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出生在平民家庭 ; 帮母亲做家务活儿 ; 别开生面的启智“游戏” ; 新奇艰辛的搬家旅行 ; 难忍流血和杀戮等。
适读人群 :11-14岁
永远记住,你自己决心成功比其它什么都重要。
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政治家,思想家,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是首位美国共和党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首名遇刺身亡的总统。他连任两届总统,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他提出“民有、民治、民享”的纲领性口号,从而取得了最终胜利。他对西部土地的开发作出了贡献,并最终解放了黑奴。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意识,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意志来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这两个因素/如果你没有选择的话,那么就勇敢地迎上去/只要充分相信自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足够持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认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树立起自信心和勇气,千万不要自己把自己打倒在地,那将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决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
少年早熟
出生在平民家庭
帮母亲做家务活儿
别开生面的启智“游戏”
新奇艰辛的搬家旅行
难忍流血和杀戮
妈妈的脚印
新妈妈的教诲
酷爱读书受启迪
爱思考和喜欢讲演
依法伸张正义
用双手和大脑自食其力
外出闯荡
萌发远大志向
诚实勤奋人人夸
描绘法制生活蓝图
在战争中丰富经历
在穷困潦倒中孜孜以求
为恩人的后代洗刷冤屈
政海初航
最大的问题是奴隶制问题
开设联合律师事务所
在感情与理智的激流中挣扎
当选国会议员挺身发言
实地考察黑奴生活
赢得竞选
积极关注有关奴隶制的信息
为苦难的黑奴请命
发表激动人心的演讲
捍卫心中的崇高目标
为坚持真理进行大辩论
朴实高大的平民政治家
当选第十六任总统
力挽危局
面临分崩离析的痛苦和煎熬
以战斗姿态迎接挑战
顶住重重压力
勇敢应对初战失败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化他人
发表《解放黑奴宣言》
巧妙处理下属的错误
信任并支持格兰特
“民有、民治、民享”
连任第十七届总统
亲临前线慰问胜利之师
对战败者宽大为怀
生命中的最大悲剧
美国史上最可耻的一夜
附录
经典故事
年谱
名言
南希·汉克斯居住在树林深处,周围没有朋友。当她长到23岁时,嫁给了一个下层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男人。那是一个乏味而无知的体力劳动者和猎手,名叫托马斯·林肯,但是,林子周围的居民都习惯地称他为“犄角林”。
第二年,他们夫妻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取名为萨拉。到了亚伯拉罕·林肯出生后不久,托马斯·林肯很快就搬了家。
托马斯所买的二百多亩土地就在诺布溪畔附近。在邻居的帮助下,托马斯修建了一所带阁楼的房子,这时小林肯快3岁了。
两个孩子快到上学年龄,但托马斯当然是不太情愿,他觉得对他那样的拓荒者来说,读书是没有多大用处的,他们只要勤快、会做事就行。事实上,两个逐渐长大的孩子也确实成了父母的好帮手。
在南希的坚持下,他们的孩子还是来到了学校。学校离家有3公里远,孩子们在那里读书并练习写字。当时的课本是由韦伯斯特编写的,做练习则通常是用木炭进行东涂西抹。
当小林肯拿起一根木炭写出自己名字的时候,托马斯相当得意,因为当地的传教士也有不会签名的。
小林肯生活在贫寒的平民之家。寒冷的冬天到了,凛冽的寒风横扫过平原,参天大树的枝干被吹得左摇右摆,有些树枝已被狂风吹断。刺骨的冷风呼啸着钻进屋里,令人瑟瑟发抖。
然而,托马斯·林肯一家好像什么都没听到,对这一切他们早已习惯。劳累了一天,一家人实在太疲惫了,好像已沉沉地睡着了。
狂风掀起壁炉上的一块砖头,把它甩到墙角。这时,只有4岁的小林肯被惊醒了。他和姐姐并排枕在一个用装满树叶的口袋做成的枕头上。好冷啊!好想躺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他越是这样想就越觉得浑身打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