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百家杂钞》是清代曾国藩编纂的一部古文精华集,共二十六卷,从清末到民国,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影响较大,是继姚鼐《古文辞类纂》之后的又一部有名的古文选读本。全书共分论著、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志、杂记十一类。毛泽东曾在给萧子升的信中称此书“上自隆古,下迄清代,尽抡四部精要”,可谓备极称许。本书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以注释,注解简明易懂,令普通读者更方便阅读名著,更可填补图书市场未见此书注本上之不足。
序言
序例
上册
卷一 论著之属一
卷二 论著之属二
卷三 词赋之属上编一
卷四 词赋之属上编二
卷五 词赋之属上编三
卷六 词赋之属下编一
卷七 词赋之属下编二
卷八 序跋之属一
卷九 序跋之属二
中册
卷十 诏令之属
卷十一 奏议之属一
卷十二 奏议之属二
卷十三 奏议之属三
卷十四 书牍之属一
卷十五 书牍之属二
卷十六 哀祭之属
卷十七 传志之属上编一
下册
卷十八 传志之属上编二
卷十九 传志之属上编三
卷二十 传志之属下编一
卷二十一 传志之属下编二
卷二十二 叙记之属一
卷二十三 叙记之属二
卷二十四 典志之属一
卷二十五 典志之属二
卷二十六 杂记之属
且夫出舆入辇,命日蹷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娥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酞,命日腐肠之药。今太子肤色靡曼,四支委随,筋骨挺解,血脉淫濯,手足惰窳;越女侍前,齐姬奉后,往来游谯,纵恣乎曲房隐间之中。此甘餐毒药,戏猛兽之爪牙也。所从来者至深远,淹滞永久而不废,虽令扁鹊治内,巫成治外,尚何及哉?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闻强识,承间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淹沉之乐,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太子曰:“诺。病已,请事此言。”客曰:“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不欲闻之乎?”太子曰:“仆愿闻之。”
客日:“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湍流溯波,又澹淡之,其根半死半生。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朝则鹂黄鸭□鸣焉,莫则羁雌迷鸟宿焉。独鹄晨号乎其上,鸥鸡哀鸣翔乎其下。于是背秋涉冬,使琴挚斫斩以为琴,野茧之丝以为弦,孤子之钩以为隐,九寡之珥以为约。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歌曰:‘麦秀蕲兮雉朝飞,向虚壑兮背槁槐,依绝区兮临回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