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集了对主体民族志进行分析与解读、批评与定位、回应与拓展的部分文章,从作为本体论的第三叙事这一视角出发,以第三主体的实践参与理念,分析主体民族志关于对象论、认识论、方法论、目的论、叙事论等方面的新的表述,站在人类学整体进展之视角观照主体民族志的贡献与缺憾,并将主体民族志放在国内外民族志发展历程中进行学术定位,同时在
这是一本将民族志研读与创意写作巧妙并置的指南。通过对写作大师契诃夫《萨哈林旅行记》以及诸多民族志文本的细致分析,本书展示了如何用敏锐的观察力、精细的叙事技巧、充满共情的描写,来捕捉和呈现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类经验。更为宝贵的是,作者基伦·纳拉扬还分享了自己作为人类学家和作家的经历,这也使本书成为集写作指南、传记和文学分
二十多年来,约翰·范·马南的《田野故事》一直是学生、学者和民族志从业者的权威参考和指南。这本书最初于1988年出版,是最早针对与文化的书面表达相关的各种风格和叙事惯例进行详细且批判性分析的作品之一。这是一本关于田野工作的案头呈现,以及文化在出版物中以多种方式呈现的书。本书着重对三种形式或类型的文化表征——现实主义故事、
量化民族志是在整合了数据挖掘、话语分析、心理学、统计学和民族志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科学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互联网时代如何处理、分析海量数据来做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 本书强调了大数据时代,原始数据蕴含的意义是开展所有研究与分析的基石。面对海量数据,必须通过合理的数据整理来赋予数据意义,而挖
本书主要是通过对民族志书写的反思,来思考并探索人类学方法本土化的新维度。本书主编提出,如今在这方面的反思主要是针对西方人类学者呈现非西方世界的方法和伦理问题,虽然这些讨论具有普遍性的价值和实质性的意义,但是我们还需要在地方脉络中深入探讨本土人类学者在民族志写作中呈现本土社会与文化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自己第一部民族志——
本书共有7卷,涵盖了约公元前170年到公元70年耶路撒冷陷落之间的历史,主要内容集中在公元66-70年犹太反抗罗马的战争,这是犹太历史上最伟大的战争。本书主要根据约瑟夫斯亲历战争的记忆、维斯帕先的回忆录以及犹太王亚基帕的信件写成。书中歌颂犹太人的勇敢坚强,同时也称赞罗马人的自制与宽宏,是现存的关于罗马历史中这一重要阶段
本书以文明交往与互动为基本研究视角,围绕犹太人入华与在华等诸多方面,不仅对有关考古与文献资料进行考证,而且充分利用各类间接资料,并在两者建立符合史实的证据链,实现在丝绸之路中考察犹太人入华,拓展传统研究内涵与外延,通过揭示犹太文明与中华文明交往本源与形态,系统阐释两大文明如何通过丝绸之路实现交往,彰显丝绸之路在古代文明
维尔纳·桑巴特,德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曾与马克斯·韦伯、费迪南·滕尼斯共同创立德国社会学学会,并合办了《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杂志。《犹太人与现代资本主义》即是桑巴特从马克斯·韦伯著作中得到启发后的著述,本书思考了犹太文化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论证了犹太文化中信奉律法、理性主义、商业天才以及在处理犹太人与非犹太人关
本书内容包括:寻常之地的田野工作;赫耳墨斯的困境:民族志描述中对颠覆因素的掩饰;从他的帐篷的门口:田野工作者与审讯者;论民族志寓言;后现代民族志:从关于神秘事物的记录到神秘的记录;英国社会人类学中的文化翻译概念等。
自1492年西班牙大驱逐后,犹太人被迫失土去国、背井离乡,流散到欧洲各地特别是地中海沿岸国家,在物质和精神迫害的夹缝中求生图存。然而也正是西班牙这场"最后的驱逐",使犹太人在走投无路的现实面前不得不回望锡安,更加依恋心中的那座圣殿。《犹太人的故事:永远的归途(1700~1900)》便讲述了在这段流亡期间,犹太人于世界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