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文丛:沙漠里的细水微光》以作者的沙漠生活为脚本,既有对居延文化、黑城遗址、胡杨林、沙尘暴和戈壁生命如沙鸡、骆驼、黄羊、蝎子、四脚蛇等客观存在的细致观察,又有对生存在沙漠边缘的底层人群生死情欲、命运生活的纪实性叙述,是一本融地理环境、人文观照、个人体验为一体的散文集,有着较强的地域色彩与异域风情。
1.《有思文丛:沙漠里的细水微光》涉及古日乃、额济纳、古居延海、西夏遗址、巴丹吉林沙漠、毛目绿洲等地理人文,对沙尘暴、胡杨林、骆驼草、肉苁蓉等沙漠独有的景观、动植物有细致的描写,记录了沙漠中人的日常点滴、爱恨生死,以及作者对个体生存、人生悲喜、爱情婚姻的思考
2.本书作者杨献平是军旅散文家,在巴丹吉林沙漠工作、生活近20年,对沙漠生存有着独特的体验和感知,其散文以沙漠摹写见长,文笔奇崛,富含哲思,所叙写的“巴丹吉林”“南太行”等正成为新的中国文学地理坐标。
我的沙漠生活,抑或神意放逐
1991年12月5日或6日,我带着浑身毛茸茸的自己从南太行乡村去了巴丹吉林沙漠。单以出身论,在日渐嚣张的商品经济时代,资本逐渐成为人另一种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支撑,作为一文不名且没有社会上层关照的农民的孩子,我的仓皇和迷茫可想而知。走出乡村,我最大的梦想是容身城市,哪怕只是某座大厦背后闲置的一块砖。
我出生并成长的南太行乡村虽然群山叠嶂,道路崎岖,可大地并不吝啬,以繁茂的草木和温润的气候滋养生死于它身上的生灵。巴丹吉林沙漠则戈壁铺展、黄沙堆涌,荒芜而苍凉,广袤而浩瀚。处身其中,虽有天高地阔、英雄独立的阔大与悲怆,但对一个外来者而言,更是一种自然与人为的身心篡改与灵魂再塑造。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阿拉善右旗北部,雅布赖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河以东、拐子湖以南,面积4。43万平方公里,其西北部1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至今尚无人迹。走进的那一天,正是傍晚,路边成排杨树的光枝上落满了乌鸦,它们干燥的叫声也是黑色的。如刀的风捧着轻浮沙尘,覆上我单薄的身体。我感到沮丧,如同一根树苗,还没被栽种,就被暴晒在日月星光之下。
营区坐落在巴丹吉林沙漠的西部边缘,向西五百米就是著名的弱水河,细小的流水在巨大的河床之中,像是一条艰难蠕动的白蛇。河流两岸杨树成群,以苍灰色的树干和繁枝绿叶抱紧村庄。村庄四周,是铁青色的戈壁滩,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卵石,砂子粗大。
在巴丹吉林沙漠,春天是风沙的疆场,石子在风中成为奔腾的蚂蚁或者箭矢。往往,早晨起来,被子上一层沙,抖掉,它们会在水泥地上蹦跳如仙女舞蹈。相继而来的夏天是最美好的季节,风沙不惊,烈日垂直。草木尽管稀疏,但大都会集中生长。尤其是戈壁边缘的自然海子四周,嫩草和红柳一起迸发,寂寥而又充满生灵的意味。已被拖拉机、摩托车和汽车闲置起来的驴子、马、骡子低着脑袋,在盐碱地之外的草滩上吃草,不断甩着尾巴,漫不经心地把太阳向西边驱赶。那种景象,在日落时分,像是一幅充满古意的油画,充满家园和边疆的味道。
秋天是一瞬间的事情,没了岑参诗歌中的“胡天八月即飞雪”,整个西北,就只是一种强力拧干了的冷,吹在人身上,感觉比手术刀还薄、还锋利。冬天绵长如梦,沙尘漫天,玉石和流水也都蒙灰。所有的事物,都蜷缩在同一个严酷的容器里,百般旋转,无可逃脱。
可人最痛苦的不是外部的击打与侵袭,而是青春的惘然和生存的忧患。作为一个出身乡村的年轻人,在具体的生存与梦想面前,我的惶恐与担忧比祁连山顶上的积雪还要深厚和坚硬,表面不动声色、按部就班,内里却犬牙交错、愁云惨淡。
十九岁那年初夏,一个战友叫我去某个餐馆吃饭,到了才知道,他考上了军校。在一片酒水的祝贺声中,我第一次认识到,一个人的首要之需,不是如何在某个集体中随遇而安、如鱼得水或背道而驰、局促逼仄,也不是任由时间把自己带到彼时他岸,而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生存之路和理想的自我确立。从那时开始,我也明白了,自己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俗世中人、烟火百姓,与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没有区别。在具体而又无比坚实的生存面前,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身体力行。
杨献平,河北沙河人,现居成都。中国作协会员。作品见于《天涯》《山花》《中国作家》《诗刊》《人民文学》等刊物。曾获第三届全国冰心散文奖单篇作品奖、全军优秀文艺作品奖和首届林语堂散文奖等数十个奖项。已出版的主要作品有《梦想的边疆——隋唐五代时期的丝绸之路》《匈奴帝国》《沙漠之书》《生死故乡》等。
自序:我的沙漠生活,抑或神意放逐
第一辑 沙漠纪
沙漠的弱水河
低语的风暴
春事近
沙漠的田野
杨树完成的初秋
一棵树死了
牧驼人与骆驼刺
从古日乃到额济纳
有关河西的七个片断
风中的河流
第二辑 年代书
简史或自画像
面对年龄,我无限伤悲
生死花园
如此奇异,如此隆重
最熟悉的痛苦
在沙漠失声痛哭
第三辑 人物志
因与果,他和她
三个人以及他们自己的故事
那个人是谁
西门外
犹如蚁鸣
巴丹吉林的乡村生活
青春沙漠与坐地飞行(后记)
◆低语的风暴
1.流沙
流沙——多次在诗歌中重复,唯美的言辞和单薄的崇拜,我曾经以为是一个诗意的词,可在阿拉善高原,“流沙正在淹没我们的祖先”,说这句话的是巴丹吉林沙漠西部鼎新绿洲的汉族居民朱建军。
的确,我在戈壁看到的坟墓周围大都堆满了黄沙。这里的坟茔大都竖有墓碑,每一个墓碑上面都写着同样的称谓。早年间的墓碑是黄泥做的,书写的文字早就被连续的风带走了,只剩下一块凝固的黄土。稍后的墓碑是水泥做的,文字虽然清晰,但也会像先前的那些一样,在时间和风沙中消失。最近几年,墓碑都换成了石头的,黑色的石头,白色的字迹,看起来庄重肃穆。
朱建军先祖的坟墓在靠近弱水河的戈壁滩上,一边是时断时续的内陆河,一边是风沙常在的戈壁滩。每年清明上坟,朱建军都要扛上一把铁锨,把坟墓旁边的黄沙清理一遍,才摆上贡品,点燃黄纸和柏香,声泪俱下地祭奠。有时候路过,如果方便,他也会顺手清除一下坟边的黄沙。他也知道这样的清除是无效的,但必须如此。就像我们的生活,每一天都在重复,但必须重复。
新栽的杨树大都干死了,干枯的根部泛起一层白碱,再有一阵风,树苗就折断了,丢在那里,让人心里发酸。没过多久,这些死了的树苗就成了流沙的战利品,而且越埋越深,再也找不到了。
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河不明所以地流着,大多时间是干涸的,一河流沙被太阳烘烤,逐渐蓬松,风吹之后,一层灰土飘飞而起,在空中,向着更大的区域奔袭——张掖、酒泉、嘉峪关、武威,乃至兰州、西安。有一年春天,我到兰州下车。广场上落了一层灰尘,又下了一阵雨,看起来就像是疤痕累累的脸。对面的兰州大厦灰旧不堪,街道上到处都是灰尘,就连广告条幅,也都沉甸甸的。
但城市人不会担心被流沙掩埋,最受影响的是祖辈游牧的土尔扈特蒙古族牧民,牲畜需要的草越来越少——阿拉善盟的沙漠化土地正以每年1000平方公里的面积扩展,大部分牧民因草场退化、牧草短缺而变卖掉牲畜,也像当地汉民一样,开始农耕生活。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习惯了游牧的蒙古族人一时难以改变自己的民族习惯,第一年大都颗粒无收,直到第三年,才逐步掌握了一些农耕技巧,逐渐有所
收获。
额济纳旗的牧民阿布和就是其中之一。最初,他在古日乃草原放牧了上百峰骆驼和数百只羊,而流沙将他驱赶出了古日乃草原。在额济纳旗,面对数十亩田地,他正在努力把自己变成阿拉善高原上第一批以种地为生的蒙古族农民——还有他的女儿、女婿,儿子和儿媳妇,甚至孙子。
2000年,在达来库布镇一边的干河滩里,遇到几位骑着骆驼到山里采挖沙葱的男性汉民,几个口袋都是沉甸甸的,骆驼走路都有些吃力。
沙葱是阿拉善高原最重要的植被之一,只要下雨,就会生长,而不会采挖的人会毁掉沙葱的根。在鼎新绿洲,初春的市场上,摆放了好多,买回来开水煮后,再拌上盐和醋,吃起来很是爽口。就像那些吃着发菜炫耀富贵的人一样,吃沙葱也是一种破坏,只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罢了,当然也包括我在内——我们不知道,吃一口沙葱,就相当于容忍了一把沙子的横冲直撞。
现在的额济纳旗,乃至鼎新绿洲的居民,每年都要把清理沙子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他们用枯干的红柳扎起篱笆。黄沙蜂拥而来,一年时间堆积的沙子,要用四轮车运送半天。这种劳作是无效的,但必须劳作。有一年五月到嘉峪关,令我吃惊的是,街边的槐树竟然大部分都还没有发芽,即使发了芽的,也都枯萎着。傍晚起了一场大风,流窜的沙子如狼似虎,长驱直入。晚上,睡在四层楼上,仍能感觉到大地的剧烈晃动。还有几次,在路上遭遇流沙,竟然被擦破了脸皮,没等鲜血涌出来,就又被灰尘堵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