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育的历史不容易,要写好、写清和写明白近现代教育的史和事,确实是件难事。这是因为近现代教育的社会背景的变化太多、太快,情况太复杂、外部环境纷纭变化、内部条件先天不足……种种困难都在考验作者的耐心。但从向群送来的书稿看,他尽力做到了聚拢四散的素材,梳理零散的史料,提出明确的思路,阐发独到的见解。
厦门教育的发展之路绝非坦途。百余年来,封建教育日趋式微,新式教育激浊扬清,抗战沦陷蒙受国难,三年内战风雨飘摇,行走于这样的路径之上,还要在一波三折的磨难中不断探寻发展、寻求教书育人的真谛所在,着实难能可贵。
厦门教育的发展之路令人称羡。百余年来,虽历尽沧桑,却业绩良多;虽坎坷艰辛,但建树频现。尤其是在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厦门教育的许多事件、人物都为厦门、福建的近现代教育和社会发展留存了弥足珍贵的印迹,这也揭示了厦门近现代教育对厦门、对福建社会发展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李向群,出生于教师、医生家庭。“文革”中期中学毕业;当过居委会临时工,当过围垦工程民工,当过近五年插队知青;1977年高考后上学,毕业后任中学语文教师;奉调至厦门市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任职近十七年,再奉调先后任过两个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党政负责人;后转任区党务部门任职,兼任厦门市教育学会顾问、厦门市语言学会顾问、集美大学文学院、集美大学客座教授、台湾树德科技火学荣誉讲座教授。
上编:辛亥革命前的厦门教育
(明末至1 91 1年)
第一章 厦门教育的发端与延播
第一节 地域性——闽南文化源远流长
闽南文化是厦门教育萌发的丰沃土壤
闽南文化为厦门教育注入深耕和张扬的活力
第二节 开放性——西学东渐得其所长
并发在1 898年过年前后的厦门教育大事
西学东渐活络着厦门教育
第三节 交互性——侨办教育一枝独秀
传统美德推动侨办教育萌发新芽
陈嘉庚开启了厦门侨办教育的先河
第四节 渐进性一-社会发展民众需求
《风俗记》中的厦门社会生活和教育情状
大事记勾画的厦门教育渐进的轨迹 上编:辛亥革命前的厦门教育
(明末至1 91 1年)
第一章 厦门教育的发端与延播
第一节 地域性——闽南文化源远流长
闽南文化是厦门教育萌发的丰沃土壤
闽南文化为厦门教育注入深耕和张扬的活力
第二节 开放性——西学东渐得其所长
并发在1 898年过年前后的厦门教育大事
西学东渐活络着厦门教育
第三节 交互性——侨办教育一枝独秀
传统美德推动侨办教育萌发新芽
陈嘉庚开启了厦门侨办教育的先河
第四节 渐进性一-社会发展民众需求
《风俗记》中的厦门社会生活和教育情状
大事记勾画的厦门教育渐进的轨迹
第二章 私塾
蒙学接续着文化古国的传承
闽南蒙学吸纳古代教育的精髓
厦门私塾多样的办学类型
厦门私塾层次分明的办学状况
塾师员生的互动
第三章 社学
厦门社学兴办的合理外在因素
福建社学兴废对厦门社学的正反作用
回看厦门社学的岁月留痕
第四章 县学
厦门县学办学面面观
朱熹与厦门县学
第五章 书院
走进厦门古书院
巡行厦门古书院
下编:民国后的厦门教育
(1912-1949年)
第六章 概述
第七章 百废初兴(民初至1933年)
第一节 旧制变革
私塾在民间依旧深植
书院向学堂平稳过渡
第二节 新制初见
厦门现代教育开始迈步
先声夺人,厦门童军教育出手不凡
第三节 革故鼎新
教会学校催发厦门近代教育的兴起
都市发展推进厦门教育学堂转型
鹭江两岸,遍踏厦门教育蹒跚足迹
第四节 知微见著
五四运动催发厦门学人
罢教风潮纾解教师窘境
五卅参案引发反帝风潮
厦门学生运动波涌连连
学潮浪涌鹭江之滨
“九-八”唤醒厦门学界
第八章 千帆竞渡(1933-1938年)
第一节 整合教育资源
厦门建市,近代厦门教育规模粗具
教学相长,推动厦门办学知行合
第二节 拓展教育层面
职业教育,萌发现代厦门教育的新芽
……
第九章 万籁俱寂(1938-1945年)
第十章 再起东山(1946-1949年)
后记
第一节 地域性——闽南文化源远流长
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里,或任一历史发展时期,教育与文化总是如影随形,多为和谐共生,时常相互制约。教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教育的内容。直观地说,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起着传承与光大文化的作用。这传递当然不是无条件的,而是要对文化进行甄选和调适组合,教育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与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共生共荣、与时俱进。教育与文化二者不可分离: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文化传递、发展和传承的手段。闽南文化是厦门教育萌发的丰沃土壤
闽南文化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可上溯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
在司马迁编写《史记》之前,关于闽南粤东的土著文化状况,没有任何文献记载。人们一直认为,唐朝以前,这一带是“蛮荒之地”,没有任何文化,但近几十年的考古成果却反对这一看法。20世纪70年代,粤东闽南一带陆续发掘出诸多浮滨文化遗址,说明商周时期远离中原的东南沿海闽南粤东一带的土著人已有发达的制陶业,拥有少量青铜兵器。2003年,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后店村樟山自然村虎林山遗址大量出土戈矛类兵器,其中三件青铜器都与军事有关。兵器形式多样,表明战争是当时的大事。考古研究人员认为,出土的青铜器很可能是通过部落与部落之间、部落与南方地方势力之间的战争掠夺获得的。土著人通过战胜敌人、俘获人员和战利品快速而间接地吸收中原文化,这是中原文化进入闽南文化的途径。
秦朝时在福建设置闽中郡,中原文化与闽南土著文化开始全面交流与融合。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民众迁入,这是有规模却不一定有严密组织的迁徙,中原文化开始成系统、分门类地进入闽南地区。到了晋唐,闽南地区的中原移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承继中原文化并不断发展,中原文化已深植于闽南民间。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来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接触到异域文明并与之交流、融合。随着欧洲商人和传教士脚步踏来,西方文化日渐传入,闽南文化得到进一步的繁荣。闽南文化再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华文化的支流,而是有吸收、有接受、有取舍、有包容、有活力的一泓清流。世世代代闽南人不断挖掘、弘扬、创造和固化,才有闽南文化的慧中和秀外。不尚故步自封的闽南人勤于左顾右盼,乐于兼收并蓄,终于采撷了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精髓,长出闽南文化体系中有新知、有生命的新枝。厦门处于闽南地区文化最活跃、最集中的交融区域。闽南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殊表征,中华传统文化为闽南文化的底蕴、主体,愉悦地多方位吸纳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的精髓。如,建筑文化中除以“宫殿式”古大厝、临街骑楼为主流建筑外,也可见到中国传统建筑、中西合璧建筑、阿拉伯式建筑、侨乡特色建筑,这充分说明闽南人乐于接受外来的文化并与之相融合。闽南文化为厦门教育注入深耕和张扬的活力
厦门教育可以深耕,亦可张扬,闽南文化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不凡之处,无论在宗教信仰、民间信仰方面,还是在建筑、戏剧、方言等方面,都尽显其能。
闽南文化具有开放性、张扬性特征,这同闽南人多为中原汉族移民及“多向侨民”(闽南人移居国外,外国侨民留居闽南)息息相关,也与闽南海商文化发达有密切关系。闽南文化具有上承下传、东西通连的双重传播特征,主体文化由中原传播而来,融合土著文化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闽南文化,尔后又通过移民台湾传播到台湾,通过移居国外的华侨华人传播到国外。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本色地表现闽南文化自身的过去、现在及将来的表征。
以语言为例,闽南方言承自古汉语,古老而奇特,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闽南方言保存了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的许多特点,保存了许多古汉语词汇。在普通话和汉语的其他方言中,这些词汇有的没有,有的不用,有的少用,而在闽南方言中却是基本词。这是闽南方言突出的特点,是其区别于其他地区方言的重要标志。“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海禁开放,英语、马来语的相继融入,使得闽南语言环境异彩纷呈,增加了语音的变化,丰富了词汇的再生。
厦门教育根植于闽南这方土地,得以尽情吮吸着闽南文化的雨露,闽南文化的厚重积淀使厦门教育时时显出不群之处,闽南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和开拓性,更使厦门教育尽显秀外慧中的特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