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诵读精华读本》以孔门四科发端,沿用千年体例,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善行、行为、教育、政治为纲,列义理相近之章句编为目,结合时代精神,突出强调诵读方法的指导,注重研究性、专题性和活动性学习。
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学习和吸收。
民国以降,从上至下,有识之士不断振臂高呼,重续民族的血脉刻不容缓。朱自清先生在他的《经典常谈》一书序言中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的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篇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从2010年起,教育部、国家语委及中央文明办决定共同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2010年6月21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将“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战略主题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将诵读活动打造成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及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本教材由是应运而生。
此书的编纂出版,得益于广东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经典诵读提升人文素养之实效性研究”的开展。此书数编数审,几易其稿,终能面世。虽日日往复,积月跋涉于单调的先秦文字中,然编者并不觉枯苦,反倒真切地感觉到这些两千多年前的蔼然长者仿佛就在身旁,亲切幽默、平易宽和地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给小辈以规劝、启迪,编学互长,受益良多。
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生生不息的根源所在。它所倡导的推己及人、反求诸己、诚信仁爱、躬行实践、重义轻利、自强不息、矢志不渝等精神,与人类普世价值相通,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遗产。今天,孔子的道德思想、个人修养、处世方法、教育主张和政治理想等,对现代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重塑社会道德观、伦理观、家庭观和自然观等方面亦大有可为。
本书以孔门四科发端,沿用千年体例,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善行、行为、教育、政治为纲,列义理相近之章句编为目,结合时代精神,突出强调诵读方法的指导,注重研究性、专题性和活动性学习。
站在当代,高中生们对此书恬吟密咏、口诵心惟,用自己的声音唤醒两千多年前的文字,与先贤先哲们进行穿越生命的交流。有计划、有反馈地诵读此书,会让他们变得更坦荡、更奋发、更仁爱、更勇毅、更有智慧,从而成为既有现代人格,又有中国心灵的名副其实的“君子”。
且读、且思、且悟,我们渴望经过重新选辑注释的此书,在年青一代的心中种下精神与文化的根,为下一代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正确培养提供更多的正能量。
序
德行
言语
政事
文学
善行
行为
教育
政治
析论
此章大意是说有修养的人在意的是自己没有能力,而不在乎别人不理解、不知道自己的才能。在孔子看来,人之所以应当力学励行,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人格,与他人的知否本不相干。所以君子以“无能”为病,恨自己无能、不长进,并不会去计较旁人是否知道自己。
现实中,有些人总是埋怨别人不理解、不赏识自己,认为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因而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其实,人如能反求诸己,便可过得踏实而自在,而不会天天活在别人的看法里痛苦愁怨。我们今天所处的是人们一窝蜂追求知名度的时代,急于成名,急于获得外在的肯定,但是如果有名无实,或名过其实,那么,即使享有名气,那个名也是假象,并不值得贪恋,不如充实自我,在修养上精益求精。久之,个人的才智道德自能逐渐为人所理解和赏识。
(七)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
子日:“君子疾①没世②而名不称③焉。”
章旨
孔子勉人及时进德修业,以期名扬于世。
注释
①疾:病,忧虑。
②没世:离开人世。没,音,终了、结束。
③称:称道、赞扬。
析论
俗语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又说:“名誉是人的第二生命。”一副皮囊使用不满百岁,但是声名却可以流传千古。有才德的君子怕的是生前无人称扬,死后亦无人称道,所以“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的“名”,并非指浮名虚誉,而是指真正为人民立德、立功、立言,作出非凡贡献,为人所崇敬怀念的善名实誉。孔子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一些声望,那他也就不足以敬畏了。)(《子罕》篇)君子在有生之年,即应努力追求能为世世代代传颂的美名,而不是遭人唾弃辱骂的恶名。
正因“疾没世而名不称”,所以君子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修养品德,孜孜为善,谨言慎行,将一己所能发挥到极致,以求万世芳名。历史上如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人,虽已逝世百千年,但精神万古长存,声名永垂不朽。但相对的,也有人为了求名,不择手段,他们认为善名难得,恶名易求,虽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这种行径,是我们应当鄙夷摒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