。通过团体辅导、心理健康课教学等教育干预途径,分别对孤儿初中生的降低自我污名、品格优势培养、积极人际关系塑造,孤儿小学生的品格优势识别、乐观解释风格、主观幸福感等方面开展了积极心理与教育干预。
第五章研究了孤儿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知识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对策,包括三节。通过访谈与概念构图的方法,研究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知识的构成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知识的转化问题;并在全书系列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孤儿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本书的特色是:
第一,关照本土性议题。孤儿学校是我国本土特有的学龄孤儿福利性集中养育机构,承担着对我国大量学龄孤儿的救助、基本生活养护及知识与技能教育等福利性职能。对于孤儿学生而言,孤儿学校既是他们接受教育的学习场所,也是他们成长发育的生活场所,孤儿学校肩负着学校和家庭的双重教育功能。本书着力探究孤儿学校对孤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是适应我国本土国情所需的。
第二,提出原创性观点。本书以孤儿学生的社会身份地位为基本前提,研究孤儿学生的心理问题,跳出了一般儿童教育心理研究思路的窠臼,在学术观点上具有原创性。本书认为孤儿学生的弱势社会身份带来的污名化后果使孤儿学生产生自我污名的心理问题,而具有高自我污名倾向的孤儿学生在群际社交中更容易出现特定认知、行为与情绪问题,从而严重危及孤儿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社会融入质量。在此基础上,本书强调孤儿学生的核心心理问题就在于由身份污名化所引发的自我污名心理倾向,孤儿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时应以此为特殊前提,即应在去自我污名心理视域下开展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孤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第三,内容与方法系统。在研究内容上,全书以孤儿学生的特殊心理问题自我污名为研究内核,系统探究了自我污名对孤儿学生社会认知、情绪、行为及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机制,并在实践层面探讨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范式对孤儿学生进行正能量的心理与教育干预,提出了福利性集中养育模式下通过科学的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建构孤儿学生的品格优势,提升其幸福感,最终实现孤儿学生心理健康培育及积极社会化发展的教育。在研究方法上,全书注重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通过多种实证研究手段收集研究数据,注重将相关研究设计模式与因果研究设计模式相结合、将问卷测量与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相结合;注重对研究结果的定量高级统计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第四,指导实践与决策。其一,本书介绍的去自我污名心理视域下的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思想,可以直接在孤儿学校等各类孤儿福利性养育机构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推广使用。其二,本书的研究思想可以直接提高孤儿教育从业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水平。其三,本书提及的教育管理对策,有助于国家教*部门、民政部门在政策决策层面解决学龄孤儿福利性集中养育事业中的相关问题。
本书集结了十几年来我及我的硕士研究生团队对孤儿学生心理研究的系列成果,是团队共同研究的结晶。来媛、尹丽莉、李骋诗、王晓娜、姜杰、王津、张楚、肖青、李昂扬、梁祎婷、于子洋、吴迪、娄悦、王美力、李媛媛、王振宇、刘小萌等17名硕士研究生在课题的数据收集与分析、研究报告撰写等具体过程中投入了大量心血。在此,我对他们的研究工作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研究过程中给我们提供大力支持的辽宁省光明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特别是高亚华、温文娟、王菲三位老师全程的协助与参与,不仅为本书研究数据的收集提供了保障,还为很多具体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他们对孤儿学生付出的爱与理解令我敬佩!
我还要由衷地感谢我的博士后合作导师申继亮教授,是他的肯定与指导令我豁然开朗,也由此坚定了我从事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信心!因为业内对孤儿学校学生心理的研究尚属空白,国内外可以参照的心理与教育研究先例较少,所以当我提出想探索这一研究领域时,内心还是有些犹豫与畏惧。但当我把自己的想法与申老师交流时,却得到了他的大力肯定与支持。他认为,目前国内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贫困儿童这几类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已经很深入了,但是对孤儿特别是孤儿学校中的孤儿学生却没有涉及。而且孤儿学校又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建制机构,其校内孤儿的心理特点与被家庭收养进入普通学校里就读的孤儿相比,应该有所不同,对这类孤儿学生的研究有利于为国家决策提供依据。不仅如此,申老师还为我指明了具体的研究角度自我污名。他指出,孤儿学生这类儿童很可能面临自我污名问题,虽然没有专门针对孤儿研究的先例,但是在国内外社会心理学领域里有很多关于自我污名问题的研究,这都可以作为我研究的基础。开展孤儿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在本书的具体研究与撰写过程中,还参考了诸多国内外研究文献。在此,我要对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
本书的最终出版得到了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学院及学科领导的关心与大力支持;得到了知识产权出版社多位老师的无私帮助。谨向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书的研究仅仅是一个开端,希望此书的出版可启迪我本人及更多的研究者参与到孤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希望每一位孤儿学生都能拥有一个健康而美好的未来!
王江洋
于沈阳师范大学
王江洋,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6年6月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2009-2012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与教育研究。
目 录
第一章 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研究意义与研究总体思路
第二节 孤儿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进展
第三节 自我污名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第二章 孤儿学生自我污名的具体表现
第一节 孤儿学生自我污名的心理结构
第二节 孤儿学生自我污名的发展特点
第三章 孤儿学生自我污名对其心理健康与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自我污名对孤儿学生社交拒绝归因的影响
第二节 自我污名对孤儿学生消极情绪的预测:解释风格及领悟社会支持的多重中介作用
第三节 身份拒绝敏感性对孤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测:自我污名的中介作用
第四节 拒绝敏感性与孤儿初中生校园心理适应的关系:自我污名和品格优势的多重中介作用
第五节 师生依恋、同伴依恋与孤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自我污名和心理韧性的并行中介作用
第六节 品格优势与孤儿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自我污名的中介作用及校园人际关系的调节作用
第四章 去自我污名心理视域下的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实践
第一节 高自我污名孤儿初中生的团体辅导干预
第二节 孤儿初中生品格优势培养的教育干预
第三节 孤儿初中生积极人际关系塑造的教育干预
第四节 孤儿小学生品格优势识别的教育干预
第五节 孤儿小学生乐观解释风格现状与团体辅导干预
第六节 孤儿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心理教育干预
第五章 孤儿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知识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知识的构成
第二节 孤儿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知识的转化
第三节 孤儿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附 录
附录1 孤儿学生自我污名自陈问卷
附录2 学业延迟满足问卷
附录3 孤儿身份拒绝敏感性自陈问卷
附录4 儿童社交焦虑量表
附录5 儿童解释风格问卷
附录6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附录7 消极情感量表
附录8 儿童孤独量表
附录9 儿童自尊量表
附录10 初中生拒绝敏感性自陈问卷(节选)
附录11 中学生品格优势问卷
附录12 孤儿学校初中生校园心理适应自陈问卷
附录13 同伴依恋问卷
附录14 师生依恋问卷
附录15 生活满意度量表
附录16 青少年自评量表——抑郁分量表
附录17 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
附录18 小学生品格优势问卷
附录19 师生日常交往调查问卷
附录20 友谊质量问卷简表
附录21 情感平衡量表
附录22 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