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兴起于白山黑水,在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通婚、贸易和融合过程中,逐渐壮大,1644年进入中原,建立了清朝政权。为了巩固政权,大力推行“满汉一家”;同时,针对满汉民族融合迅速、广泛推进的情况,又提出“国语骑射”的政策,希望在社会的极大变动中保持满族的本民族特征。然而民族、文化的融合并非一纸禁令就能阻止,满族的风俗、语言、文学等各方面都受到了汉族文化的极大影响。在文化融合中,还涌现出曹雪芹、纳兰性德、岳端等著名满族文学家、艺术家。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满族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尤其是新中国建立后,满族从此得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
定宜庄,女,满族,北京市人。1968年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插队,1974年回城。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获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专业为清史、满族史。著有《清代八旗驻防制度研究》、《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最后的记忆--十六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和《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及学术论文数十篇。
引言
一 从白山黑水到辽沈平原
1.悠久的渊源
2.汗国的建立与“天”的观念
3.建国方向的转变
4.民族关系的缓和
5.效法汉俗的第一步
二 “满汉一家”与“国语骑射”
1.最初的较量
2.民族的交融
3.提倡尊孔崇儒
4.褒奖忠孝节义
5.《大义觉迷录》与文字狱
6.八旗子弟的教育
7.满洲共同体的稳定
引言
一 从白山黑水到辽沈平原
1.悠久的渊源
2.汗国的建立与“天”的观念
3.建国方向的转变
4.民族关系的缓和
5.效法汉俗的第一步
二 “满汉一家”与“国语骑射”
1.最初的较量
2.民族的交融
3.提倡尊孔崇儒
4.褒奖忠孝节义
5.《大义觉迷录》与文字狱
6.八旗子弟的教育
7.满洲共同体的稳定
8.“国语骑射”政策的提出
三 满汉风俗的流变
1. 北京城的风俗
2.东北的汉族流人与流民
3.各地驻防八旗的满汉关系
4.缠足、火葬与殉节
5.萨满教的兴衰
四 语言与文学的交融
1.满语的变迁
2.姓氏与人名的演化
3.“重文轻武”风气的形成
4.满族文学概述
五 曹雪芹、纳兰性德及其他
1.曹雪芹
2.纳兰性德
3.岳端及其他
4.阿什坦、和素与麟庆
六 “驱逐鞑虏”与“五族共和”下的满族
1.“化除满汉畛域”
2.“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3.“五族共和”下的满族
4.艰辛的历程
结束语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