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塞尔儿童心理学:现代文明中的婴幼儿》作者基于试验和观察的描述和记录分析了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儿童在4周、8周直至5岁各阶段的行为特征,家长、幼儿园如何根据儿童各阶段的特点护理儿童及护理的要点和技巧,阐述了幼儿如何适应幼儿园、幼教的特点,幼儿园应充分发挥指导中心的作用。同时,分析了文化修养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全书分三部分:文化修养与儿童的成长、儿童的成长、成长指南。
战争带给婴儿和儿童无尽的悲恸,本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的。而战争导致的恶果还没有完全彰显出来。本书谈到了文明带来的舒适便利(arneilities ofcivilization),尤其是对儿童照料(child care)的完善。如果不是民主国家致力于加强那些正在受到抨击的文化,人们可能会奇怪本书是否有写的必要。即便是在托儿所的诞生之地 一英国,儿童福利领域也在计划开展大量的活动。美国刚刚为战争期间的托儿所拨款600万美元,在地方资助者的帮助下,有105 000名儿童将进入这些托儿所;与此同时,数以万计的妇女得以免去照看小孩之忧,从而参与到战争生产中来。这只是一个开始。 目前的文化危机使我们对儿童照料的方法和标准产生了非同寻常的需求。战后时期这些需求将会进一步增长。
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足以支持儿童发展的哲学来制定我们的社会计划,以及实施在家庭和学校中的教育实践。民主概念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作用,这一点是众人皆知的。本书关注了民主文明对婴儿和儿童心理关怀的重要影响。
前言
引言:计划和目的
第一编 成长与文化
第1章 民主文明中的家庭
1 作为文化工作坊的家庭
2 幼年期的功能
第2章 心智是如何成长的
1行为的模式
2物的世界
第3章 个性与社会化
1 人格是动态的结构
2 人的世界
3 人格的成长
第4章 婴儿是个体
1 成熟与文化适应
2 双胞胎的个性
3 成长模式的个性化
第5章 自我调节和文化指导
1 个体与计划
2 自我需求的规划
3 文化控制中的自我调节
4 自我调节的文化意义
第6章 儿童发展的周期
1 个段和年龄
2 文化活动的进程
3 行为日的周期
4 年龄常模的使用与误用
第二编 成长中的儿童
第7章 儿童出生之前
1 第一个孩子
2 第二个孩子
第8章 一个好的开始
1 母乳喂养和自我调节
2 为婴儿营造的室内互动环境
3 从医院到家庭
4 日常行为的改进
第9章 4周
1 行为剖析
2 常行为表现
第10章 16周
1行为剖析
2 日常行为表现
第11章 28周
1 行为剖析
2 日常行为表现
第12章 40周
1 行为剖析
2 常行为表现
第13章 1岁
1 行为剖析
2 日常靠行为表现
第14章 15个月
1 行为剖析
2 日常辑为表现
第15章 18个月
1 行为剖析
2 日常行为表现
3 文化性与创造性活动
4 托儿所行为
5 抚育技巧
第16章 2岁
1 行为剖析
2 日常行为表现
3 文化性与创造性活动
4 托儿所行为
5 抚育技巧
第17章 2岁半
1 行为剖析
2 日常行为表现
3 文化性与创造性活动
4 托儿所行为
5 抚育技巧
第18章 3岁
1 行为剖析
2 靠行为表现
3 文化性与创造性活动
4 托儿所行为
5 抚育技巧
第19章 4岁
1 行为剖析
2 常行为表现
3 文化性与创造性活动
4 托儿所行为
5 抚育技巧
第20章 5岁及以上
1 5岁
2 童年期和青春期
第21章 托儿所——指导中心
1 托儿所的文化起源
2 我的孩子应该上托儿所吗?
3 个性化的就学
4 儿童对托儿所的最初适应
5 熟练的指导老师应该具备的特征
6 基于个体和群体差异的指导
7 托儿机构的指导功能
第三编 成长指导
第22章 发展哲学
1 绝对观念和相对观念
2 动态中的成长复合体
3 行为偏差
第23章 成长复合体
1 睡眠
2 进食
3 排便控制
4 排尿控制
5 个人和性别兴趣
6 自我活动、社会性及自我抑制
第24章 儿童发展和未来的文化
1 作为文化力量的儿童发展科学
2 发展监督与指导
3 92母与父母教育
附录
附录B 建议阅读书目
索引
2 人的世界
婴儿对文化印象的敏感性是十分强烈的,以至于在他还未清晰地感知自我的时候,就已经对他人产生了感知。当然这里存在交互作用;并且人们也可以说,婴儿对于他人的感知其实是对个体自我感知的一种延伸或投射(pr0Jcction)。即便如此,有时婴儿对于他人的感知是先于对他自己的感知的。他先觉察到在自己面前摆动的母亲的手,而后才对在视野中自己的手的活动产生认识。他花费很多时间在看自己的手,碰触自己的手,吃自己的手。这些感觉经历——视觉、触觉、湿的、干的、静止的、运动的、摆动的、口中的、掌中的、触摸到的和被触摸到的,给他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感觉数据。逐渐地,他开始发现他的手在碰触的时候有感觉(主动碰触),在被物体碰到的时候有感觉(被动碰触),在运动的时候也有感觉(运动感觉,或者说受到肌肉、关节和腱部感觉末梢组织调节的运动感觉)。因此,他所有这些不断的操作不仅让他认识了这个现实世界和他人的现实存在,也让他对自己的现实存在产生了概念。
他的嘴和手为他获取外界信息提供了通道。他无法抑制把“所有东西”放进嘴里的冲动,包括他自己的手、脚、奶嘴、玩具和食物。他慢慢学会区分能吃的东西和不能吃的东西。不论是母乳还是通过瓶子、勺子、杯子、手或其他工具,每一次的喂食都会让他进一步地获得自我和安全的感觉。他对物体的接触也会令他获得更多的掌握周围环境的控制感。对控制和自我的感觉或多或少都是模糊的;因为最初他并不能分清他自己和外部的环境,也不能区分外部环境中人与非人的特征。
同样的,最初他也分不清别人和自己的声音。他可能先分辨出母亲的声音,而后才识别出自己发出的声音。有时他看起来像是被自己的声音吓到了;但通过他自发的尝试发声,和他不断碰触物体使它们发出声音,他逐渐明白了自己是声音的创造者。这又一次加强了他对环境的控制感。这让他感觉到了自己是一个人。文化通过鼓励婴儿重复发出声音,以及给他重复其他的发声来帮助他更好地适应文化。幼儿园里建立了拟声交流。“吧唧吧唧”地吃蛋糕和“噗噗”(大便)是社会化机制下形象的表达,它在婴儿时期的日常行为表现中发挥着相似却不太明显的作用。
通过玩耍中来回的变化,婴儿变得更加了解自己和他人。他看到自己的行为是如何给他人或物体带来变化。球朝他滚过来,他把球滚回去。他接住,互动,参与;他再一次接住,再一次互动。这不仅仅是一个游戏;它也代表了社会化的一种模式。现实社会里,无数的生活情境需要这种互动模式。在这样的情景下,情绪被系统化到与文化模式交互的模型中。我们现在就知道了为什么一个生活在过于简单家庭中的孩子接受了过少的刺激,会导致他缺少组成人格最基本的人际反应的模式。收容机构的孩子因为之前没有接受到这种基本的互动模式,他们需要在今后的日子里重新补上这一课,以塑造人格的结构,而这一过程是十分痛苦的。人格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能生根发芽。收容机构孩子的心理贫乏告诉我们,社会化的本质发生在健康有序的家庭中,这样的家庭可以为婴儿提供发现自我的可能。
逐渐地,年幼儿童的人格展现出了结构和设计的因素。它包含了无数的模式和态度。它既不是什么有关文化的神秘本质,也不是为达到某种潜意识目标的操纵。年幼儿童的人格更像是投入一产出的有机体。大自然保护着这个成长中的有机体,防止他过度生长。同时也存在一个平衡,使之既不会因为文化压力丧失自我个性.也不会由于发展动力的驱使自作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