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的限度:中国消费模式演变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消费观为根本导向,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十八大明确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着重研究中国消费模式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的演变,本书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研究中国消费模式的演变;二是尝试建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消费模式。本书指出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确立我们现在的消费模式究竟是什么样的消费式;要实现这样的消费模式,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以此作为指导当代社会发展与前进的基础。
何媛,1983年5月20日出生,海南人。2012年获复旦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同济大学博士后。曾发表“中国社会当前贫富悬殊的原因分析—-人为的马太效应》、《中国经济转型与消费模式变化的路径选择》,《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消费模式的影响研究》、《异化消费的类型及对异化消费的批判》、《体制本源探析及改革挑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制机制保障研究》等论文,参与国家社科项目1项。
导论
一、国内外消费理论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二、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
三、主要创新及待研究的方向
第一章 中西方消费理论综述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生产和消费相互关系的综述
一、一次生产过程中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
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两者同一性
三、对资本主义消费方式的批判
第二节 西方重要消费理论研究及其评述
一、凡勃伦《有闲阶级论》022.
二、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
三、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四、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
第三节 中国消费理论研究评述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消费理论研究评述
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费理论研究评述
第四节 中国经济转型与消费模式变化的路径
一、中国经济转型演化路径的回顾
二、消费模式变化的一般路径与特殊路径
第二章 消费观念的演进
第一节 消费观念转变的因素
一、社会制度变更下消费观念转变
二、消费政策改革下消费观念转变
三、本土消费观念西化
第二节 诸种消费观念分析及评价
一、节俭消费观
二、奢侈消费观
三、大众文化消费观
四、物质消费观与非物质消费观
第三节 适度消费
一、适度消费的意义
二、适度消费与消费品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异化消费的类型及对异化消费的批判
一、异化消费的类型
二、对异化消费的批判
第三章 解决温饱型消费模式
第一节 解决温饱型消费模式的表现与特征
一、解决温饱型}肖费模式的表现
二、解决温饱型消费模式的特征
三、解决温饱时期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析
第二节 解决温饱型消费模式的形成条件
一、抑制消费的政策
二、消费品行政配给制
第三节 解决温饱型消费模式的演变
一、消费品行政配给制下的消费结构
二、宣传
三、消费生活方式的意识形态化
第四章 基本小康型消费模式
第一节 基本小康型消费模式的表现与特征
一、基本小康型消费模式的表现
二、基本小康型消费模式的特征
三、基本小康时期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统计及分析
第二节 基本小康型消费模式的形成条件
一、消费水平提高是生产力快速发展的结果
二、消费需求增加是城市化进程加速的结果
第三节 基本小康型消费模式的演变
一、调整积累和消费比例的政策
二、引进消费品市场机制
三、鼓励消费者拥有自主选择权
四、广告
五、福利待遇的货币化政策
六、消费生活方式的自由化和新颖化
第五章 全面小康型消费模式
第一节 全面小康型消费模式的表现与特征
一、全面小康型消费模式的表现
二、全面小康型消费模式的特征
三、全面小康时期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统计及分析
第二节 全面小康型消费模式的形成条件
一、消费习惯——依靠科技消费
二、消费主体——中间阶层队伍壮大
三、消费需求——新型经济升级
四、消费风气——追求个性与心理消费
第三节 全面小康型消费模式的演变
一、优惠券与团购的一代
二、个性化消费流行
三、连锁店消费——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四、网络消费——从信息到生活方式的转变
五、结婚经济——一中国特有的巨额消费
六、高端产品消费——感觉消费
七、仿制奢侈品——与大众化产品的趋同
八、促销和赠品——消费需求实现路径的具体化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消费观念对消费模式的影晌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消费模式的影响
一、网络成为新消费工具繁殖的重要载体
二、环境成为新消费观念重塑的重要杠杆
三、资源成为新消费行为自控的重要约束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消费观念对中国消费模式的影响
一、奢侈品的心理诉求
二、“理念先于产品”的消费诉求
二、小结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消费模式
第一节 现代消费模式范畴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科学消费观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五种现代消费模式
第二节 现代消费模式诉求
一、人与自身
二、人与他人
三、人与物品
第三节 现代消费模式的实现路径
一、制度层面
二、政策层面
三、观念层面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