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千年来民族之魂流淌不息,她以其巨大的生命力展示给她的万代子孙们一幅辉煌的连绵不绝的历史画卷。当我们站在当代的天空之下,看着那历史的痕迹,无论是一段文字,一支曲子,还是一幅画卷,一处古建筑,都能在屏息凝神中,有种与历史交融的恍惚,仿佛在一刹那回到了历史的情境里,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时间在中国大地上穿梭而过,体味到“中华民族”这四个字的博大与厚重。
泱泱中华,千年来民族之魂流淌不息,她以其巨大的生命力展示给她的万代子孙们一幅辉煌的连绵不绝的历史画卷。读史哲典籍更会让我们从深层的思想上,理解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从骨子里头体现出民族文化的风度;从宏观上把握我们民族的思维深度和方式,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拥有自身民族的文化特质。
名人篇
孔子的“仁”与“诛”
孟子为何为“亚圣”
韩非为何遭诛杀
两个公孙龙之谜
司马迁卒于何年
汉代神秘人物东方朔
东汉蔡邕死亡之谜
孔融为何成为典范
曹植排行之谜
陶渊明隐居之谜
王羲之为何偏爱鹅
李白死因之谜
杜甫因何而卒
罗贯中生平之谜
冯梦龙出生地之谜
富可敌国沈万三
蒲松龄的身世之谜
金圣叹因何被杀
文学篇
《诗经》之谜
孔子有没有作《春秋》
左丘明著《国语》之谜
《吕氏春秋》成书年代之谜
《孙子兵法》之谜
《离骚》之谜
《战国策》的作者之谜
班昭是否续过《汉书》
《梦溪笔谈》之谜
《金瓶梅》作者之谜
历史篇
“焚书坑儒”之谜
卓文君私奔之谜
蔡文姬是否归汉
孔融因何被杀
九处赤壁之谜
曹植慕嫂是否有其事
范仲淹因何被罢免
解缙因何被杀
蒲松龄屡试不第之谜
王国维自杀之谜
文字文书篇
汉字的起源之谜
甲骨文探秘
造纸术的发明
“河图”与“洛书”之谜
传国玉玺下落之谜
《永乐大典》正本之谜
“中国武术之祖”探秘
敦煌遗书被封之谜
大龙邮票之谜
编撰《四库全书》的秘密
建筑篇
秦兵马俑之谜
中国第一座寺庙
范仲淹与岳阳楼
长城真是万里吗
北京城双龙之谜
故宫为何称为“紫禁城”
天安门的设计者是谁
陵上无碑文之谜
绘画戏曲篇
绘画的始祖之谜
谁创造了音乐“七声”
戏曲角色名称探秘
《清明上河图》真迹之谜
戏曲形成之谜
《广陵散》内容之谜
《二泉映月》之谜
孔子,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了一整套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他的“仁、义、礼、智、信”规范了做人的基本准则。但是,在诸侯争霸,社会动乱的春秋时代,孔子的“仁政”学说显得苍白无力,其政治主张不断碰壁,政治抱负难以施展。孔子51岁时,始任鲁国中都宰,后升迁为大司寇。齐、鲁夹谷盟约,孔子被鲁定公指定为相礼,即鲁摄相。
可是,孔子任摄相仅七日,便诛杀鲁大夫少正卯,人们都万分惊讶。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荀子·宥坐》中这样记载: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汝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日心达而险,二日行辟而坚,三日言伪而辨,四日记丑而博,五日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而有之。
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以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孔子杀少正卯,是因为此人品行恶劣,邪言惑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预谋。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定公十四年,孔子56岁,大司寇行摄相事,诛鲁大夫敌政者少正卯。
尽管一些史书沿袭此种说法,然而,仍旧有许多人对此疑问重重。
孔子一生主张“仁”,宣扬“仁爱,爱人”,怎会采取极端做法呢?当初,季康子向孔子问政时说:“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回答道:“子为政,焉用杀?”可见,孔子是反对杀人的。他摄相仅七天,怎会大开杀戒呢?再有,如果孔子真杀了少正卯,为何《论语》不载,子思、孟子不言呢?《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专门辑录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书卷,杀少正卯这么大的事情,为何只字不提?子思、孟子的著作《中庸》、《孟子》都未提及此事,与孔子隔了两百多年的荀子却有声有色地记载了此事,有什么根据呢?是否道听途说?荀子依据的来源也许是以夹谷会盟为例。当时齐、鲁会盟,齐由晏婴作相礼,鲁由孔丘作相礼。两国签署盟约后,齐国歌舞乐队进行表演。齐国安排西夷人表演野蛮的舞蹈,被孔子制止。齐国又挑侏儒来唱描写鲁国文姜淫乱的诗,羞辱鲁国。孔子怒喝道:“匹夫羞辱诸侯,其罪当斩!请齐君下令,齐司马执法!”齐国没有任何表示,唱小曲的小丑仍旧在嘲笑鲁国。孔子急中生智,高喊:“齐鲁既已通好,订立盟约,就如兄弟一般,鲁司马执法与齐司马执法都一样!”孔子命令鲁司马申句须上前执法,杀掉男女侏儒领班。再也没人敢唱污秽小曲儿了,连齐景公也被吓得目瞪口呆。孔子的坚决果敢维护了鲁国的尊严。为了鲁国的国家声誉,他当机立断斩杀齐国侏儒,没有辱没作为摄相的使命。孔子也因此受到鲁国百姓的尊重。
至于少正卯,五恶兼有,小人桀雄。如果听凭他聚众滋事,发展反对势力对抗国君,鲁国的祸患就大了。在紧急时刻,孔子果断地除掉这个恶人,维护鲁国的稳定安全,也是可以理解的。除恶便是扬善,诛杀坏人就是保护好人,这与孔子的“仁爱”观点并不矛盾。孔子杀死少正卯,确实有这种可能。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