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劳动问题、劳动经济、劳动经济理论及劳动经济学概论;劳动需求决策的基本原则、影响劳动需求的基本因素、劳动市场的主要劳动经济问题等。
第一章 导论劳动问题与劳动经济学
第一节 劳动问题概述
第二节 劳动经济与劳动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 劳动经济学范畴的两类集合
第四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教材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劳动需求
第一节 与劳动需求相关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短期劳动需求分析
第三节 资本积累与长期劳动需求
第四节 劳动需求弹性与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四大法则
第五节 技术进步与劳动需求
第六节 短期劳动需求与长期劳动需求的联系与区别
第七节 政府的特殊政策与劳动需求
第三章 劳动供给
第一节 劳动供给分析的前提与假设
第二节 人口与劳动供给
第三节 劳动供给曲线
第四节 劳动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第五节 市场劳动供给曲线
第四章 人的生命周期中的劳动参与决策
第一节 生命周期的变化
第二节 就业与就学的决策
第三节 结婚与育儿的决策
第四节 就业与转换工作的决策
第五节 退休的决策
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第二节 教育投资分析
第三节 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四节 劳动力流动
第六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与内部劳动力市场
第一节 均衡的经济学涵义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第三节 内部劳动力市场
第七章 劳动时问
第一节 劳动投入量的计算尺度
第二节 劳动供给者角度的劳动时间
第三节 企业角度的劳动时间
第四节 制度劳动时间、不规则劳动时间与有效劳动时间供给
第五节 经济运行周期与劳动时间的变化
第六节 劳动时间的国际比较
第八章 工资理论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工资形式与工资职能
第二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中的工资理论
第三节 经济学各个历史时期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第九章 工资水平与工资差别的宏观分析与调控
第一节 工资水平的宏观变动因素
第二节 工资水平的宏观调控
第三节 工资差别
第十章 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
第一节 歧视的概念及类型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第三节 工资收入歧视及其测量
第四节 消除歧视的法规政策
第十一章 就业与失业的宏观经济分析
第一节 就业与失业的界定
第二节 就业与失业理论的基础知识
第三节 就业结构分析
第四节 失业的类型及其成因
第五节 中国现阶段失业原因分析
第十二章 劳动力市场与政府行为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与国家财政
第二节 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编后记
第一章 导论劳动问题与劳动经济学
劳动行为与人的生存活动紧密相连,伴随于人的生命始终。以研究经济活动中劳动要素资源的配置机理为己任的现代劳动经济学,用经济学的思想方式和理论工具对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学生接触到有关劳动的概念和劳动经济的相关理论并不是从本课程开始。许多同学在开始本课程学习的时候,都有如下的疑惑:政治经济学的课程里已经研究了许多有关劳动价值论的理论知识,西方经济学的课程里也研究了许多劳动要素配置的相关理论,劳动经济学的课程与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课程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劳动经济学也像劳动价值论那样是抽象的理论吗?劳动经济学课程是西方经济学课程的重复吗?
为了使本课程的学习有一个明晰的思路,有必要在本课程的导论中对劳动经济的相关理论与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内涵有一个初步的梳理与理解。作为本课程的入门铺垫,在这本《劳动经济学》教材的导论章节里,先对劳动、劳动问题、劳动经济、劳动经济理论、劳动经济学这些常见名词的基本内涵作一番初步的理论探讨。
对现代劳动经济学的思想体系与理论架构的基本内容作一个系统的学习研讨是本课程的基本任务。
第一节 劳动问题概述
一、劳动的内涵
劳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行为和活动。钻燧取火,飞土逐肉,刀耕火种,男耕女织,蒸汽汲水,电气照明,因特网环绕地球,探测器遨游宇宙。人类从原始的洪荒中走来,向浩渺的苍穹里奔去。人类的每一步足印都刻下了劳动的功绩。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恩格斯对劳动行为的作用作了精辟的表述: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自身。在劳动中,人类创造着人类自身,创造着人类财富,创造着人类文明。
自18世纪后半期,发源于英国的以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发明及其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经历了数次以科技革命引发的劳动技能的进步。电力、电报、电话、半导体、计算机、因特网等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与推广,推动了铁路、汽车、海运、航空业的蓬勃发展,缩短了国家、地区、族群、人际间的空间距离与时间间隔。当今世界各国大多都已被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中,社会财富在人类的劳动中不断地被创造出来。人类劳动的创造力极大地改变着地球的面貌,人类劳动的活动力也深刻地改变着人际关系。诚如恩格斯所说,人类的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是在现在才开始被认识清楚。
产业革命以来的二百多年的时间里由于科技的快速进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劳动行为与活动的内容及其性质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最近半个多世纪里,以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人类的劳动活动正在发生着明显的转化,即从传统意义上的简单操作型的体力劳动向现代意义上的复杂知识型的脑力劳动的转化。这种转化的领域和范围是普遍的、广阔的。这种转化的意义和影响是重大的、深远的。在当今的时代,对劳动的内涵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
人类的个体劳动行为和集体劳动活动既具有发明工具,改变环境,消耗和提高人的自身能力的自然属性,也具有产生价值,创造财富,形成和发展人的劳动关系的社会属性。“劳动之词,随君之理解,涵义丰富。”①当我们初次叩敲劳动经济学殿堂之门时,我们以“劳动”一词的基本涵义,即“劳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行为活动”为基点,开始劳动经济学的学习与探讨。至于说劳动一词在学术理论上的丰富内涵以及劳动活动的历史时代特征,只能随着我们课程学习和研究的深入而逐渐去感悟了。
二、雇佣劳动
如何理解恩格斯所说的“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这个内容丰富涵义深刻的命题呢?我们可以先尝试着把握住如下的一个基本要点:产业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产业革命催生了资本主义 雇佣劳动生产方式运作的基本条件有二:
条件1:需要一个拥有资金资本的资本家阶级或日雇主阶层。这个阶级或阶层的行为主体有明确的自主意识,有运用手中的资本进行社会化生产投资的欲望和机会;
条件2:需要一个拥有劳动技能的劳动者阶级或日雇员阶层,这个阶级或阶层的行为主体有相对的人身自由,有运用自身的技能进行社会化生产劳动的欲望和机会。
这两个阶级或阶层在现代的劳动力市场上提供或寻找就业的岗位和机会,实现资本与劳动两大生产要素的结合,进而完成现代社会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在实现劳动者生存与发展、资本金增值与扩张的同时,实现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现代经济活动最基本的三大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是在雇佣劳动生产方式中得到了有效的配置与利用后,才创造和积累了人类社会的财富。宏观经济理论关注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失业、国际收支平衡的诸多问题,都是在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生产方式出现后产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无不以资本投资活动和雇佣劳动活动为支点而展开。现代社会的劳动问题无不以雇佣劳动为背景而发生。有关劳动的理论学说,包括劳动经济学,无不以雇佣劳动生产方式为前提而建立。劳动经济学所关注、研究的劳动不是人们日常感知的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而是有时代特定意义的雇佣劳动。
产业革命之后的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生产方式较之于产业革命之前的以劳动者人身依附于家庭宗族、封建地主、手工业主为特征游牧渔猎、小农经济、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而言,其基本特征之一是生产的社会化。成年的劳动者若不加入正常的社会化、市场化的雇佣劳动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从事相应的活动,其生活状态将是困难的或是不正常的。因此,现代社会的许多问题都与劳动领域的问题密切相关。
三、劳动问题
(一)劳动问题的表现形式
在我们初步厘定了劳动以及雇佣劳动的基本内涵后,紧接着需要探讨的内容就是劳动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其内在本质。
自雇佣劳动生产方式出现之日起,社会化的大生产就在不断地发掘人类的劳动潜力,不断地创造人类的文明财富。与此同时,雇佣劳动生产方式逻辑性地引发了各种劳动问题。
首先,在雇佣劳动开始之前,雇佣劳动生产方式要求有效地获取劳动要素资源,从微观上看就产生了劳动要素的需求与供给问题,从宏观上看就产生了就业与失业问题。其后,在雇佣劳动过程之中,雇佣劳动生产方式要求合理地配置劳动力资源,从微观上看就产生了劳动条件的约定与劳动关系的确定和维系的问题,以及劳动报酬的安排与支付问题,从宏观看上就产生了劳动保护与劳动制度约束的问题。再后,在雇佣劳动完结之时,从微观上看就产生了劳动关系终止与解除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劳动争议问题,从宏观上看就产生了社会保障与社会救济问题。
劳动问题就是在人类的雇佣劳动活动领域里出现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劳动问题在如下方面表现出来:就业问题、失业问题、劳动力需求与供给问题、劳动力流动与迁移问题、劳动关系问题、工资决定问题、收人分配问题、劳动福利问题、劳动安全与劳动保护问题、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劳动争议问题、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劳动立法与实施问题等等。劳动问题常常是一种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具有强烈的经济性、社会性和政治性。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在社会发展的不同的历史阶段,这些劳动问题会在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二)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历史演进
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就业态势的演变作一个简要的回顾,感受一下劳动问题所具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
1.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城乡劳动力的大对流与城镇大量待业人员的就业困境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我国“劳动就业的最大问题是发生了城乡劳动力的大对流现象,产生了大量的待业人员。”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生的城镇人口,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陆续进入劳动年龄,数量大约每年200万。当时的政策是既不允许他们在城镇就业,也不能继续升学,只能是“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1967年到1976年整整10年的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全国共约1 500万城镇青年离开城镇,上山下乡。另一方面,当时政策规定城镇企业用人单位不能从城镇招收职工,只能到农村招工。政出多门和不正之风,使得大批农村人口进城。据估计,从1966年到l976年,全国城镇用人单位从农村招工约1300万人,其中多数是农民,形成了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城乡劳动力大对流。到70年代末,大部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通过各种渠道返回城市,成为城镇待业(失业)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