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传媒研究:突破与脱变》主要聚焦媒体的“突破与蜕变”,对当下新媒体平台创建的问题面临的困境、路径进行探讨,书中邀请了国内知名的传媒研究专家、业界名流等,从尽可能多的角度观察、分析、解决媒体发展文体与转型问题,可供媒体同行坚察和省思。
为了钟爱的事业,我们愿意赌上一切
正是层林尽染、APEC蓝依然灿烂的美好时节,新京报迎来了创刊11周年的纪念日。
11年前,一群怀揣理想的新闻人,从南北西东,相聚北京,希望在革故鼎新的世纪之交,办一份纯粹意义的报纸,为推动国家的民主法治尽一份力量。为此我们殚精竭虑,摒弃很多强加于新闻本身之上的桎梏,以最本源也最简单的新闻原则,最普世也最清晰的专业标准,确定报纸定位,打造职业团队。我们以自信、勇气和创新为资本,辅以极少的投入,创办了一份全北京最厚重、最具行业标杆的报纸,就像我们宣称的那样,新京报做到了一出生就风华正茂。
11年来,新京报一直走在新闻探索的最前沿。我们突破国内时政报道的陈规,使时政新闻成为报纸版面真正的“要闻”,也让都市报由此成为主流媒体。我们改进社会新闻报道模式,使其从猎奇、刺激转为揭示事件背后的社会生态,改变了传统都市报的八卦形象。我们以大量直面现实的、理性的评论,让都市报成为体现民意、引领舆论的新锐媒体。我们刊登数以千计、以还原真相为目标的舆论监督报道,揭露假丑恶,弘扬真善美,恢复了媒体应有的尊严,彰显了媒体人干预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我们通过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经济报道、文娱报道、行业报道,满足读者、客户和各个群体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有用的资讯、有趣的阅读体验,成为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值得信赖的朋友。
11年来,新京报一直在磨难中进取,在挫折中成长。很多时候我们也曾陷入困境:因拒绝潜规则被既得利益者中伤,因维护报纸尊严而被无端质疑,因坚持公共立场而损失经济效益,因媒体环境恶化而导致焦虑和无所适从,有时生死存亡就在毫发之际,但因初心不改,终能大道直行,并傲视群伦。新京报的历史证明:一份有独立精神、有底线思维的媒体是社会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推动社会正义、培育公民意识的重要力量。
11年来,新京报除了承担媒体自身的社会责任,还创造了十分可观的物质财富,累计创造了40多亿GDP、近10亿利税,先后有上万人在此就业。因为拥有良好的品牌影响力,新京报的发行量、广告收入、利润额一直居北京报业市场第一,也居国内报业前列。我们坚持的影响力营销的经营理念,以及今年推出的事业部运营模式,为应对新媒体冲击、保持市场份额,发挥了积极作用。截止目前,经营业绩不仅没有减少,一些子品牌还有可观的增长。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媒体及其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传统媒体还没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就面临着艰难的变革和转型。事实证明,信息技术的进步正在改变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将改变人的价值观。但我们深信,无论媒体的形态和传播方式如何改变,媒体的本质一如既往,这就是:还原新闻真相,提供有用信息,传递理性观点,让受众获得美的体验、善的觉悟,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新京报已经书写了纸媒时代的传奇,也有信心创造互联网时代的传奇。11年来,我们拥有了先进的采编理念,确立了专业的行业标杆,积累了丰富的新闻操作和媒体经营经验,创立了新京报这个优秀品牌,而这也是新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最基本的要素。登高图远。从两年前开始,我们就推出“全媒体战略”:以进一步增加新京报影响力、确保经营业绩持续上升为基础,开发并运行好新媒体平台,一是通过提高新闻采集、分析、整合、传播能力,加强网络原创,开发自有新媒体产品;二是把报纸上的优势内容转化为新的网络平台,特别是在垂直领域;三是作为原创能力和品牌资源的提供者,与拥有强大传播渠道的网络巨头结盟,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媒体产品。
为了达成这一“全媒体战略”,我们需要对内容及其生产流程,包括从业人员结构做根本变革,自我转型,实现“蜕变”。毫无疑问,这个“蜕变”过程将充满煎熬,也许比从头开始更有切肤之痛。若“蜕变”成功,就化茧为蝶,从此鹏程万里,如果失败,则将前功尽弃。但我们坚信,新京报的“蜕变”能够从容完成。其一,新京报人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我们一直在缺少资源的环境下成长,生死之虞如影相随,更有背水一战、杀出重围的信心和决心;其二、新京报人有逆境进取的本能,当年很多人断言新京报进入北京将水土不服,我们却一往无前,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取得业内领先;其三,新京报人有无穷的创新精神,我们信奉“好的更需要改变”,即使报纸最好的时候,也坚持每年一改版。执着创新、不因循守旧已经渗入新京报人的骨髓;其四,新京报人有天然的使命感,我们认为,如果中国还有一份报纸能够完成向全媒体转型,那就非新京报莫属,因为我们对新闻怀有深深的敬意和热爱,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我们愿意赌上一切。
6年前,北京大学等机构把新京报评为“北京城市文化名片”,我们希望能永远配得上这个称号。我们相信,新京报依然是一份与北京这个伟大城市相称的报纸,也一定能够“蜕变”成一个全新的全媒体集团。
新京报社长 戴自更
新京报传媒研究院,新京报传媒研究院是新京报社旗下组建的全新机构,集学术研究、项目策划、资源整合为一体,是新京报“二次创业”的重要举措。新京报传媒研究院秉承新京报“品质源于责任”的宗旨,致力于整合媒体品牌资源,建设学界与业界的高端交流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促进新京报实现转身全媒体的发展战略。
特别聚焦
戴自更:创新、突破与蜕变
从互联网大会报道看《新京报》的专业与创新
我如何采访到互联网大佬?
“女汉子”记者在互联网大会
全媒体研究
耿小勇 :开启全媒体探索之路
动新闻 如何动得恰到好处
用互联网思维做“动新闻”
干杯,为了不一样的世界杯
高科技的巴西世界杯
世界杯自制脱口秀的“狂欢”
新闻背后
马航报道的得与失
我的两次马航空难采访
克制的泪水最动人——马航MH370失联报道如何把握情绪
如何研究“白手套们”的故事
“打虎”仍须“武二”来
深度观察
微博时代报刊的版权保护问题
传媒与文化
《新艺术》的制图创新
《新高尔夫》,一种媒体的新玩法
《新公益》,公益行动的推动者
营销与广告
以新锐视角聚拢新锐学人——新京报“中国青年经济学人”的传媒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