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石,以理想信念为主线,深入浅出地阐述人的精神家园、人的社会生活、人的价值追求和“中国梦”,为广大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提供理论支撑和精神之“钙”,是不可多得的优秀通俗理论读物。
《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一书,以深厚的理论功底,用精练的语言、优美的文笔,将抽象的理论问题,以群众容易接受的话语,条分缕析、入情入理地娓娓道来;《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一书,是一部回应广大干部群众思想需求、具有重大社会效益的图书,出版这样一本哲学大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阐述关于理想信念与人生哲学的通俗理论读物,将成为新时代的《大众哲学》一样的名著;《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一书,对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适读人群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针对性强。
该书是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出版集团、吉林人民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的一部适合党员干部理论学习、针对性强的图书。
(1)思想政治观点正确,是一部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图书,对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2)紧密联系广大基层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针对性实用性强。作者将抽象的理论问题以深厚的理论功底予以解说,回应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需求;
(3)语言精练、文笔优美、通俗易懂、生动鲜活,作者用群众容易接受的话语,条分缕析入情入理地娓娓道来,完全适应了广大基层党员的学习接受能力。
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取得了巨大的历史进步。对于这种变化和进步,我们都有切身的生活体验。过去我们是吃粗粮、穿布衣、住平房、骑自行车,现在是吃细粮、穿时尚、住楼房、开私家车。这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生的变化是巨大的、深刻的。这不仅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的奇迹,而且是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对于改革开放,对于我们国家的现实和未来,我们应该充满自信。但是,从人的精神生活来看,从人的理想信念来看,现在确实存在许多不能回避的问题。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使一些党员干部背离了党的根本宗旨,“耻言理想、蔑视道德、躲避崇高、拒斥传统、不要规则、怎么都行”的社会思潮侵蚀了人们的精神家园。
理想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有理论的支撑,特别是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哲学理论的支撑。为此,我们从哲学的视野阐述人的理想信念,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理解阐述人的理想信念。我们的理想信念是建设中国特色〖KMT〗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因此,我们的理想信念需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撑,必须把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看家本领”,必须切实地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孙正聿,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哲学通论》、《思想中的时代》、《孙正聿哲学文集》等著作。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中华优秀出版物奖。2000年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10年获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奖提名奖。
第一章 用理论支撑理想信念
一、坚定理想信念需要理论自觉
二、坚定理想信念需要理论自信
三、坚定理想信念需要理论支撑
第二章 理想信念与人的精神家园
一、直面人的生活世界
二、进入人的精神世界
三、体悟人的文化世界
四、求索人的意义世界
五、反省人的现代生活
第三章 理想信念与人的社会生活
一、人的主体性
二、人的社会性
三、人的历史性
第四章 理想信念与人的成长方式
一、教育:放飞理想的“摇篮”
二、科学:获取真知的“源泉”
三、艺术:陶冶情操的“园地”
四、文明:实现理想的“阶梯”
第五章 理想信念与人的价值追求
一、人的价值
二、人的需要
三、人的理想
四、人的信仰
五、人的解放
第六章 理想信念与“中国梦”
一、我们的“中国梦”
二、“幸福”的哲学反思
三、“梦想”的哲学解读
四、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第一章 用理论支撑理想信念
用理论支撑理想信念
一、坚定理想信念需要理论自觉
什么是理论?理论是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概念系统。这包含三层含义:其一,理论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和体系性,表现为概念系统,因而区别于人们自发形成的经验常识;其二,理论的根本作用是“规范”,因而能够指导和引导人的实践活动;其三,“规范”的对象是人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就是思想和行为的根据、标准和尺度,规范就是思想和行为的坐标和指南。
人的一生,说到底就是两件事:一是“想”,二是“做”。人们想什么和怎么想,做什么和怎么做,是同理论密不可分的。理论的作用,就是规范人们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行为内容和行为方式,就是规范人们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这就是理论的支撑作用。
理论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规范作用,是由理论的特性决定的。理论具有四个基本特性:一是“向上的兼容性”;二是“时代的容涵性”;三是“逻辑的展开性”;四是“思想的开放性”。所谓“向上的兼容性”,就在于理论是人类文明史的总结、积淀和升华,它以概念系统的方式积淀和升华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教训。
列宁说,概念、范畴并不是认识的“工具”,而是人类认识的“阶梯”和“支撑点”。只有掌握理论,才能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而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
所谓“时代的容涵性”,就在于理论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任何重大的理论问题都源于重大的现实问题,任何重大的现实问题都深层地蕴涵着重大的理论问题。离开理论,就不能全面地把握现实,就不能深刻地理解现实,就不能正确地引导现实。只有掌握理论,才能全面、深刻、正确地把握现实,从而在实践活动中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
所谓“逻辑的展开性”,就是合乎逻辑地、系统地讲道理。理论之所以能够说服人,取决于它的“有理”、“讲理”的逻辑力量,所以任何一种理论作为概念系统,都不是简单地罗列概念,而是概念的合乎逻辑的自我展开的过程。系统地掌握理论,才能支撑自己的思想观念,才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所谓“思想的开放性”,就在于理论本身是随着现实发展的,它不是僵死的,不是凝固的,不是抽象的、枯燥的。我们为什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这是理论的本性所要求的。只有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坚定“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理想、信念。
理论的基本特性,决定了理论的基本功能。理论的基本功能表现在四个方面:理论具有解释的功能;理论具有规范的功能;理论具有引导的功能;理论具有反思的功能。
理论的第一个基本功能是解释的功能。理论是关于世界的本质性的、普遍性的、规律性的认识成果,因而我们能够用理论去解释千差万别的现象。这就是对于理论的一般性理解。
理论的第二个功能是规范功能。理论规范着我们想什么,不想什么,怎么想,不怎么想,做什么,不做什么,怎么做,不怎么做。这是理论最重要的功能。为什么它重要呢?就是它决定着我们思想的内容,决定着我们思维的方式,决定着我们行为的内容,决定着我们行为的方式。理论的背景决定着人的精神状态,规范着人对生活的理解。
理论的第三个功能是引导的功能。我们改变客观的世界,改变我们自己,塑造或引导我们这个时代。马克思在谈到哲学的时候,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它塑造和引导着新的时代精神。
理论的第四个功能是反思的批判的功能。源于实践的理论,对于实践活动具有规范、矫正、引导的作用。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不光是思想要趋向于现实,而且现实也要趋向思想。”我们正在不断深入地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对于那种不是以人为本的,不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不是统筹兼顾的那样一些形式主义的、官僚主义的各种行为的批判和反驳,就是要推进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实践。这就是我对理论本身的理解。
二、坚定理想信念需要理论自信
理论的自觉,是要建立理论的自信,用理论支撑我们的理想、信念。我把我们的理论自信概括为四句话:我们的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宗旨的信仰;我们的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信服;我们的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伟大实践的信心;我们的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的信念。
理论自信决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和一句空洞的套话,它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我从“信仰”、“信服”、“信心”和“信念”四个方面和大家谈理论的自信。
第一个方面——信仰。我们的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的信仰。什么是信仰?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和精神状态,是人们关于最高价值的信念,是人们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最根本的依据、标准和尺度。毛泽东有一句名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那么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边有这样一句话:“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而社会主义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马克思在论述人的历史形态时,深刻地揭示了人从“人对人的依附性”的存在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存在,再到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而把自己的理论定位于关于“人类解放”的理论。因此,非常明确,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就是为人类谋幸福的理论。我们大家学习毛主席著作,我把毛主席著作进行一个最简洁的概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是实事求是,二是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一直强调我们整个实践活动最根本的判断标准,他说,这就是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讲的都是马克思主义为人民谋幸福的根本宗旨,强调的都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的一条红线。我们的理论自信首先是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的信仰。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体现最根本的就是这样一条,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