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数学与算学》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古代数学发展、古代算术名家、古代算书、古代记数制度和计算工具等内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数学与算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数学持续繁荣时期最为长久,它是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公元前后至14世纪,中国古典数学先后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即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并在宋元时期达到顶峰。
一、古代数学发展概述
二、古代算术名家要述
三、古代算书要览
四、古代记数制度和计算工具
五、古代数学与社会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数学持续繁荣时期最为长久,它是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公元前后至14世纪,中国古典数学先后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即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并在宋元时期达到顶峰。
数学是中国古代最为发达的学科之一,通常称为算术,即“算数之术”。现在,算术是整个数学体系下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包括自然数和在各种运算下产生的性质、运算法则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可是,在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历史中,算术的含义比现在广泛得多。在我国古代,算是一种竹制的计算器具,算术是指操作这种计算器具的技术。算术—词正式出现于《九章算术》中,泛指当时一切与计算有关的数学知识,它包括当今数学教科书中的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等各方面的内容。后来,算术又称为算学、算法,直到宋元时代,才出现了“数学”这一名词,在当时数学家的著作中,往往数学与算学并用。当然,这里的数学仅泛指中国古代的数学,它与古希腊数学体系不同,侧重研究算法。
从19世纪起,西方的一些数学学科,包括代数、三角等相继传人我国。西方传教士多使用数学,日本后来也使用数学一词,中国古算术则仍沿用“算学”。1937年,清华大学仍设“算学系”。1939年中国数学名词审查委员会为了统一起见,才确定专用“数学”,直到今天。
中国是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_,数学的发展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从事社会生产劳动的活动中,逐渐有了数量的概念,认识了各种各样简单的几何图形。特别是随着农业的逐渐发展,需要与之相应的天文、历法,需要知道适宜于农业的季节安排,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土地面积、粮仓大小、建筑材料的长短和方位的测定等等也都离不开数学知识。
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与西方社会不同的特色,它较早地进入封建社会,又长期地停留在封建制之中,因而中国古代数学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时期:先秦萌芽时期、汉唐奠基时期、宋元全盛时期、明清中西数学融合时期。
(一)先秦萌芽时期(从远古到公元前200年)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私有制和以货易货交易的产生,数与形的概念开始形成并有了一定的发展。如在距今六千多年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已经刻有表示1、2、3、4的符号;在半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有用1~8个圆点组成的等边三角形和分正方形为100个小正方形的图案,而且半坡遗址的房基址都是圆形和方形的。为了画出方圆、确定平直,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规、矩、准、绳等作图与测量工具。事实上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制早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用文字符号取代结绳记事了。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禹治水时已经使用了这些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