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与配送管理立体教材:运输与配送管理实验与案例》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精选了26个实验,每个实验基本都包括实验目的、知识要点、实验内容、实验过程和巩固练习5个小节;第二部分精选了国内外10个案例,。每个案例都具有典型性并都附有思考题;第三部分涉及实验中所用到的16个实验模板和2个附件。《运输与配送管理实验与案例》注重实践操作,在参考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充分考虑国内的环境和应用水平,使得每个实验在企业实践中都具有可操作性。
《运输与配送管理立体教材:运输与配送管理实验与案例》可作为物流管理人员、物流科研人员、物流营销人员的参考书,同时可作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的高职和本科教学参考书。
蒋长兵,四川资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浙江工商大学电子服务与现代物流研究中心研究员。近等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0多篇(20多篇被EI、ISTP检索,2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全文转载);主持包括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资助课题、中国物流学会年度研究课题,以及企业横向课题近20项(课题研究经费超过100万元);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译著、编著10余部;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论文一等奖1次;获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一、二、三等奖各1次;获中国物流学会年会优秀课题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
吴承健,江苏镇江人,博士研究生,教授,毕业于中南大学.,目前任教于浙江工商大学信息学院物流管理与工程系。主要从事物流管理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曾主持和参加多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1992年获国家教霉科枝成果三等奖:1998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获湖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4车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3年参与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物流配送系统”的研究工作;2007年参加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RFID技术在物流配送中心的应用模式”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被SCI、EI检索5篇,出版《物流学概论》、《运输与仓储技术》等编著3部。
彭建良,江苏常熟人,教授,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浙江省供应链协会特聘专家。目前任教于浙江工商大学信息学院物流管理与工程系。主要从事物流技术与设备、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的教学、科研和培训工作。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10多篇被EI和ISTP检索。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资助课题以及企业横向课题多项。
第1篇 运输与配送管理实验
实验一 水路运输的运费计算
1.1 实验目的
1.2 知识要点
1.3 实验内容
1.4 实验过程
1.5 巩固练习
实验二 公路运输的运费计算
2.1 实验目的
2.2 知识要点
2.3 实验内容
2.4 实验过程
2.5 巩固练习
实验三 航空运输的运费计算
3.1 实验目的
3.2 知识要点
3.3 实验内容
3.4 实验过程
3.5 巩固练习
实验四 铁路运输的运费计算
4.1 实验目的
4.2 知识要点
4.3 实验内容
4.4 实验过程
4.5 巩固练习
实验五 水路运输货运事故与索赔
5.1 实验目的
5.2 知识要点
5.3 实验内容
5.4 实验过程
5.5 巩固练习
实验六 公路运输保险与索赔
6.1 实验目的
6.2 知识要点
6.3 实验内容
6.4 实验过程
6.5 巩固练习
实验七 航空运输的追踪与投诉、索赔处理
7.1 实验目的
7.2 知识要点
7.3 实验内容
7.4 实验过程
7.5 巩固练习
实验八 铁路运输的事故处理
8.1 实验目的
8.2 知识要点
8.3 实验内容
8.4 实验过程
8.5 巩固练习
实验九 航空运输的单证办理
9.1 实验目的
9.2 知识要点
9.3 实验内容
9.4 实验过程
9.5 巩固练习
实验十 公路运输的单证填写
10.1 实验目的
10.2 知识要点
10.3 实验内容
10.4 实验过程
10.5 巩固练习
实验十一 铁路运输的单证填写
11.1 实验目的
11.2 知识要点
11.3 实验内容
11.4 实验过程
……
第2篇 运输与配送管理案例
第3篇 实验模板
1.欧美发达国家的批发业配送中心
(1)芬兰Sesko公司中央配送中心。
芬兰Sesko公司是垄断芬兰商品批发和零售市场的五大集团之一。该公司把芬兰划分成了13个区域,按区域配置分店和设立仓库。公司直接经营的商店有800家,其地方仓库储存着400~2000种畅销商品。隶属于该公司的中央配送中心则保管有4.2万种商品,库存量为5.7万个托盘。
(2)美国SuperRite食品公司哈里斯堡配送中心。
该配送中心于1985年建成并开始营业。它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76万平方米。
哈里斯堡配送中心的特点是:库存能力强、配送规模大,其库存能力可达4.8万个托盘,每周出库的食品数量为80万箱,商品周转速度是20次/年。哈里斯堡配送中心向零售店配送商品的时间依用户的要求而定。通常,对食品杂货店每周配送3次商品;每周4次配送日用品;对零售店,在订货的当天夜里或订货的次日配送。
(3)德国Dextra公司配送中心。
该配送中心也称做货物转运站,属于纯粹代理性的服务业。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它建有自动化仓库,库容量为2万个托盘,每天进货量为1500~2000个托盘,多为食品。德国Dextra会司配送中心的功能是:按委托方要求从工厂接收货物,对货进行分拣、配装后将货物送到用户手中。
2.欧美发达国家的零售业配送中心
零售业配送中心隶属于(商品)零售公司,既为提供物流服务的组织,同时又属商品销售(零售)中心。其主要的代表组织为美国JCPenny曼彻斯特配送中心和英国Waitrose伯克舍布鲁内卢配送中心。
(1)美国JCPenny曼彻斯特配送中心。
曼彻斯特配送中心是美国JCPony公司建立的6家配送中心之一(建于1982年),该配送中心配备着许多现代化设备,包括总长1万米的皮带运输机、10台塔式起重机、750台台车、123辆接货货车等。此外,它还建有一座高18米的自动化仓库和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卫星,配送中心的计算机系统可与公司的主机联网,自动处理各种信息。
曼彻斯特配送中心经营的商品主要有服装、装饰品、日杂品、家具、家电等。它的服务范围涉及美国4个州和纽约、马里兰等部分地区,其经营规模在公司中居第二位;处理货物的能力一般为3.5万件/天,最大能力可达12万件。曼彻斯特配送中心的作业效率很高。从接收订货到配送货物仅需24~48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