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49 元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
- 作者:吴殿廷主编
- 出版时间:2015/3/1
- ISBN:9787030432889
-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061.5
- 页码:344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3
- 开本:16K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把区域作为一个系统,按照系统科学的思维范式,从宏观整体出发,在时空结合中诠释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突出区域发展与科学发展主题,着重探讨区域发展的时间过程、动力机制、结构演变、空间布局特点,剖析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复杂关系,抓住城市与区域、地域分工与合作等重大问题,揭示区域发展的客观规律,寻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从宏观整体出发,经过中观到达微观层面,既见树,又识林,使结构的严谨性与内容的实用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大学本科相关专业区域经济学课程教材,也适合区域管理部门T作人品阅读。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第一版序
第一章 区域、区域系统与区域经济学 1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系统 1
一、区域的内涵界定 1
二、区域的类型 2
三、区域系统的组成 4
四、区域系统的特征 5
五、区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7
第二节 区域经济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13
一、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13
二、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14
三、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14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前景 15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5
二、区域经济学的性质和任务 16
三、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7
四、区域经济学的前景与方向 18
复习思考题 23
进一步阅读文献 23
第二章 区域发展与科学发展 24
第一节 区域发展概述 24
一、区域发展的内涵 24
二、区域发展的形式 25
三、区域发展观的演变 27
第二节 促进区域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29
一、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 29
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33
第三节 区域科学发展 36
一、枓学发展观 36
二、区域科学发展的识别 37
三、促进区域科学发展 38
复习思考题 45
进一步阅读文献 46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和动力机制 47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规律 47
一、区域系统的演化 47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48
三、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性规律 49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和动力 54
一、增长极理论和因果循环累积效应 54
二、区域发展的基本-非基本原理 56
三、哈罗德多马模型 57
四、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58
第三节 区域经济运行的动力来源 63
一、从政府的角度看区域经济运行机制 63
二、企业家眼中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 63
复习思考题 64
进一步阅读文献 64
第四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66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66
一、三次产业的划分 66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67
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71
四、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给我们的启示 74
第二节 制造业在区域发展中地位的变化 75
一、工业经济时代制造业的地位 75
二、信息社会制造业地位的变化 77
第三节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结构优化 80
一、地区生产专业化 80
二、主导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82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 83
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84
第四节 投入产出分析 85
一、投入产出表 86
二、投入产出模型 87
三、投入产出方法的应用 87
复习思考题 92
进一步阅读文献 92
第五章 区域发展的空间过程与布局 93
第一节 经济地域运动论 93
一、经济地域运动的内涵 93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94
三、区域开发的空间理论与模式 96
第二节 集聚、扩散与空间相互作用 102
一、集聚与扩散 102
二、距离衰减原理与近邻效应 105
三、空间自相关分析 107
四、空间相互作用分析 108
第三节 经济区划论 112
一、经济区概述 113
二、经济区类型 114
三、经济区划 118
四、经济区的定量划分方法 122
五、主体功能区建设 124
第四节 产业布局论 129
一、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129
二、产业布局理论 129
三、产业布局的区位指向与合理性评价 138
复习思考题 140
进一步阅读文献 140
第六章 区域分工与合作 142
第一节 区域差异论 142
一、区域差异概述 142
二、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 144
三、区域差异测度方法 145
四、区域差异演化过程 148
第二节 区域分工论 151
一、区域分工概述 151
二、区域分工的内在机制 154
三、区域优势产业的识别与选择 162
四、区域差异调控 164
五、区域增长趋同 165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论 168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述 169
二、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 171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176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与评价 180
五、从区域协调发展到区域协同发展 182
复习思考题 182
进一步阅读文献 182
第七章 EPD——环境、人口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84
第一节 环境建设与区域发展 184
一、物质条件与区域发展 184
二、非物质条件与区域发展 186
三、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 188
第二节 人口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两重性 190
一、劳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 191
二、一定数量的人口为消费提供了市场 192
三、人口数量过多对区域发展的不利影响 192
四、人口容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课题 194
五、人口结构与区域发展 196
六、人口迁移与区域发展 198
第三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 200
一、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 200
二、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对策 204
三、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对策 205
四、流失性资源的开发利用 206
五、再生资源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 206
第四节 坚持生态文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7
一、生态文明概述 207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10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12
复习思考题 213
进一步阅读文献 213
第八章 城市与区域发展 214
第一节 城市经济区 214
一、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214
二、城市的产生 214
三、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215
四、城市经济区的内涵与特点 217
五、城市经济区的结构与功能 218
第二节 城镇化与区域发展 220
一、城镇化的概念和特征 220
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 222
三、城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25
第三节 城市职能与规模分布 226
一、城市职能 226
二、城市规模分布 230
三、大都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234
第四节 城市体系与区域发展 236
一、城市空间分布理论——中心地理论 236
二、城市带理论 241
三、城市群和都市圈开发 242
四、我国的城市群、城市带建设 243
第五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246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 247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248
复习思考题 251
进一步阅读文献 251
第九章 区域发展决策与政策 252
第一节 区域发展战略 252
一、发展战略的含义 252
二、区域发展战略的本质特征 253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254
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类型 256
第二节 区域发展规划 259
一、区域规划概述 259
二、区域发展总体规划 260
三、区域发展专项规划和专题规划 270
第三节 区域经济政策 270
一、概述 271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 271
三、区域经济政策的内容 276
四、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 277
复习思考题 281
进一步阅读文献 282
第十章 区域经济研究方法 283
第一节 区域比较与评价方法 283
一、区域经济的比较与评价 283
二、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方法 286
三、常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289
四、区域比较与评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92
第二节 区域发展预测 292
一、概述 292
二、结构化预测方法 294
三、非结构化预测方法 303
四、预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04
五、案例:我国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多模型预测 305
第三节 优化和规划方法 307
一、区域开发中的规划问题 307
二、线性规划模型 308
三、模型1:农作物种植规划 310
四、模型2:工业生产的地域组织 315
第四节 决策与对策分析方法 317
一、决策的问题与类型 317
二、非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 318
三、风险型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 320
四、竞争型决策——对策论的理论和方法 322
五、层次分析法 324
六、情景分析法及其实例 329
复习思考题 330
进一步阅读文献 331
参考文献 332
修编后记 334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
1.非均衡增长理论关于区域差异演化的预期
非均衡增长理论是解释区域经济增长过程的一种重要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缪尔达尔(Mydral)和赫希曼(Hirshman)。他们依据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对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分析。缪尔达尔在其1957年出版的《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区域》-书中指出,在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中,发达区域对欠发达区域产生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极化效应有利于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扩散效应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回流效应对扩散效应产生抵消作用,从而有利于发达区域经济发展。因此,总的来看,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要快于欠发达区域,它们之间的差异将趋于扩大。赫希曼在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书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在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淋下效应(或译为涓滴效应)。这两种效应是由于发达区域率先发展起来,在其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联系中所产生的。极化效应对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有利,而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不利。淋下效应是发达区域对欠发达区域产生的有利于后者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是,总体上,极化效应强于淋下效应,导致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差异扩大。
总之,非均衡增长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生产要素在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作用下(即收益递增)将向少数区域集中。这个过程具有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从而导致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发生分异或极化。因此,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区域之间必然出现分异。而且,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是一个自我强化的作用过程,其结果就是区域差异将持续扩大。
2.新古典增长理论关于区域差异演化的预期
新古典增长理论对区域差异演化过程提出了与非均衡增长理论截然相反的解释。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生产要素具有收益递减的特征,区域之间的贸易和要素流动将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均衡化,促使区域之间的经济长期增长形成趋同(或称之为收敛),亦即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平衡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因此,市场对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起到了自我修正的作用。新古典增长理论以长期均衡为基本观点,认为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区域的经济增长具有共同稳态,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态,这种稳态就决定了各区域经济相应的稳定增长路径。如果一个区域偏离了其稳定增长路径,就会有一种力量使其向稳定增长路径“回归”。由此可以证明,初始增长水平低的区域的经济长期增长速度要快于初始增长水平高的区域。也就是说,虽然在经济增长的初期,区域之间可能比较大的经济增长差异,但是由于落后区域的长期增长速度要比发达区域更快,因此,经过一个较长的阶段,它们之间的经济差异将随时间推移而逐渐缩小。这方面的具体内容请参见本节第六大部分。
(二)区域差异演化的倒“U”形学说
在研究区域差异演化方面,有一个很著名的学说,就是威尔逊(Wilson)的倒“U”形学说。这个学说是威尔逊在其《区域不平衡与国家发展过程》-文中提出的(该文于1965年发表在《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杂志上)。威尔逊利用相对人均收入作为测度区域差异的指标,运用加权变异系数计算区域差异(权数为区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并试图揭示区域差异与国家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威尔逊选择了24个国家,根据其在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发展水平,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分组。即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美国、瑞典为I组,芬兰、法国、西德、荷兰、挪威为Ⅱ组,爱尔兰、智利、奥地利、波多黎各为Ⅲ组,巴西、意大利、西班牙、希腊为Ⅳ组,南斯拉夫、日本为V组,菲律宾为Ⅵ组,印度为Ⅶ组。把区域差异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联系起来,威尔逊做了7组国家之间的横截面分析,对一些国家的情况作了历史趋势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威尔逊获得了两个重要的发现:
1)处于发达阶段的国家(I组和Ⅱ组),区域差异很小;处于发展中期阶段的国家(Ⅲ组和Ⅳ组),区域差异非常大;处于发展初期的国家(V组、Ⅵ组和Ⅶ组),除了Ⅵ组的菲律宾之外,区域差异也比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