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民俗/“换代型”系列·高职高专教育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教材新系》在借鉴并吸收旅游学和民俗学最新教学成果和学术文献的基础上,按照文化的三分法,在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面,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中外主要旅游目的地的生产、生活民俗、人生礼仪、社交礼仪、岁时节日、宗教信仰、禁忌等专业知识,并针对中外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通过民俗旅游线路设计、项目参与、禁忌提示等训练环节为旅游从业者奠定了必要的技能基础。
第1章 民俗与民俗旅游
学习目标
1.1 民俗概述
1.2 民俗旅游
本章概要
基本训练
第2章 物质民俗
学习目标
2.1 建筑民俗
2.2 服饰民俗
2.3 饮食民俗
2.4 生产民俗
2.5 交通民俗
本章概要
基本训练 第1章 民俗与民俗旅游
学习目标
1.1 民俗概述
1.2 民俗旅游
本章概要
基本训练
第2章 物质民俗
学习目标
2.1 建筑民俗
2.2 服饰民俗
2.3 饮食民俗
2.4 生产民俗
2.5 交通民俗
本章概要
基本训练
第3章 行为民俗
学习目标
3.1 人际交往
3.2 岁时民俗
3.3 人生仪礼
3.4 游艺民俗
本章概要
基本训练
第4章 精神民俗
学习目标
4.1 民间信仰
4.2 民间巫术
4.3 民间禁忌
本章概要
基本训练
第5章 欧美国家民俗
学习目标
5.1 欧洲国家民俗
5.2 美洲国家民俗
本章概要
基本训练
第6章 大洋洲、非洲国家民俗
学习目标
6.1 大洋洲国家民俗
6.2 非洲国家民俗
本章概要
基本训练
第7章 亚洲国家民俗
学习目标
7.1 东亚国家民俗
7.2 东南亚国家民俗
7.3 南亚国家民俗
7.4 西亚、中亚国家民俗
本章概要
基本训练
第8章 世界遗产
学习目标
8.1 物质文化遗产
8.2 非物质文化遗产
8.3 记忆遗产
8.4 文化景观遗产
本章概要
基本训练
主要参考文献
(5)云南的民族服饰
云南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境内世居的少数民族至少有25个,今日的云南成了民族民俗的采风旅游宝地。①傣族服饰。傣族集中在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女子服饰秀美多姿,上衣多为长袖或短袖的薄衣,花纹细腻秀丽,无领,衣长及腰,对襟、侧襟均有,以白、浅红、青为多,淡雅文静。下身为筒裙,平时不系腰带,用手拎一角捻成结,向另一方相掩,掖入腰间,前面便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大褶,裙掩左右均可。裙色深,与浅色衣形成对比。头上有尖顶斗笠,若赶会、游玩就打小绸伞。头上多盘髻,喜插鲜花,腰挂包。整体装束显现体形修长、轻盈、优雅。男子则短衣长裤,缠头巾,冷天披毛毯,热天挂披风。
②白族服饰。白族以大理附近为聚居地。好穿浅色窄袖上衣,外罩宽缘边斜竖领或大襟坎肩。下着深色长裤,裤管略肥短。腰系一彩绣围腰,腰带绣上各种花卉。头饰为横宽条状头饰罩住发髻,垂下长穗,有的穗长可至后背中部。白族服饰的最大特征首先是色彩对比明快,映衬协调,挑绣精美,都有镶边花饰;其次,往往上身头饰比较华丽,而下身又较朴素;再次,姑娘服饰比较艳丽,中老年妇女服饰比较朴实。可以说,大襟衣外罩“比甲”,紧束腰带系围裙,上衣前短后摆长,白绵羊皮当披肩,是各地白族妇女的装束共性。男子则着白衫、长裤、裹腿、草鞋,外罩鹿皮坎肩。坎肩前有密密的纽扣、宽缘边,裹腿和腰带亦习惯以绒球为饰。如遇喜庆节日跳龙舞,男子亦着大红裤、白衣、黑坎肩,戴六角帽。③哈尼族服饰。哈尼族分布在云南红河、澜沧江流域。哈尼族女子服饰上下一色,基调沉稳,以得体合身著称。深蓝色长袖上衣,对襟,开领很低,有的不系扣,衣长仅过腰,前襟开领处显露出红色的胸衣。下身为深蓝色短裙,裙短在膝盖之上。用蓝色布裹腿,头帕、布鞋也是蓝色。装饰遍及全身,质料有银质、玻璃质、木质、彩绒、花布;形状有圆形、片状、珠状、泡状、三角形、长方形、菱形等;颜色有大红、朱红、深绿、天蓝、孔雀蓝、赭石、橘黄、淡黄、玫瑰、黑、白等色。男子头戴白巾,身穿深蓝色或黑色短衣,长裤,身挂大挂包以及各种饰件。
(6)南岭南北地区的民族服饰
①壮族服饰。壮族大部分集中在广西,少量分布在云南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东南及湖南江华等地。壮族男女都喜穿白色或其他浅色的上衣,上衣多为对襟、扣绊,与汉装很接近。下身为黑色肥裤管长裤,赤脚或穿草鞋。男子戴斗笠,系宽腰带。女子头系彩巾,彩巾穗络垂于左右。上衣胸前只钉两对扣绊,衣袖、裤管,襟边、袖间等都镶上花栏杆,所带挎包背兜多以壮锦制作,锦上以彩绒绣上生动、有趣的对称纹样。姑娘腰间的围裙,一面深色,纹样粗犷,一面浅色,装饰性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