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我国大批农民或主动或被动离开农村,进入城镇,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事关农业转移人口城市适应、融入的水平和质量。本书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解析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的表征维度与构成要素;在采集形成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构成要素基础上,设计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测评框架;并以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测评体系为工具,全面了解与调查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性现状,总结其城市性缺失的表现,剖析其城市性不足的原因,进而提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提升及其市民化的策略与机制,以期为农业转移人口城市适应、顺利市民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崔铭香,女,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高教理论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教育等研究。目前已在《教育发展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近10篇论文被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成人教育学刊》全文转载,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教育BU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等四项省级课题,参与课题多项。荣获两次巾帼建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首届中青年学术新秀、熊智明奖教金等称号。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综述
一 研究回顾设计概述
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状的研究
三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四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路径的研究
第三节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研究综述
一 研究设计概述
二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研究的发展阶段
三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研究的主题
第四节 研究对象界定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市性的理论认识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认识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起源:矛盾、差异、耦合
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内涵
三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实质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的理论认识
一 国外学者对城市性的认识
二 国内学者对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的内涵认识
第三节 城市性视角下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 累积城市性,转向现代性.实现现代化
二 累积城市性,实现市民化
第三章 研究框架、测评工具与数据获取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体系构建
一 价值观念:农业转移人口之精神面貌
二 思维特质:农业转移人口之心理要素
三 生活方式:农业转移人口之生存适应
四 行为模式:农业转移人口之行为构建
五 人格特质:农业转移人口之个人形塑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问卷编制
一 调查问卷设计及其维度
二 初始量表的制作与质量分析
三 正式量表的形成与二次因子分析
第三节 数据获取与数据特征
一 数据来源
二 调查样本的分布特征
第四章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现状描述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总体现状
一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各维度得分比较分析
二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各维度得分差异分析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现状分析
一 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念状况
二 农业转移人口思维特质状况
三 农业转移人口生活方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