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怀着深厚的感情,历数了武汉小吃及名店名菜(也兼及周边地区)的历史、特点,从中可体味到具有武汉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及历史掌故,读来使人心驰神往。
香气扑鼻的热干面、像黄金饼一样充满诱惑的面窝、看了让人直流口水的烧麦、诗人烹饪的佳肴东坡肉、化腐朽为神奇的红烧臭鳜鱼、裹着糖衣的“炮弹”炸糖糍粑、咬一口就令人喜欢非常的欢喜坨……翻开《六书坊:舌尖上的汉味》,作者陈松叶将带领我们去领略各地的美食,主要是武汉美食。
我是武汉伢七十年前,母亲在靠近集家嘴的汉水边生下了我,在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叫喊声中,我降临人世。因无钱请产婆,母亲自己咬断了脐带,故我的乳名叫“咬脐”。武汉的亲戚们都知道我的小名,但同学和朋友极少知道或叫我的。相反,读中学后,乃至参加了工作,叫我“胖子”的人倒多了起来。其实,我并非很胖,按现在的标准,很难把我推进肥胖儿童之列。因为新中国成立伊始,祖国的“花朵”们都比较瘦弱,跟国家的命运一样。而我之所以“胖”,是因为我是独子,在我之前,我的五个哥哥姐姐皆因病夭折,而且都是四岁左右,想来令人心痛不已!父母有了我之后,自然是百般呵护,疼爱有加,倾其所有。
虽是“独苗”,那时候既没有独生子女的福利政策,也没有因为添丁而让家族兴旺起来。只是父亲肩头的担子更沉重了,为了养家糊口,做点小生意,早出晚归,风雨无阻。母亲更是用近乎乞讨的方式,让我吃上百家饭,因为年龄大,没有母乳,舍弃尊严,向乳水过剩的产妇讨来一小杯人乳让我喝,那甘甜而苦涩的乳汁,至今还滴在我的心头。所以说,母亲为了,儿女,刀山火海,吃苦受罪,在所不惜,此言不谬。
“胖”自然跟饮食有关。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山珍海味也罢、粗茶淡饭也罢,总得吃。所以有人说,老百姓不怕穷、不怕苦、不怕累、甚至不怕死,就怕饿。好在解放了,父亲有了一份正式职业,母亲在居委会谋了一个“委员”差事,一家三口,虽不富裕,倒也吃穿不愁。
我家先是住在汉正街与汉中路之间的吴家正巷,利济路与武胜路毗邻东西两侧,后来又搬到闻名中外的汉正街,这个地段是老汉口的一个缩影。用武汉话说,它的高头(汉水上段,指研口往上地区),是平民百姓居住。集中的地方,它的底下(汉水下段)是商业繁华地区,指六渡桥乃至江汉路一带。因此,生存环境决定了生活质量。可以说,我们家四周一公里以内,饭馆、早点铺、流动小吃摊,如星罗棋布,一出门就可以感到裹着食品香味的热气扑面而来。还可以说得时髦些,就是武汉小吃的常年展销会,因为那个时候,武昌的户部巷还未成气候。
在我的记忆中,老字号的“谈炎记”就在利济路口,著名的“大江酒楼”在汉正街,对面是“永康副食店”和“文化电影院”,可乐的是,烧饼巷就在我家对面。著名的“满春茶园”和利济路的“清香茶园”,不仅是汉剧的“戏窝子”,还是戏迷和市民们宵夜的好去处。
“过早”是武汉人吃早饭特有的名词,非常生动和贴切。“过早有”比“你好”来得实在和热忱,因为“你好”、“我好”不一定真的好,“过早有”里就含有邀请你过早的意思,下一句就是,“走,吃碗热干面”。
“过早”是武汉人对生活的乐观和智慧的体现,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早餐吃得舒服,一天都有精神。健康和养生的饮食之道,都把早餐置于重要的地位。武汉人的“过早”习俗,连神仙都有些羡慕和嫉妒。
一种小吃,一种情愫。当各种洋外餐纷纷涌人中国时,我们确实有些早餐阵地在失守,而大武汉既包容又在坚守,不失中国“早餐之都”的风度和本色。
我是武汉伢,在“过早”声中长大。
上辑
过早四品
来碗热干面
武汉独有的三鲜豆皮
水饺耶、馄饨乎
全国独一无二的面窝
食苑里的梅花——烧梅
武汉一绝——糊汤米粉
将进酒——武汉名小吃糊汤米酒
生煎包
巷口的粑粑
咬你一口好喜欢——欢喜坨
书香、丁香、油香
会唱歌的鸡——糯米鸡
新农牛肉面
谁说纸包不住火——糯米包油条
莲门为君而开——炸藕圆子
你踏雪而去——记酥饺
谁动了我的“剁馍”
豆腐脑的记忆
裹着糖衣的“炮弹”——炸糖糍粑
宽与细的米粉
将“过早”进行到底
背影——寻找那些正在或已经消失的食品
下辑
芳香的五彩路——记武汉“中华老字号”五芳斋
今日桃园谁结义——武汉小桃园
你还是那枝梅——老会宾楼名吃五叶梅
美在舌尖更在心——四季美汤包
夜未央——汉口吉庆街
百年老店“马悦珍”
汉味小吃第一巷
天街小雨润如酥——汉正街的饮食
化腐朽为神奇——红烧臭鳜鱼
谦谦君子——炒枯豆丝
精武鸭脖
又食武昌鱼
煨汤记
妙不可言的锅巴稀饭
相思的藕带
惊心动魂的饕餮虾战
钟声为你而鸣——蔬菜珍品洪山莱台
爱莲新说——莲蓬
羡鱼情——云梦鱼面
诗人烹饪的佳肴——东坡肉
郧县三合汤
中庸之蒸——沔阳三蒸
又是蟹黄膏香时——梁子湖螃蟹
怎一个鲜字了得——黄陂烧三合
土家油茶与合渣
三游神仙鸡
石首笔架鱼肚
又见蟠龙切卷时——钟祥名肴蟠龙菜
养怡之福——荆门美食万寿羹
后记
《六书坊:舌尖上的汉味》:
五芳斋于清咸丰八年始创于上海,以经营江浙一带甜食点心为主。1946年,上海人倪锦才携家带口来到武汉,租下门面,打出了商号为“上海五芳斋”的招牌,也是经营江浙一带的风味菜肴和小吃。新中国成立初期,乃至“文革”前,武汉人对上海的东西是很感兴趣的,从服装到电器都比较信赖。对于吃的东西,就有那么一点点排斥,口味偏重偏咸的武汉人不太喜欢偏甜的饮食和菜肴。确实,我在上海和南京都吃过小笼包,甜的。所以,这位倪老板胆子够大的,敢在武汉这个码头闯江湖,没点真本事还真站不住脚。
斗转星移,位于汉口最繁华地段中山大道713号的“五芳斋”,如今已是“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了。
如今的“五芳斋”已是年销售额几千万元的经济实体,是江岸区税利大户。被国家内贸部授予“中华老字号”、有关部门授予“中华餐饮名店”、“全国餐饮绿色食品企业”等荣誉称号。“五芳斋”的特色食品汤圆、粽子,连续数年被评为“中国名点”,其商品商标,均是“湖北省著名商标”。更让人欣喜的是,“五芳斋”的汤圆和粽子竞香飘海外,在美国注册了服务商标和商品商标,中国的月亮在大洋彼岸升起来了。
一条芳香的五彩路是怎样踏出来的?曾经有一段时期,武汉仅存的几家老字号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中,有的折戟沉沙、有的撞礁搁浅、有的迎风破浪,“五芳斋”尚能艰难前行,实属奇迹。
“五芳斋”经营者的头脑是清醒的,认识到如不改革创新,锐意进取,那就等着被浪潮推到“避风塘”去歇业了。他们说“痛痛快快地死,潇潇洒洒地活与不死不活地拖着”,三者选一,那就选潇潇洒洒地活着。2001年企业改制成功,使得“五芳斋”得以凤凰涅巢一样的新生。随后,职工们自筹资金数百万元,支持企业更新设备和技术改造,彻底告别了旧式作坊生产方式。
“五芳斋”的汤圆、粽子闻名遐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千方百计保名牌,在创新上做文章。现在,“五芳斋”的餐饮品种已近百种,拳头产品,如糯米吊浆粉、汤圆芯、速冻汤圆等数十种,为弘扬老字号的品牌做出了贡献。
既为老字号,人们不禁要问:“何为五芳?”答:早年间上海、浙江、苏州、乃至武汉的“五芳斋”的五芳为金花、银花、铜花、铁花和桂花。其小吃香气袭人,味道芳香。如今武汉的“五芳斋”的“五芳”更讲究,以粽子为例,是恩施五峰的粽叶,应城的糯米,罗田的板栗,洪湖的菱角,武汉的豆沙。此粽名为“楚粽”。2012年5月,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批准了“楚粽”的商标。
“楚粽”问世,是武汉“五芳斋”很漂亮的大手笔。在经历了与浙江“五芳斋”从诉讼到联合,不是冤家不聚头的喜剧过程,武汉“五芳斋”终于为自己铺开了一条宽广、踏实的芳香五彩路。
“五芳斋”的两大著名产品,汤圆和粽子,都是时令食品,包揽了两大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和端午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其市场购买力何等劲爆!而“楚粽”则是实至名归。端午节原本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因忧国忧民,出走楚纪南城,经溆浦,踏沅水,走江夏,行吟江畔,留下《离骚》千古名诗后,奔洞庭投泪罗江自沉。几千年来,百姓们为纪念他,吃粽子、划龙舟、喝雄黄烈酒,以寄托对这位诗人的哀思。
“楚粽”之名起得好,既秉承了饮食文化的传统,也为楚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有人说,汉阳归元寺的香火有多旺,“五芳斋”的人气就有多旺。
如果“五芳斋”门口又排起了长龙,即是一个节日快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