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百年名典:中国新文学史初稿》是著名新文学史家、武汉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刘绶松先生的代表作,初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被教育部指定为高校中文专业教材,影响很大。1979年经修订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武汉大学百年名典:中国新文学史初稿》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全面系统地探讨了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历程,评析了各个历史时期作家作品的艺术成就,阐述了新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是当时同类著作中颇具特色的一部。此次列入《武汉大学百年名典》出版,仅对文字错讹作了修改,余一仍原貌,以尊重历史,尊重作者。
刘绶松(1912-1969),中国新文学史专家,现代文学学科奠基者。原名寿嵩,笔名刘濑流、宋漱流。湖北省洪湖市人。1935年入清华大学,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任教于重庆南开中学、西北工学院(今西北工业大学)。1949年后。任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兰州大学教授。1952年任武汉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绪论
第一编 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学(一九一七——一九二一)
第一章 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革命
一 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
二 统一战线和领导思想
三 文学革命的倡导及其主要内容
四 文学改良主义者的主张
五 与封建复古主义者的斗争
第二章 文学革命的实绩
第三章 倡导时期的诗歌与戏剧
一 新诗的奠基作——郭沫若的《女神》
二 其他诗人的作品
三 戏剧
第二编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一九二一——一九二七)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国内形势与文学概况
一 党成立后的国内形势
二 本时期文学运动的特点
三 本时期的文学团体
第二章 在战斗中前进的鲁迅
一 战斗的特色和历程
二 战斗的武器之一——杂文
三 战斗的武器之二——小说
四 战斗的武器之三——散文诗、散文
第三章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的文学主张与“革命文学”的提出
一 文学研究会的主张
二 创造社的主张
三 “革命文学”的提出
第四章 本时期的诗歌与小说
一 诗歌
二 小说
第五章 本时期的戏剧与散文
一 戏剧
二 散文
第三编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一九二七——一九三七)
第一章 在白色恐怖下向前迈进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一 政治形势与文学发展概况
二 左联成立前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三 左联的成立和理论纲领
四 关于大众化的讨论
五 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运动
……
第四编 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一九三七——一九四五)
第五编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一九四五——一九四九)
附编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简述(一八九八——一九一七)
结语
后记
修订再版书后
《一年间》、《心防》、《愁城记》三剧是在抗战初三年中写下的:《一年问》写于广州,《心防》和《愁城记》写于桂林。这三个剧本虽然主题各有不同,但都取材于上海。据作者在《愁城记》的《代序》——《一个旅人的自白》中说:“为什么我执拗地表现着上海?一是为了我比较熟悉,二是为了三年以来对于在上海这特殊环境之下坚毅苦斗的战友,无法禁抑我对他们战绩与运命表示衷心的感叹和忧煎。”作者这一段“自白”概括地说明了这三个剧本的主要内容。在这三个剧本之中,意义较大的是写在一九四。年的四幕剧《心防》。《心防》写的是新闻记者刘浩如始而准备离开上海,继而决定留下来坚持战斗,终于在苦斗中被敌人暗杀的故事。时间是从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一直到一九三九年十月。上海沦为“孤岛”后这两年内的重要变化,透过文化战线上的斗争,得到了比较集中而明晰的反映。在第一幕中,刘浩如说:“我们的军队退出了上海,闸北的防线放弃了,沪西的防线也放弃了,现在,南市的防线也放弃了,可是,还有一条防线,我们不曾放弃,而且永远也不能放弃……这就是五百万中国人心里的防线,精神上思想上的防线!……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死守这一条五百万人精神上的防线,要永远的使人心不死,在精神上永远的不被敌人征服,这就是留在上海的文化工作者的责任!”这是《心防》一剧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也是主要人物刘浩如的思想精神面貌。因为作者非常熟悉上海文化界的人物及其生活,同时也具有深厚的感情,所以他们的艰苦曲折的长期斗争,在剧本中能够得到真实动人的刻绘,而他们的性格,也在剧烈的斗争中相当鲜明地被表现了出来。
《水乡吟》(四幕剧)是一九四二年写下的。它展示了“叫做‘天堂’的‘鱼米之乡”’的人民和敌伪两种力量之间的斗争图景。青年游击队长俞颂平,为敌伪所追赶,负了伤,但他被乡民何裕甫家隐藏了起来。何裕甫的侄女何漱兰(一个刚归乡不久的都市女学生)给他以周到和关切的看护,又为他送消息给游击队。他的伤处痊愈得很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