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结构体系,是当代中国正在探索实践的重大现实课题,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研究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应该遵循四大基本原则:价值理性与制度理性辩征统一原则、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原则、科学发展原则和对外开放原则。中国经济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既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既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又具有立足国情的现实基础,因而是价值理性与制度理性的辩证统一。
基本制度制约着具体制度,具体制度支撑着基本制度。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创新和完善一系列具体经济制度,构建起支撑基本经济制度的制度结构体系。支撑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经济制度及其体系包括自然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国有企业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支持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制度、基本分配制度、具体分配制度和分配调节制度、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生产经营消费制度。
绪论
第一章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遵循价值理性与制度理性辩证统一的原则
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二、要坚持制度理性
三、当前经济制度创新中应警惕和防止的几种错误思想倾向
第二节 遵循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原则
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保证“效率优先”的基本制度安排,并不断探索创新能提高经济发展效率的具体制度
二、要从制度构建的角度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第三节 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
一、经济制度构建要体现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要围绕科学发展加强市场经济的各项具体制度建设
三、要建立健全保障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制度
第四节 遵循对外开放的原则
一、大胆吸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
二、要通过制度创新推进对外开放
第二章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合理性及制度路径
第一节 市场缺陷及外部不经济
一、导致严重的分配不公
二、垄断造成的资源配置低效和资源运用低效
三、市场的外部不经济
四、市场失灵
第二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效率功能
一、限制私人垄断,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二、克服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条件、创造环境
三、搞好宏观调控,主导经济发展,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四、确立合理的分配机制,为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和谐发展奠定体制基础
第三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政治功能分析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保证人民民主政权性质的经济制度基石
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有利于保障和扩大广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三、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有利于社会政治稳定
第四节 如何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一、公有资产应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对自然资源类生产资料必须实行公有制
三、公有制应在基础产业占绝对支配地位
四、国有经济应在主导产业和其他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
五、公有制应在社会各项事业领域占绝对支配地位
六、公有制应在多层次的动态的所有制结构中保持主体地位
第三章 构建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
第一节 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状况
二、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安排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权界定不明细不明晰问题
二、环境产权设置比较滞后问题
三、收益权分配不公问题
四、产权交易不规范问题
第三节 建立自然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的基本理论依据
一、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特殊性及产权制度安排的特殊性
二、构建以所有权公有为基础的多层次、复合式的产权结构
三、改革和创新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对策建议
第四章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制度
第一节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一、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的特殊职能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国有企业的职能定位
三、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第二节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深化竞争主导类国有企业改革
二、深化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
三、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
第三节 深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
一、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和成就
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第五章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第一节 关于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观点
一、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综述
二、土地私有化不能成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一、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问题
三、不断创新和完善农村经营体制和机制
第三节 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农地流转制度
一、农地流转的具体模式和成效
二、农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建立和完善农地流转制度
第六章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一节 深刻认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必然性、必要性、长期性
一、必然性:一种理论新解
二、必要性:一种现实抉择
三、长期性:一个亟待正确认识和回答的问题
第二节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正确认识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评价问题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辩证关系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非公有制经济中存在的剥削问题
第三节 建立健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支撑体系
一、建立健全私有产权保护制度
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制度
……
第七章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第八章 劳动论、劳动价值新论与按劳分配
第九章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具分配制度体系
第十章 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生产经营消费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制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有效管理人类自身活动的一系列规则,同时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有力工具、得力杠杆。没有人会怀疑制度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意义:不同的制度设置,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一个国家,其社会制度特别是经济制度构建的是否合理,是否先进,直接关系着这个国家的发展快慢、发展好坏,也关系到经济制度本身的活力和生命力。
历史和现实都昭示我们: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有着特殊国情的发展中国家,既不能沿袭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又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老路,而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抉择,是现实的要求,是中国人民的心愿。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构建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既能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又能避免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种种弊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又能积极汲取他国先进的制度文明成果和管理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