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庸从1932年至1950年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教授中国文学史,有20年的历史。他与胡适、傅斯年一起把当时陆侃如、冯沅君研究中国文学思潮变迁的阶段推进到文体发生、演化的研究阶段。进而罗庸又在《中国文学史导论》中,提出从中国文化史研究中国文学史,从文学发展的历史来预见文学发展的未来,并论述了中国文学史的"宗趣论
本书分为古代文学、中世文学、近代文学三卷,作者首次把不为文人雅士所重视的唐、五代的变文,宋、元的戏文与诸宫调,元、明的讲史与散曲,明、清的短剧与民歌,以及宝卷、弹词、鼓词等,以三分之一的篇幅写进文学史,这些都是同时期其他书所未论及的。
《中国古代主流文学思想论》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专著,全书依据中国主流文学思想的发展实际,全面俯瞰中国主流文学思想发展的历程,梳理中国主流文学思想发展的脉络,廓清中国主流文学思想与非主流文学思想的边际。通过文学主流思想基因培育的过程,进而了解中国主流文学思想的历史情结,感悟其博大的哲学情怀,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发
《武夷文学读本》为武夷学院校本化自编教材改编而成,主要分为武夷文学古代、现当代部分,包括武夷文学早期形态、昌盛、继续发展,民间文学、摩崖石刻、山水楹联等,凸显地方性、应用性,推动“传朱子理学做武夷文章”顶层设计精神的落实,促进武夷地方文化的传播、传承,并为学生传授清晰的武夷地方文学史脉络的知识体系。
《新时期文艺思潮概览/艺术学理论文丛·中国艺术学文库》是一部系统梳理新时期文艺思潮的专著,内容包括戏剧、电影、电视、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曲艺及文学等门类,由各领域领军人物执笔完成。作品用综述的方式概括了新时期各文艺领域思潮的总体状况,系统梳理各种文艺思潮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客观介绍各种以思潮为统领的艺术观点、艺术现象
本书勾勒了中国文学史明清时期的重要文学史实、作家、流派、成就,编著者均为著名文学史家。与一般中国文学史详细叙说的写法不同,史纲旨在简明扼要地对文学史作系统概述,突出文学史上的重点现象,便于读者掌握,是中国文学史必备的入门书。
《中国文学史纲》勾勒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史实、重要作家、重要文学流派、重要文学成就,编著者均为著名文学史家。与一般中国文学史详细叙说的写法不同,纲要旨在简明扼要地对文学史作系统概述,突出文学史上的重点现象,便于读者掌握,是中国文学史好的入门书。本书是四册中的第三册,为宋辽金元文学纲。
《材料与注释》收录了洪子诚教授的学术论文:主体为对部分当代文学史料的钩沉,以材料与注释相对照的形式呈现,材料包括重要讲话稿、会议记录等,注释补充了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学事件、人物关系,展现出历史现场的复杂局面,使得不熟悉当年材料的学生及研究者可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另外的文章为对于当代文学史写作及教学的探讨。
《中国文学史纲要》勾勒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史实、重要作家、重要文学流派、重要文学成就,编著者均为著名文学史家。与一般中国文学史详细叙说的写法不同,纲要旨在简明扼要地对文学史作系统概述,突出文学史上的重点现象,便于读者掌握,是中国文学史zui好的入门书。本书是四册中的第二册,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纲要。
《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系列教材:中国文学史(套装全4册)》的编写,力求吸收前此有关诸种教材之长,反映目前汉语言文学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突出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自学者参考之用。 《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系列教材:中国文学史(套装全4册)》编写的总要求是,在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