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在线:当上帝将万物联网》你有没有想到过,我们身处于中的宇宙,其实是一个由“上帝”建立的“互联网”?
是的,就像电影《黑客帝国》所描述的,是一个由“母体”构筑的“矩阵”!
根据多年以来的专业研究,本书作者大胆地认为,在我们的宇宙中,存在着一个类似于“上帝”状态的神秘信息源,而我们人类,有能力与这个信息源联网!这种能力,被作者称为“超交际”。
在这种联网状态下,群体意识,遗传学,万有引力——这本是三个貌似无关的主题,就被置于了一个极其广泛联系之中。并且,作者将三者的特性与我们生活中的互联网进行了类似,发现了它们具有惊人的一致性。比如,与互联网一样,我们的DNA也可以在网络中建立自己的“主页”,在网上“冲浪”和与别人“聊天”。但是,与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DNA并不仅限于同一物种之间,不同生物的遗传信息可以相互交换。超交际是第一个被科学证明存在的接口,宇宙中不同的智能形态可以通过它相互交织成网。
在研究这些奇怪的现象的过程中,作者被引向了梵蒂冈和对伽利略审判的秘密档案。此外,这本书的论据将参照最新的研究成果,来自作者亲自参加的催眠术会议的真实记录,以及同时代科学界的泰斗如斯蒂芬?霍金和爱德华?威腾的论断。
《宇宙在线:当上帝将万物联网》这是一个即将彻底改变地球人类的新学科: 全人类的思想在此相互连接,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其他人的想法或知识! 上帝是谁?一个神秘的信息源。 宇宙为何?一个无界的智能矩阵。 人是什么?一台全息技术的生物计算机。 如果万物连上WIFI,人类是否将要逆天? 欢迎登录未来!
格拉瑞娜·福萨(Grazyna Fosar)是一位专业的物理学家,近年主攻天体物理学;弗朗茨?布鲁多夫(Franz Bludorf)是一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医生,从事关于催眠的科学研究。二人长期进行量子物理学与人类意识、地球环境等领域的合作研究。1989年,他们创办了专业杂志《KonteXt》。他们是一系列科普畅销书的作者,并经常出现在德国与英国的众多电视与广播节目中,也是数种期刊的特约撰稿人。欲知更多,请登入他们的官方网站:www.fosar-bludorf.com。
但是电子却遵循另一套法则。它们不可能像普通弹珠那样连成一串,每一颗弹珠都在空间中占据一个明确的位置。它们的运动轨迹只能用波纹图形来描述才能表明它们可能相遇的交点。假如我们把电子困在相应的“容器”中(例如让它无法逃出的电磁场),那么波纹图形的一部分总是位于容器之外(参见图1,右)。因此,虽然很可能在障碍范围内找到电子,但它的运动范围也可能超出障碍,因为波纹图形的一部分在障碍之外。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虽然根据物理原理,一开始就确定粒子的运动既在容器之内又在容器之外,不可能只停留在障碍之内。但这就犹如一个人理论上可以站在相邻的两个房间之间,却无法穿过间隔的墙壁。基本粒子这种能够穿透障碍的能力被称作“隧穿效应”。这种效应不仅仅存在理论层面,也被实验所证实。如今,它已经实现了技术上的应用,例如电子光栅显微镜。
数十年以来,科学家们都在研究一个问题:这类粒子在“障碍范围”,即隧道之内究竟是如何运动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T.E.哈特曼(T.E.Hartman)就通过计算得出结论,粒子通过隧道的时间与隧道的长度无关。另一些科学家推测,在这一奇异的时刻,粒子处在一个光速无法被超越的地点。
对爱因斯坦信条的攻击始于1993年德国科隆大学(UniversittatzuKoln)君特·尼姆茨(GunterNimtz)教授的一次试验。他试图用简单的方法使微波穿越一段隧道。这种被广泛运用到烹饪、无线电转播和雷达技术上的电磁波频率在10千赫兹左右。微波既可以在大气层中无线传播,例如雷达技术,也可以通过金属波导管传导。假如波导管太细,无法容纳电磁波,按照传统的观念,电磁波将无法通过波导管,此时便会产生隧穿效应:障碍之外仍能测量到减弱的微波信号。
尼姆茨教授想要确定的是,一段微波信号在如此细的波导管,即“隧道”中传播的速度究竟有多快。
然而,测量的难度超乎我们的想象。普通的秒表肯定派不上用场,因为通常以光速传播的微波速度惊人,而实验室所能安放的波导管长度有限,测量的时间需要精确到千兆分之一秒,世界上任何钟表都无法胜任。因此,只能采取比较测量法。首先,设定两条同等长度的信号传导路径,一条通过隧道,另一条不通过。如果通过隧道的微波传播速度与光速不一致,那么在两段路径末端外测得的信号就会不同。上述情况一旦确定,就必须将通过隧道的那段路径延长,直到两段路径末端外的信号完全重合。从两段路径的长度差便能轻易地计算出速度差。君特·尼姆茨通过该试验确定,通过隧道的微波必须以双倍光速移动。如果延长隧道,这一速度还将提高。
虽然这一试验结果足以震惊学术界,但尼姆茨教授的论文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仅仅只能发表在法国学术杂志《物理学报》(JouraldePhysique)上。两年后,美国柏克莱大学(UCBerkeley)的量子物理学家雷蒙德·施奥(RaymondChiao)教授和他的同事艾福兰·施泰因贝格(AephraimSteinberg)也进行了类似实验。他们没有使用微波,而是单个的光子,与此相应,“隧道”也由波导管改成了镜子。日常经验告诉我们,镜子不会透光,而是反射光。但是隧穿效应却能让部分光子穿透镜子。
施奥和施泰因贝格确定,光子以超光速穿透镜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施奥教授显然比尼姆茨教授有门路,他的研究结果发表在了《物理评论》PhysicalReview)和《美国科学》(scientificAmerican)上,但他却故意“忽视”了他的德国同行早前进行的试验。尽管如此,学术界还是同时关注到了尼姆茨的论文。1996年,尼姆茨终于成为了科学界的焦点人物。
在第二次试验中,他尝试让一些更有意义的信息穿透隧道的阻碍。
他的第二次试验至今仍遭到学术界的强烈否定。
现代科技当然可以让电磁波成为信息载体,传播声音和图像。但是传统观念认为,穿透隧道的电磁波残余部分不再含有源信息中可被识别的内容,即隧道末端外采集到的信息只是一些不可解读的数据垃圾。
然而,君特·尼姆茨教授却成功地驳斥了传统理念。他将一首乐曲压缩到微波载体中,这首被压缩的乐曲正是莫扎特的40号交响曲。他在隧道末端外接收到一些微弱的残余信号。这一次,他测量到的隧道内信号传播速度是光速的4.7倍。更为有价值的是:当他将接收到的残余信号加强,竟能在嘈杂声中听到完好无损的莫扎特乐曲。虽然比不上CD品质,但也清晰可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