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心理学(第三版)(上下册) 《心理学》(第三版)由哈佛大学四位知名心理学家亲自撰写:丹尼尔·夏克特,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前主任,哈佛心理学系历史上少有的“讲座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全球知名的“快乐教授”,他的著作《撞上快乐》被译成25种语言,开设的“哈佛幸福课”,是好受欢迎的哈佛课程;丹尼尔·韦格纳,对于思维抑制与意识控制的研究享誉心理学界,“白熊实验”已经成为心理学经典的实验之一;马修·诺克,麦克阿瑟奖获得者,是自我伤害行为研究领域的领先学者。 他们在书中致力于讲述心理学的故事——去整合内容而不是单纯地罗列,去展示想法而不是单纯地描述。他们将写作当成一门艺术,一门将复杂变得简单、将严肃变得有趣的艺术,旨在让心理学“成为学生背包里有趣的东西”。正是他们在心理学领域的高深造诣,以及他们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写作风格,让本书成为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的心理学教科书。 本书在内容上关注批判性思维,作为认为读者不仅需要学习事实,同时也需要学会如何像一名真正的心理学家去思考。书中不仅仅提供心理学经典内容的完整画面,也试图带着读者在这一学科发展的前沿地带翩翩起舞。作者们在新版中,重新架构了内容,全面升级覆盖DSM-5,在此过程中着重展示心理学家如何思考、定义以及分类各种心理障碍。独具匠心的专栏设计,提供了将本书内容应用于现实世界的大量范例,展现了心理学与日常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这门科学在公共生活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哈佛四导师联袂打造;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用书。 让复杂变得简单,让严肃变得有趣 哈佛大学版《心理学》的12大看点
作者团队。哈佛大学四位心理学知名导师亲自撰写:丹尼尔·夏克特,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前主任,哈佛心理学系历史上少有的"讲座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全球知名的"快乐教授",他的著作《撞上快乐》被译成25种语言,开设的"哈佛幸福课"是受欢迎的哈佛课程;丹尼尔·韦格纳,对于思维抑制与意识控制的研究享誉心理学界,"白熊实验"已经成为心理学经典的实验之一;马修·诺克,麦克阿瑟奖获得者,是自我伤害行为研究领域的领先学者。
翻译团队。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所长傅小兰研究员率领国内15位在心理学不同领域各有所长的青年心理学家组成中文版翻译团队。全书翻译经过严格的五大步骤、细致的多轮审校,保证了译文的专业水准与可读性。傅小兰研究员为全书整体翻译和每个细节进行了近乎严苛的把关,并邀请到原作者为中文版作序。
推荐团队。张厚粲教授等12位国内心理学家在审读中文版全书电子版后,十分欣赏原作者的编写思路、内容安排,以及中文版的翻译水准,一致认为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心理学教科书"。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将本书列为推荐用书。
专业编辑团队。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心理分社编辑出版,该编辑团队出版过《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36种)、《儿童心理学手册》(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目前正陆续推出《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计划30种)。中文版精致双色印刷,几百幅精美图片,贴心上下册装订,提升读者阅读体验。
关注批判性思维。作者认为读者不仅需要学习事实,同时也需要学会如何对这些事实加以思考--如何去检验它们、质疑它们,如何去权衡科学研究提供的各种证据。对批判性思维的强调贯穿本书始终,本版中更是特设了一个版块,专门用来帮助读者思考人类在试图解读各种证据时曾经犯下的错误。
精选新科研进展。本书不仅仅提供心理学经典内容的完整画面,也试图带领读者在这一学科发展的前沿地带翩翩起舞。第三版里吸纳了当今心理学领域中正在发生的事。这种想法不但体现在本书超过400条的新参考文献中,同时也体现在每一章都会出现的"科学热点"专栏里,向读者介绍热门的新发现。
全面升级覆盖DSM-5。在第四版DSM使用了将近20年之后,心理学界迎来了升级后的第五版(DSM-5)。在过去20年中,心理学家对于心理障碍的了解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本书包括了这方面更新后的内容:心理学家如何思考、定义以及分类各种心理障碍。
崭新内容架构。这种新架构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更好地适应心理学教学的新理念,提高读者的学习效率。美国心理学会有给心理学本科专业的教学框架(《心理学本科专业APA指南》),并在2013年5月出了新的2.0版,针对心理学专业学生从基础课与整个心理学专业学习期间应当掌握的内容,提出了硬性要求。本书在内容编排与工具提供上,有助于达成预期效果。
贴心版式设计。新版在正文中提供线索问题鼓励读者使用批判性思维,并在正文每一个重要段落处提示读者本处重要的概念;在页脚为读者提供关键概念,让读者复习起来更加容易;每章结尾处有关键概念小测试并附有答案,读者可自行检测对内容的掌握程度;贯穿于所有章节的大量图片及说明文字,为学生提供应用所学内容的机会。
"其他声音"专栏的新特点。在心理学家出现在地球上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探讨人性的"主力军"是诗人、戏剧作家、评论员、哲学家等职业群体。时至今日,仍然如此,他们依旧对人类行为的方式和原因有着深入而独具一格的洞察力。在本书中,作者邀请他们来分享自己的思想,这个特色版块在书中被称为"其他声音"专栏。这些专栏不但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心理学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展现了心理学与日常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这门科学在公共生活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转变观念"中的新问题。读者们初进入心理学课堂时,通常都带着一些关于心理学的想法,然而,这些想法绝大多数都是错误的。本书中,作者们策划了"转变观念"专栏中的一系列问题,读者会在每一章的后看到这些。这些问题首先会设定一个可能出现误解的日常情境,然后要求读者使用本章刚刚学到的科学知识来纠正这些谬误。我们希望这些练习能够帮助读者应用所学--或者也许可以改变读者关于心理学的一些观念。
实践应用。如果离开了对现实世界的应用价值,那么心理学的各种事实和概念又算是什么呢?作者们提供了将本书内容应用于现实世界的大量范例,这些例子都是读者平常有切身体会的。例如,在每一章都包含了"现实世界"专栏,就是为了能够把书中的概念与读者在书外的生活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由于文化的影响已经渗入了心理学的各个角落--从人们对线条长度的知觉到人们会排多长的队--本书重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这一点体现在"文化与社区"专栏。 序 你为什么阅读序言?这本书的正文从第10页①才开始,你为什么在阅读这几页而非其他处?你是那种不能忍受错过一点儿内容的人吗?你是否为了让买这本书的钱物有所值而一个字也不放过?你是因为阅读习惯而翻开这一页的吗?你是否已经开始觉得犯下一个大错了? 自从记事起,我们就对以下这些问题不停地追问求索:关于我们自己,关于我们的朋友,关于那些由于跑得不够快而被我们看到的人。正是对于人类思维、感受和行为原因的好奇心推动我们走进心理学入门课程的大门,虽然我们可能会记得扑面而来的讲座内容,但是课程结束后,教科书的大部分内容都“还了回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教科书本身,也许这些教科书只是以琳琅满目的百科全书式的方式堆砌了一些事实、人名和日期。所以,期末考试一结束,我们立马到二手书店处理了这些教科书,便不足为奇了。 成为心理学教授之后,我们和其他心理学教授一样:讲课、做研究,在毛背心已经不再流行的很长一段时间后,我们依旧还在穿着它。我们也写了一些人们确实很喜欢读的文字,这让我们觉得挺奇怪: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去写一本学生真正喜欢读的心理学入门教材?毕竟,心理学是这个已知世界里最让人感兴趣的一门学科,那么,为什么心理学教科书不能成为学生背包里最有趣的东西呢?我们找不出任何理由,所以,我们坐了下来,把自己当作是读书的学生,开始写作这本书。《心理学》在2008年出版,这本书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我们此前从未写过教科书,我们也不知道心里究竟该期待些什么,即便是最大胆的想象,我们也不会设想本书会为我们赢得普利策奖!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甚至(比获奖)更棒:我们开始收到来自全美各地学生的信件和电邮,学生们向我们表达了他们是多么喜欢读这本书。当然,他们喜欢这本书的内容,因为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心理学是这个已知世界里最让人感兴趣的一门学科。然而,他们之所以喜欢这本教科书还因为这本书看上去并不像一本教科书——文字表述并不枯燥乏味得就像我们在七年级生物课上看到的自然纪录片的背景解说词(“看一看海獭,自然界中毛茸茸的小清道夫”)。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在这本书里用了自己的语调——同样的语调我们会在课堂上和自己的学生说,在家里和自己的伴侣、孩子和宠物说(这就是为什么第一版第19章的题目是“赶紧从沙发上起来!”)。我们致力于去讲述心理学的故事——去整合内容而不是单纯地罗列,去展示想法而不是单纯地描述。我们意识到,因为科学是一件复杂而严肃的事,所以很多老师就认为一门科学的教科书也应当是复杂而严肃的。但我们并不这样认为。我们认为,写作是一门艺术,一门将复杂变得简单、将严肃变得有趣的艺术。给我们写来热情洋溢信件的学生们似乎也是这样认为的(尽管普利策奖委员会似乎不是这么想的)。 这本书的上一版取得了成功——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用新版替代它?两个原因。第一,我们实在是疲于回答“封面上那两个穿着国际象棋盘花纹紧身衣辗转腾挪的人是谁”。现在,他们消失了。我们只是再说一次:不是,他们不是作者中的任何两个;是的,他们这个姿势可能确实用了强力胶。第二,也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我们推出了新的一版是因为,世事变迁。科学在变(心理学家们现在了解了关于心智和大脑的方方面面,然而就在几年前,他们还并不了解这些),世界在变(当我们写第一版的时候,还没听说过iPad或者巴拉克·奥巴马),我们也在变(研究和阅读让我们对心理学各个领域有了新视角,写作和教学让我们有了帮助学生学习的新方法)。随着我们所处的环境在变,我们自己也在变,我们感到,这本书也应当有所改变。 第三版变化的内容 对批判性思维的新关注 正如科学会不断带来新的证据,发展出新的理论,科学家也在随之改变自己的思维。学生们在一门科学课程中学到的事实性知识,有些在接下来的十年当中依旧会是事实性知识,而另一些需要重新论证,或者被证明是谬误。这就是为什么学生们不仅需要学习事实,同时也需要学会如何对这些事实加以思考——如何去检验它们、质疑它们,如何去权衡科学研究提供的各种证据。当然,贯穿整本书,我们都在强调批判性思维,但是在第三版中,我们特意设置了一个新的版块,专门用来帮助学生思考人类在试图思考各种证据时曾经犯下的错误(见第2章心理学研究方法中“批判性地看待证据”,第66页)。我们希望这部分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证证据的基础上形成论据充分的观点——这不仅限于心理学领域,同时希望也能够渗透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课堂学习”新章节 就像心理学其他教科书一样,本书的前两个版本涵盖了多种学习的类型,从经典的条件反射到观察学习。这些内容在第三版中依旧有所体现。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在绝大多数心理学教科书(包括本书的前两个版本)的学习章节中都没有涉及与我们的读者最为相关的那种学习方式:在课堂里的学习。我们认为现在是改变这种莫名情况的时候了,于是就有了“课堂学习”这部分。现在,在第7章课堂学习的新章节中,我们对该领域令人兴奋的一些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包括对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术的评价,对可能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的认知误区的审视,如何在课堂里提升注意力和学习的研究,以及对在线学习的探讨。“学习”这一章应当和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密切相关,我们也在尽力做到这一点。 新科研进展 诚然,一本教科书应当为学生提供这一学科经典内容的完整画面,但是,一本教科书同时也应当带着学生在这一学科发展的最前沿地带翩翩起舞。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意识到,心理学不是博物馆里的一件展品——心理学并不只是对过去事件的收集,心理学同时也包含了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件——在这门年轻而不断前进着的科学中,学生们如果愿意,心理学里就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正因如此,我们才会在第三版里吸纳了在当今心理学领域正在发生的事。这种想法不但体现在本书超过400条的新参考文献中,同时也体现在每一章都会出现的“科学热点”专栏里,专栏将向读者介绍最热门的新发现。 全面升级覆盖DSM-5 一个有着很多新的研究——同时也有着很多新的变化——的领域是关于心理障碍的研究。正如你将会在本书学习到的,心理学家使用一本名叫《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的手册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可以被确定为“障碍”。举例说来,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感到悲伤,但是什么时候极度悲伤能够被诊断为心理障碍,并接受治疗?DSM就是用来回答这类问题的。DSM的第四版(DSM-IV)在使用了将近20年之后,心理学界现在有了更新后的第五版(DSM-5),第五版刚刚于2013年出版。在过去20年中,心理学家对于心理障碍的了解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们这本书的第三版包括了这方面更新后的内容:心理学家如何思考、定义以及分类各种心理障碍。 新架构 此外,我们还重新安排了本书的内容,以更好地适应心理学教学的最新理念。具体而言,我们将“应激与健康”这一章挪到了“心理障碍”与“心理障碍的治疗”这两章之前。我们认为,这种变化有助于让本书的内容架构更加流畅,原因如下。第一,你随后会学到,应激的体验、人际交往事件和人们对这类事件如何应对有很大的关系,你将会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章学习到人际交往的相关内容。第二,当前关于心理障碍的各种模型将心理障碍视为人的一些潜在素质(例如,基因或其他)与应激生活事件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事先学习过机体对于应激的反应,就会对这类模型产生更加直观的感受。第三,在“应激与健康”这一章中提供了一些提升健康水平的行为建议,这些建议可能会在考试期间发挥作用——所以,我们把这章放到前面来,先告诉你这些,而不是让你在学期快结束时才学到这部分内容! “其他声音”专栏的新特点 在心理学家出现在地球上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探讨人性的“主力军”是诗人、戏剧作家、评论员、哲学家,以及其他一群由P打头的职业群体。时至今日,依旧如此,他们依旧对人类行为的方式和原因有着深入而独具一格的洞察力。在本书的第三版,我们决定请他们来分享自己的思想,这体现在本书的特色版块,我们称其为“其他声音”专栏。在本书的每一章,读者都会读到一些短文,我们对这些短文的作者进行甄选的标准有三:其一,他们的思想深刻;其二,他们的文笔优美;其三,他们知道我们所不知道的内容。例如,读者会读到一些优秀记者的文章,包括: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特德·噶普(Ted Gup)、蒂娜·罗森伯格(Tina Rosenberg)以及戴维·尤因·邓肯(David Ewing Duncan);畅销小说作家爱丽丝·兰达尔(Alice Randall);教育奖获得者,如琳达·摩尔(Linda Moore)、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H. Frank);知名法学学者,如古斯廷·莱辛巴赫(Gustin L. Reichbach)与埃琳·萨克斯(Elyn Saks);著名科学家,如生物学家格雷格·汉普伊基安(Greg Hampikian),以及计算机科学家达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兼听则明,为了确保读者听到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声音,本书还收录了蒂姆·威尔逊(Tim Wilson)、克里斯·查布里斯(Chris Chabris)、丹尼尔·西蒙斯(Daniel Simons)以及查尔斯·费尼霍(Charles Fernyhough)的文章。这些杰出的人士中的每一位都叙述了有关人性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我们也非常高兴地看到,他们愿意借本书展示自己的思想。这些专栏不但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心理学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展现了心理学与日常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这门科学在公共生活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转变观念”中的新问题 784位讲授心理学导论课程的教授的共识是什么?那就是,当学生们第一次来到心理学课堂时,他们通常都带着一些关于心理学的想法,然而,这些想法绝大多数都是错误的。在沃思出版社(Worth Publisher)的那些奇妙的人士的协助下(是他们让我这么写的),我们对讲授心理学导论课程的784位教师做了调查,请他们列出学生们关于心理学最常见的误解有哪些。以此为基础,我们策划了“转变观念”中的一系列问题,读者会在每一章的最后看到这些。这些问题首先会设定一个误解可能出现的日常情境,然后要求读者使用本章刚刚学到的科学知识来纠正这些谬误。我们希望这些练习能够帮助读者应用所学——或者也许可以改变读者关于心理学的一些观念(从而让我们这部分的标题“实至名归”)。 对学习者更多的支持手段 实践 线索问题(cue questions):鼓励读者使用批判性思维,并在正文每一个重要段落处提示读者本处最重要的概念。 汇总列表(bulleted summaries):在重要的段落之后强化关键概念,并让学生的复习备考更加容易。 关键概念小测试(key concepts quiz):在每一章结尾处的用于学生自测本章内容的掌握情况。 批判性思维问题(critical thinking questions):贯穿于所有章节的大量图片及说明文字,为学生提供应用所学内容的机会。 实践应用 如果离开了对现实世界的应用价值,那么心理学的各种事实和概念又算是什么呢?在第三版中,我们提供了将本书内容应用于现实世界的大量范例,这些例子都是读者平常有切身体会的。例如,在每一章都包含了“现实世界”专栏,就是为了能够把书内的概念与读者在书外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我们对自己这个创意倾心不已,以至于在序言部分我们都插入了一个“现实世界”专栏!再翻几页你就会看到它。)除此之外,由于文化的影响已经渗入了心理学的各个角落——从人们对线条长度的知觉到人们会排多长的队——在本书的第三版中,我们仍然重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纵观本书,这一点体现在“文化与社区”专栏,具体如下。 关注学习效果 以APA学习目标与成果为导向的教学 为了让心理学本科教学目标与学习成果具有更强的统一性,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Association,简称APA)专门组成了一个工作组,来为心理学本科专业能力(Undergraduate Psychology Major Competencies)建设提供教学框架。随后,APA发布了综合性建议《心理学本科专业APA指南》(The APA Guidelines for the Undergraduate Psychology Major),2013年5月本书出版了新的2.0修订版。针对心理学专业学生从基础课与整个心理学专业学习期间应当掌握的内容,2.0修订版提出了硬性要求。要求由五个目标组成,具体如下: 目标1:心理学基础知识 目标2:科学探究和批判思考方式 目标3:多元化社会中的伦理与社会责任 目标4:沟通 目标5:职业发展 APA工作组的目的是为心理学系的学生与教师提供最终的全局目标,而不是给出既定的发展路径。在这种思路之下,沃思出版社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支持资源,以帮助他们达成APA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心理学》(第三版)符合APA目标的额外资源可以从LauchPad下载,网址http://www.worthpublisher.com/lauchpad/schacter3e。为了便于测验,沃思出版社把所有与《心理学》(第三版)内容对应的条目在题库中都做了相应标记;此外,讲师资源(Instructor’s Resource)与LauchPad学习系统提供了多种活动与额外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达成APA的五个目标。所有这些资源综合在一起,为讲师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工具,帮助课程达成预期效果。 为MCAT 2015做准备 从1977年至2014年,医科院校入学考试①(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简称MCAT)的科目包括了生物学、化学以及物理学,但是从2015年起,MCAT考试25%的题目将涵盖“行为的心理—社会—生物基础”,这些题目中绝大多数都是心理学导论课程所涉及的内容。《2015年MCAT考试预览指南》(Preview Guide for the MCAT 2015 Exam)第二版中增加了这样的内容,“认识到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与行为决定因素的重要性”。在新MCAT考试中的心理学相关内容在本书中均有所涵盖,上一表格以本书“感觉与知觉”一章为例,展示了本书内容与《2015年MCAT考试预览指南》中内容的准确对应。本书内容与MCAT心理学考纲内容对应的完整版可以在LauchPad资源区下载,网址http://www.worthpublisher.com/lauchpad/schacter3e。此外,鉴于MCAT代表了一种对科学信息推理能力评估的全球化标准,因而《心理学》(第三版)每一章的题库也新加入了一些以数据为基础的题目,目的就是为了训练学生的量化推理能力。这些问题可以在LauchPad预览中看到。 学生额外补充材料 CourseSmart电子书是《心理学》(第三版)完整的简易使用格式。学生可以将CourseSmart电子书作为购买的备选,可以在线使用,也可以将它下载到自己的个人电脑或移动媒体播放设备上,如智能手机或iPad。《心理学》(第三版)配套的CourseSmart电子书可以在如下网址预览并购买:www. CourseSmart.com。 《追寻人类的优势:积极心理学指南》(Pursuing Human Strengths: A Positive Psychology Guide),本书由加尔文学院(Calvin College)的马丁·博尔特(Martin Bolt)所著,这是一本帮助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的迷人之处以及洞察自身优势的绝好著作。 《心理学导论中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Companion for Introductory Psychology),由西佛罗里达和辛西娅·格雷·毕洛伊特学院(West Florida and Cynthia Gray Beloit College)的简·洛宁(Jane S. Halonen)所著。书中包含了批判性思维策略指南,以及诸多练习:模式识别、实践问题解决、创造性问题解决、科学问题解决、心理学推理以及换位思考。 沃思出版社很荣幸地向读者推荐若干选自《科学美国人》的文章。《科学美国人读者:与心理学为伴》(第三版)以获奖科学新闻为基础,由丹尼尔·夏克特(Daniel L. Schacter)、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T. Gilbert)、丹尼尔·韦格纳(Daniel M. Wegner)以及马修·诺克(Matthew K. Nock)编著,其中包含了心理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工作。基于这些作者本人的进一步选取,本集锦通过这些为普通的非专业民众撰写的文章,帮助读者更为深入地了解心理学。 《心理学与现实世界:描述对社会实质贡献的文集》(Psychology and Real World: Essays Illustrating Fundamental Contributions to Society),这是一本收录了杰出科学家及其里程碑式研究的优秀文集。本书由非营利性组织FABBS基金会①(FABBS Foundation)联合出版,其中收录了伊丽莎白·洛夫特斯(Elizabeth Loftus)关于错误记忆的研究,埃里奥特·阿伦森(Eliot Aronson)的拼图教室研究,以及丹尼尔·韦格纳关于思维压制的研究。部分收入捐赠给FABBS基金会,用以资助认知、心理、行为与脑科学协会。 演示报告 互动演示幻灯片(Interactive Presentation Slides)是另一项将沃思出版社丰富的媒体资源引入课堂的方式,并且无需大量的事先准备工作。其中每一个演示课件都包含着重要的心理学议题并整合了沃思出版社高质量的视频与动画,从而打造出引人入胜的教学与学习体验。这些互动式演示文档是对《心理学》(第三版)用户的奖励,非常适合技术新手和专家们使用。 讲师资源(Instructor’s Resources)是由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杰弗瑞·昂里格斯(Jeffery Henriques)开发,能够为新老教师提供多种资料。除了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章节背景阅读资料以及建议之外,手册还为学生的多模式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活动资源。讲师资源能够在网上下载,网址是http://www.worthpublisher.com/lauchpad/schacter3e。 心理学导论的沃思视频选集(Worth Video for Introductory Psychology)包含了300多条独家视频,将心理学带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是给《心理学》(第三版)用户的又一项福利,丰富的视频选集涵盖了临床心理学影像、访谈、动画,以及新闻片段,生动地展示了心理学课程中的各个主题。 教师休息室(Faculty Lounge),是由沃思出版社提供的在线论坛。在这里,教师们能够发现并共享自己喜欢的教学点子和教学资料,包括视频、动画、图片、PowerPoint幻灯片、新闻故事、文章、网络链接以及课堂活动。您可以登陆网站并上传您喜爱的心理学教学资料,网址是http://www.worthpublisher.com/faultylounge。 丹尼尔·夏克特(Daniel Schacter),哈佛大学讲座教授(William R. Kenan Jr.),心理学教授。夏克特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有意识与无意识记忆的关系,记忆扭曲和错误记忆的本质,以及人们如何使用记忆来构想未来事件。夏克特教授的许多研究汇集于他的两本著作中:《找寻逝去的自我:大脑、心灵和往事的记忆》和《记忆的七宗罪:遗忘与记住》,这两本书均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威廉·詹姆斯图书奖。此外,夏克特教授的职业生涯中还获得了多个奖项,其中包括:哈佛大学教学卓越奖、实验心理学家协会沃伦奖章,以及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2013年,夏克特教授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哈佛大学埃德加·皮尔斯(Edgar Pierce)心理学教授。吉尔伯特教授曾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青年科学家杰出贡献奖、迪纳社会心理学杰出贡献奖;在教学上,他获得了诸多奖项,包括:教学卓越奖以及哈佛学院教授奖。吉尔伯特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人们如何以及如何更好地思考自己对于未来事件的情绪反应。他是世界畅销书《撞上快乐》的作者,这本书获得了当年年度受欢迎科学图书的英国皇家学会奖。
丹尼尔·韦格纳(Daniel Wegner),哈佛大学约翰·林斯利教授。韦格纳教授曾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并获得了美国心理科学协会威廉·詹姆斯奖、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以及实验社会心理学协会杰出科学家奖。韦格纳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思维抑制和心理控制,伴侣之间及团体之间的交互记忆,以及人们对自觉意志的体验。对于思维抑制与意识的研究奠定了他的两本畅销书的基础,一本是《白色的熊和其他不必要的想法》,另外一本是《自觉意志的幻觉》。这两本书均荣获“优秀学术书籍精选”称号。韦格纳教授于2013年去世。
马修·诺克(Matthew Nock),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在本科阶段,诺克教授对“为什么人们会有故意伤害自己的行为”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从那时起,他的研究工作便致力于回答上述问题。他的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采用了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与范式(例如,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实验,以及临床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人们的故意自我伤害行为:这类行为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如何预测这类行为,如何预防这类行为的发生。诺克教授荣获了哈佛大学多个教学奖项,四项杰出青年奖以褒奖他的研究工作,2011年获得麦克阿瑟奖。
傅小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等。1984年和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获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从事认知心理学研究,发表论文300余篇。当选中共十八大代表,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和“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女职工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译者序 中文版序(附原文)
序
第1章 心理学的科学之路 第2章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3章 神经科学与行为 第4章 感觉与知觉 第5章 意识 第6章 记忆 第7章 学习 第8章 情绪与动机 第9章 语言与思维 第10章 智力 第11章 发展 第12章 人格 第13章 社会心理学 第14章 应激与健康 第15章 心理障碍 第16章 心理障碍的治疗
参考文献 19世纪60年代发生了很多事。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当选为美国总统,波尼快递(Pony Express)开始在密苏里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之间递送信件,一位名叫安妮·凯洛格(Anne Kellogg)的女士刚刚生了一个小孩,这个小孩长大后发明了玉米片。但是,对于正值18岁、聪明、沉默寡言、对未来生活还没什么想法的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来说,这些事都无所谓。他喜欢绘画,但觉得自己没有成为一名真正艺术家的天赋。他对在学校学习的生物学挺感兴趣,但又担忧研究自然科学拿到的薪水不足以养家糊口。于是,就像所有对未来犹豫不决的年轻人那样,威廉放弃了他的梦想,选择了做自己不怎么感兴趣但家人热衷的事情。然而进入哈佛医学院没几个月,他对医学的“不怎么感兴趣”发展成“毫无兴趣”,于是在几位老师的鼓励下,他暂停学习医学,加入一支前往亚马逊河流域进行生物学考察的探险队。尽管探险过程中他学到了大量关于水蛭的知识,但这次探险并没有使他的兴趣集中起来。当他回到医学院后,他的身心健康都开始恶化。大家都认为威廉·詹姆斯不适合去掌控手术刀或管理一堆麻醉药品。 如果詹姆斯后来成为一名艺术家、生物学家或内科医生,也许我们现在就不会对他这么了解。幸运的是,他虽然是一个经常陷入困惑的年轻人,却可以讲五种语言,当他变得非常抑郁以至于不得不再次离开医学院的时候,他决定去欧洲旅行。在那里,他至少没有语言沟通的障碍。在交谈和倾听的过程中,他了解到一门新的学科——心理学(心理学的英文psychology来自于希腊语的psyche和logos,前者指灵魂,后者指学习)。他发现这个逐渐兴起的领域正在尝试用一种现代的、科学的方法,去回答关于“人的本质”的古老问题。这个问题在他探寻人生意义的过程中如影随形,他对此既熟悉又痛苦,而这个问题之前只有诗人和哲学家在尝试回答(Bjork, 1983; Simon, 1998)。对这门新学科的强烈兴趣驱使詹姆斯返回美国并很快完成医学专业的学习。但他从来没有从事过医学工作,也没尝试去做。他成为了哈佛大学的一名教授并从此终生致力于心理学。他的划时代著作《心理学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时至今日仍被广为阅读,仍是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James, 1890)。 之后又发生了很多事。亚伯拉罕·林肯的头像出现在一便士的硬币上,波尼快递被电子邮件(e-mail)和推特(Twitter)取代,家乐氏公司(Kellogg Company)每年的玉米片销售额大约是90亿美元。如果威廉·詹姆斯(1842—1910)还活着,他一定会为此而震惊。但如果他能够看到他参与创立的科学领域的巨大进步,他一定会更震惊。 心理学是研究心智和行为的科学。心智(mind)指感知、思维、记忆、情感等个体的内在体验,是人的意识的全过程。行为(behavior)指人和动物的可以观察到的活动,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在后续章节中你会看到,心理学使用科学方法去研究千百年来困扰人们的关于心智和行为的基本科学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一定会让威廉·詹姆斯很震惊。我们看看三个例子:
1. 什么是知觉、思维、记忆、情感的基础?或者说,我们的主观感受的基础是什么?
几千年来,哲学家们试图认识身体这一客观、生理的世界如何与心智这一主观、内在的世界之间相互联系。今天,心理学家知道我们所有的主观感受都是大脑的电活动和化学活动。就像你在本书中将要看到的,心理学研究中最让人兴奋的发现主要集中于人类知觉、思维、记忆和情感与大脑活动的关系。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使用一些新技术去揭示这个关系,而这一切在20年前都像是科幻小说。 比如,功能磁共振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使得科学家可以扫描人的大脑,从而确定当人在阅读单词、看到面孔、学习新技能或回忆个人经历时,大脑的哪个部分被激活。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科研人员扫描了正在进行复杂手指运动(如弹钢琴)的钢琴家和初学者的大脑。结果显示,与初学者相比,钢琴家大脑中负责手指运动的区域激活程度更低(Krings等,2000)。这个结果说明,长期强化的钢琴演奏改变了钢琴家的大脑,负责手指运动区域的脑功能比初学者效率更高。在“记忆”和“学习”等章节中对此还有更多介绍,你会看到在研究中使用fMRI和其他相关技术是如何改变心理学的一些研究领域的。
2. 心智如何使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做出各种有效行为?
科学家们有时会说功能决定形式,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知道一个东西是怎么工作的(如一个引擎或一个温度计),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这个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如驱动交通工具或测量温度)。威廉·詹姆斯经常提到“思考的目的是行动”,心智的功能是帮助我们完成那些高等动物生存繁衍所需要做的事情,如获取食物、获得栖身之处,以及择偶。心理过程被认为是具有“适应性的”(adaptive),意思是心理过程能够使生物体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知觉使得我们能够识别我们的家人,在猎食者发现我们之前先发现它们,避免撞到迎面而来的车辆。语言使得我们能够组织我们的想法,跟别人沟通,从而使我们能够建立社会群体并进行合作。记忆使得我们不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解决同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可以记住自己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情绪使得我们在面对具有生存或死亡意义的重要事件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使我们能够建立强大的社会关系。这个清单可以无限地列下去。 由于心理过程有适应性,因此在这些方面存在缺陷的人往往会遭遇一些非常艰难的时刻,这就不足为奇了。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达马西奥(Antonio Damasio,1994)讲述了埃利奥特(Elliot)的案例,他是一位中等年纪、拥有很好职业的丈夫和父亲,但是当外科医生在他的大脑中发现一个肿瘤之后,他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外科医生能切除肿瘤以挽救他的生命,他在刚做完手术的那会儿看上去还挺不错。但是,后来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最初,当埃利奥特的功能恢复到可以自己做决策时,他所做的决策比以前糟糕。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做的决策越来越糟糕。工作中,他无法确定应该优先完成的工作,因为他不知道什么事情最重要。而且当具体做事情的时候,他总是会做错。于是他被解雇了。随后他又做了很多很危险的商业冒险,所有这些尝试都失败了。最后他花光了所有积蓄,妻子与他离婚,他又再婚,而第二任妻子最后也离开了他。 是什么毁了埃利奥特的生活?给他做检查的神经科学家并没有发现他的认知功能有什么损伤。他的智商没有下降,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逻辑问题的能力与生病之前一样好。但是,当神经科学家给他做了进一步检查后,发现了一件让人吃惊的事情:埃利奥特丧失了情绪体验。比如,当他的老板把解雇通知书给他、把他逐出办公室时,他不会感到悔恨或愤怒;当他把全部积蓄投入到一项非常愚蠢的商业投资中时,他不会感到焦虑;当他的两任妻子先后收拾行李离开他时,他不会感到难过。我们很多人都期望我们能够做到如此淡定从容,那么,到底谁需要焦虑、难过、悔恨和愤怒?答案是:我们都需要。
3. 为什么有时候心智能力的表现不那么有效?
心智是一架神奇的机器,可以迅速完成很多事情。我们可以在开车的同时与乘客聊天、看路牌号、回忆收音机里正在放的这首音乐的名字。但是,就像所有机器那样,心智也经常通过降低准确性来换取速度和功能的多样性。这会使心智系统产生“漏洞”,偶尔也会引发我们高效的心智加工出现一些运行故障。心理学令人着迷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发生各种各样错误和错觉的倾向。事实上,如果思维、情感和行为不会犯错,人的行为就会永远有秩序、可预测,但却很无趣。显然我们不是这样的。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充满意外,这些意外恰恰来自于我们总是在错误的时间做错误的事情。 有一项探究日常生活中思维错误的研究,以下是一些参与这项研究的人所记录的日记(Reason和Mycielska, 1982,第70—73页): ? 我想把车开出来,但是当我经过通向车库后门的走廊时,我停下来,穿上靴子和园丁服,就像要去院子里干活。 ??我向邮票自动售卖机里投币买邮票,邮票出来后,我说了声“谢谢”。 ??离开客厅去厨房时,客厅里还有人,我就把灯关掉了。 如果这些失误让人觉得可笑,那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可笑的。同时,它们对研究人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线索。比如,请注意,一个人用邮票自动售卖机买邮票后说“谢谢”,而不是说“请问地铁怎么走”。换言之,这个人不是做了一件完全错误的事情,这件事情如果在一个真正的社交场合,是非常正确的。正如这些例子所表明的,人们经常会自动做一些事情,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没有认真考虑,完全是习惯使然。如果我们没有积极地关注我们的所言所行,这些习惯就会被错误触发。威廉·詹姆斯(1890)认为这种习惯的影响可以解释人们心不在焉时的奇怪举止。他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写道:“……心不在焉的人……本来是为了出席晚餐,走进卧室去换衣服,结果却脱掉衣服上床睡觉去了……” 詹姆斯认识到心智发生的错误不但有趣,而且给我们带来启示。当代心理学发现研究心智所犯的错误对人类非常有帮助。当一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良好运作时,通常不会给我们留下线索去分析它是如何运作的。汽车只要运转良好,它们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样子就像魔毯一样,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是什么样的“魔力”在驱动它们。只有当车出故障了,我们才会知道引擎、水泵和其他精细的零部件,以及所有这些部件一起驱动车辆行驶的运行过程。故障和失误不仅仅是破坏或失败,它们更是通往知识的途径(参阅“现实世界”栏中一个普遍发生的例子:拖延症)。同样,了解人类的走神、失误、错误,以及偶尔表现出来的让人觉得迷惑的行为,有助于我们理解正常状态下的思想活动和行为。因大脑手术而变得行为迥异的埃利奥特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充分说明情绪在引导人们做出正常的判断和行为中所起的作用。 心理学令人振奋,因为这门学科解决关于人的经验和行为的最基础的科学问题,我们前面提到的三个问题仅仅是心理学这座巨大冰山的一角。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向导,引导我们去探索冰山的其他部分。但是,在我们穿起防寒服和抓住丁字斧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为什么会有这座冰山。想了解21世纪的心理学,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心理学的历史。
心理学的起源: 成为一门研究心智的科学
19世纪60年代,年轻的威廉·詹姆斯中断医学学业前往欧洲旅行,他想知道人的本质是什么。但是,当时他所面对的情境比今天同样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所面对的情境要困难得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心理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如詹姆斯不客气地所写的“我听到的第一节心理学课正是我讲的第一课”(Perry,1996,第228页)。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之前没有人思考过人类本质的问题。两千多年来,胡子拉碴、牙齿歪斜的思想家们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且事实上当代心理学承认自身源自哲学。我们将从分析这些源头开始,描述早期通过把心智与大脑相连接,从而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历程。随后,我们将了解心理学家是如何形成不同的阵营(或流派):结构主义试图通过把心智细分为最基本的元素来分析它,而机能主义关注心理能力是如何让人们适应环境。
心理学的先驱:伟大的哲学家们 自古人类就期望了解自身。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公元前428—公元前347)和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是最初尝试回答心智如何工作的人(Robinson,1995)。古希腊哲学家们辩论的很多问题,时至今日心理学家们仍在辩论。例如,认知能力和知识是生而有之,还是只能通过经验获得?柏拉图赞成先天论(nativism),该理论认为人固有或天生具有某些知识。各种文化下的儿童都能发现有些声音有意义,可以组合成词,进而组合成句子。儿童在学会应该在何处排便之前,没有经过任何正式训练就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言。是否学习语言的习性是“天生”的(儿童与生俱来的)?或者,学习语言的能力依赖于儿童的经验?亚里士多德认为儿童的心智就像一块白板,在白板上留下痕迹的是经验。他支持经验主义哲学(philosophical empiricism),该理论认为所有知识都是通过经验获得的。 尽管当代心理学家很少有人认为先天论或经验论是绝对正确的,但是仍然在争论一个问题:特定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受先天影响,又在多大程度上受后天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讲,古代哲学家们在没有科学证据的基础上能够提出这么多心理学中的重要问题,并且给出了一些非常有见地的解释,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他们的想法来自于个人观察、直觉和猜测。尽管他们很擅长辩论,但是他们通常会发现要解决争议几乎不可能,因为他们提供的证据并不能够支持他们的理论。在“心理学研究方法”那一章,你会看到,去验证一个理论的能力是科学的基石和当代心理学研究能够形成确定结论的基础。
从大脑到心智:法国的联结主义 我们都知道大脑和身体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而我们心智中的主观内容,如知觉、思维、感受等,不是客观存在。内在感受非常真实,但它们到底在哪儿?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1596—1650)认为身体和心智根本不是一回事——身体是由客观物质构成的,而心智(或灵魂)是由非物质的,或者说是精神物质构成的。但是,如果身体和心智由不同物质构成,那它们是怎么相互作用的?心智是怎么命令身体向前走的?身体碰到钉子时,心智是怎么说出“哎呀”的?这就是二元论的问题,即心理活动是如何与身体行为协调合作的。 笛卡尔认为心智是通过大脑底部一个非常小的结构——松果体来影响身体的。他提出的这个观点在当时是很孤立的,那个时代的其他哲学家不是反对他的解释,就是提出其他解释。比如,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认为心智和身体并非不同的东西,事实上,心智就是大脑在工作。从霍布斯的观点来看,在大脑中寻找一个心智与身体的联结点,就好似在电视上寻找一个图像和显示器的联结点。 法国物理学家弗朗兹·约瑟夫·加尔(Franz Joseph Gall,1758—1828)认为大脑和心智是通过体积大小而非腺体被联系在一起的。他研究了动物的大脑以及因病去世者、健康成年人和儿童的大脑,发现随着大脑体积增大,心理能力往往增加;随着大脑受损害,心理能力降低。加尔的发现被广泛接受(关于大脑损伤的内容时至今日仍被接受)。但是,加尔发展出了一个他的证据远远不足以证实的心理学理论,即后来为我们所知且已消亡的学说——颅相学(phrenology)(见图1.1)。该学说认为典型的心理能力以及心理特征,从记忆到快乐的能力,都能够定位到大脑的特定区域中。大脑的特定区域与特定的心理能力有关,这一点是正确的。本书后文会讲到,大脑的海马与记忆有关,杏仁核与恐惧有关。但是颅相学的解释过于极端。加尔断言,头盖骨上的凸起或压痕的大小能够反映大脑中相应区域的大小,通过感受这些凸起,能够判断一个人是否友好、谨慎、坚定,以及理想主义等。加尔没有意识到,头盖骨上的凸起不一定能够揭示大脑内部的形态。 颅相学的框架搭得很漂亮,还给了年轻人一个互相爱抚的好借口,但归根到底这个理论仅仅基于很薄弱的证据就形成了一系列过于肯定的言论。毫不奇怪,加尔收到的批评和嘲弄非常多。尽管颅相学在其诞生之初曾很受追捧,但它很快就消亡了(Fancher, 1979)。 加尔忙于研究颅相学的同时,其他法国科学家们在试图用更可信的方式来研究大脑和心智的关系。生物学家弗洛朗(Marie Jean Pierre Flourens,1794—1867)认为加尔的结论太泛化,方法太草率,于是他做了一些手术实验,如取走狗、鸟和其他一些动物大脑的特定部位,他发现这些动物的动作和行为异于大脑未受损的动物。 法国外科医生保罗·布洛卡(Paul Broca,1824—1880)研究了一位大脑左半球受损的病人(该受损区域即布洛卡区)。病人的名字叫莱沃尔涅(Monsieur Leborgne),他丧失了语言能力,只能发出一个单音节“tan”,但他能够听懂别人对他说的话,并且能够通过手势来交流。布洛卡据此形成一个关键认识:大脑特定区域受损会导致特定心理功能的丧失,由此可以肯定大脑和心智是紧密相连的。这个发现对于19世纪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时很多人接受了笛卡尔的理论,认为心智与大脑和身体彼此分离,仅仅是相互作用而已。布洛卡和弗洛朗是最早解释心智来源于大脑这一客观物质的人。他们的研究启动了对心理过程的科学探索。
结构主义:将生理学方法应用于心理学 19世纪中叶,心理学从德国科学家的工作中获益颇丰。这些科学家所从事的领域是生理学(physiology),这是一门研究生理过程的学科,特别是人体的生理过程。生理学家发展出很多方法,可以测量神经放电速度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其中有些生理学家开始用这些方法来测量心理能力。威廉·詹姆斯被两位生理学家的研究所吸引,这两位生理学家分别是赫尔曼·冯·亥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1821—1894)和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威廉·詹姆斯在1867年访问柏林期间写的一封信中称:“看起来,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时机到了……亥姆霍兹和海德堡的一位叫冯特的人正在为此而努力。”这两位科学家所做的什么工作吸引了詹姆斯?
亥姆霍兹测量反应时 作为一位兼具生理学和物理学背景的优秀的实验科学家,亥姆霍兹发明了一种方法,可以测量青蛙腿的神经冲动速度,随后他把这种方法用于研究人。亥姆霍兹训练参加者对腿的不同部位接收到的刺激(stimulus)——来自外界环境的感觉输入——做出反应。他会记录参加者的反应时(reaction time),即记录对不同刺激做出反应的时间长短。亥姆霍兹发现,通常人们在脚趾受到刺激后做出反应的时间要长于大腿部位受到刺激时做出反应的时间,而这两个反应时之间的时间差可以用于估计腿部不同位置接受刺激后形成的神经冲动到达大脑的时间。这些发现震惊了19世纪的科学家们,因为当时每个人都认为心理活动是在一瞬间发生的。当你在眼前挥舞双手时,在你看到双手之前并不会感受到手在动。真实的世界并不像那些午夜电影一样,图像和声音之间总是有一点点时差。科学家们以为心理活动的神经过程是同步的,而亥姆霍兹的实验证明这是不对的。而且,他的研究也说明,反应时很可能是研究心智和大脑关系的一个有效方法。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