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护林工程监测和评价研究》以遥感长时序数据为基础,以GIS为建模平台,构建林业生态工程的监测和评价体系,实现了对大尺度、长时序林业生态工程的科学、客观、完整评价。并以三北防护林第一阶段(分析区间为1981~2000年)为例,全面实施了该评价方法体系,其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比较吻合,验证了该方法体系理论的合理性、逻辑的自洽性和实际的可行性。
《三北防护林工程监测和评价研究》适于林业工程部门的管理者和科研人员阅读。
《三北防护林工程监测和评价研究》适于林业工程部门的管理者和科研人员阅读。
第1章 绪言1
1.1 世界林业生态工程3
1.2 林业生态工程的特点和评价难点4
1.3 基于遥感的林业生态工程监测和评价研究7
1.4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工程的特点及问题9
1.5 三北防护林工程监测和评价方法及技术路线11
本章参考文献12
第2章 三北防护林数据集和基本情况17
2.1 NDVI空间数据集19
2.2 气象因子空间数据集20
2.3 其它生态因子数据集20
2.4 三北防护林工程概括21
2.5 掩膜区的建立25
本章参考文献26
第3章 三北防护林植被长时序变化趋势分析29
3.1 基于长时序NDVI的植被动态监测和评价研究综述31
3.2 主要数据集32
3.3 NDVI时序数据分析方法综述33
3.4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1981~2000年植被变化分析和评价43
3.5 本章小结50
本章参考文献51
第4章 三北防护林植被变化受人类影响研究57
4.1 NDVI和气候因子相关性研究综述59
4.2 NDVI与气候因子相关系数分析63
4.3 NDVI与气候因子偏相关系数分析68
4.4 NDVI与气候因子复相关系数分析70
4.5 基于多元回归方程残差法(RESTREND)的去气候影响模型71
4.6 林业生态工
造成森林覆盖率达不到规划目标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项。
① 目标本身的制定是建立在原有森林资源不减少的基础上的静态指标,忽视了工程期间原有森林资源的动态消耗和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失。
② 动态消耗和人为破坏造成原有森林资源的不断减少,损失巨大。如森林资源采伐利用和灾害造成森林资源损失,自然条件严酷和水资源利用不当导致森林植被自然死亡,不合理的农垦造成原有森林植被的大量破坏,建设征、占用林地造成森林资源减少,过度放牧破坏森林植被等。
③ 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存在自然损失和人为破坏。工程造林标准低,保存率不高。
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核心目的是提高工程区的森林覆盖率,其它诸如提高农田产量、防治和遏制土地沙漠化、治理水土流失等都可以说是森林覆盖率提高的生态结果。
从生态角度讲,三北防护林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工程区的植被生态状况,提高植被的活动强度和三维绿量(植被生物量、叶面积指数、植被净第一生产力NPP等),增强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从而实现预期的生态效益和目标。而提高森林覆盖率的生态结果未必就是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发挥预期的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