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斗不成功:刘强东和京东商城的"野蛮"奋斗史》是迄今最翔实深刻的刘强东传记作品,京东亲阅,严谨授权。作者深入访谈,大胆落笔,剖析“70后的典范,80后的楷模,90后的偶像”,讲述“强哥”从三无青年到新商业领袖的逆生长道路。这是一段艰辛而精彩的奋斗历程,更是一部充满能量的经典创业史。
《不战斗不成功:刘强东和京东商城的"野蛮"奋斗史》供读者阅读。
2011年看都市热播剧《男人帮》,2012年看青春励志剧《北京青年》,两部电视剧带给您震撼最深的是什么?是孙红雷、黄磊这样的“上海”男人的细腻,还是杜淳、李晨这样的“北京爷们”的率真?
统统不是,而是京东商城的插入广告!2011年开始,京东商城搭上了大导演赵宝刚的热线,开始和电视剧亲密接触。一向低调的京东商城老总刘强东也开始频频动用微博为自己正名。
刘强东不是北京人,十几年前,他就是典型的“北漂”。可是现在,这个“北漂”功成名就,不但在北京落地生根,成为新一代的商业偶像,还为众多新一代“北漂”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
刘强东是“穷人的孩子”,他对童年最深刻的记忆是10岁之前经常饿肚子;刘强东也是早期的“大款”,他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民大学最早拥有“大哥大”和笔记本电脑的“潮男”之一;他本来有当国家公务员的机会,却自动放弃了;他进入当时令人羡慕的外企做白领,拿高薪,但没过两年,也辞职了。
后来我们看到中关村练摊的小老板中有了一个苏北口音的年轻人,他在卖一种叫做“光盘刻录机”的新鲜电子产品。小刘老板的刻录机生意做得很火,光是连锁店就开了十几个。可是正当他决心打造3C产品实体店航母的时候,一场蔓延全国的“非典”埋葬了这个梦想。
用一句话来形容刘强东,我想最恰当的莫过于“不战斗不成功”。这句话是刘强东一直以来的所有行动最为贴切的诠释。人人恐惧的“非典”竟然成为他一飞冲天的契机。
与当当网拼图书,与淘宝网拼百货,与苏宁易购拼家电,“捞过界”的刘强东根本不在乎别人说些什么。互联网行业的竞争中,京东商城的活跃程度让熟悉刘强东的人都大跌眼镜,如此嚣张、如此挑衅,这还是略显“闷骚”的老刘吗?
对此,刘强东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说自己本来就是“三无青年”,不拼、不抢就等于坐以待毙。你爸既不是李刚,也不是李嘉诚,也没有技术,什么都没有,所以敢打敢拼敢于战斗是自己唯一的活路。
这是第一本详细讲述互联网新贵刘强东和他的“作品”京东商城的传奇“战斗”故事。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农村出身的穷孩子到亿万富翁的华丽转身,可以了解到发生各大电子购物网站之间不见硝烟的明争暗斗。刘强东不是神坛之上的商业完人,他也有缺点,有不足。这样反倒更好,平视一个邻家大哥一样的成功男人总比仰视一个高不可攀的商业奇才要舒服,不是吗?
作 者
2013年8月
孙光雨,曾任多家品牌杂志资深记者、编辑。长期致力于企业家深度访谈报导,以及中国企业品牌模式研究。曾在《现代商业》《商业周刊》!
第一章新商业偶像的前传故事
1.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2.不安分的人大文科生
3.强子的1?2万元创业冒险
4.一个草根创业族的成功与痛苦
第二章意料之外的“非典”型机遇
1.“非典”来了
2.“中国最牛的网站”
3.京东的大转型
第三章刘强东的资本大冒险
1.安彩解了燃眉之急
2.今日资本的雪中送炭
3.扩张、扩张、扩张
第四章金融危机中的野蛮生长
1.金融危机,刘强东的第二次机遇
2.15?2亿美元的两轮风投
3.“得物流者得天下”
第五章图书大战:“强”人VS“二”人
1.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2.一个有质感的超人气组合
3.低调谋划,高调“宣战”
4.当“二”人遇到“强”人
第六章电商风云之图书“三国杀”
1.要打价格战就来狠的
2.一招赢尽天下作者的心
3.公益PK也是一种商战
第七章下一个对手——马云!
1.战火,从网上支付自立门户开始
2.支付宝和马云的烦恼来了
3.一淘,让谁睡不着觉
第八章在百亿元混战中胜出!
1.“抄了”天猫的后路
2.当“单挑”变为多方混战
3.没有失败者的狂欢节
第九章“大东”与“小东”的线上争锋
1.张近东被“逼”急了
2.苏宁易购有什么本钱?
3.“大东”和“小东”的战争进行时
第十章双拳敌四手:“强哥”与众大佬的争雄
1.黄光裕逆袭电商界
2.那些与强哥“不对付”的大佬们(一)
3.那些与强哥“不对付”的大佬们(二)
第十一章当野心遭到冷遇
1.强子的窝心事儿
2.动了“铁老大”和奢侈品的“蛋糕”
3.并购、网游、内乱,哪个都不省心
第十二章一个“三无”青年的创业真经
1.团队是京东成功的唯一理由
2.不惜血本培养人才
3.做一个不贪权的创始人
第十三章做一个有理想有文化的电商新贵
1.那些年的京东客服“传说”
2.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3.京东人就是一家人
第十四章强人的凡尘生活
1.他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影响
2.爱越野,爱钓鱼,我是一个“凡客”
3.138个孩子的低调养父
附录:刘强东经典演讲回顾
一、物流和售后服务是京东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关于网络渠道的发展演化
三、做电商要有10亿熬10年
四、京东帝国的崛起
五、创业改变世界
六、我和京东的故事
版权页:
1992年9月初,刘强东怀揣父母硬塞给的600元钱,带着简陋的行李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开学不久,刘强东就遭到了第一个“打击”。“社会学”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美,现实中却是大学中很冷的一个专业,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同样也不好找工作,更别说去做官了。刘强东的高考成绩十分优秀,原本可以考上更有前途的专业,却因选错了报考志愿而“误入歧途”。
一个在社会学系学生中流传许久的故事更能说明这个问题。据说有个该专业的男生喜欢上了其他院系的女生,苦追许久后第一次成功约请到女生,见面不到五分钟男生就失魂落魄地回宿舍了。原来一见面,女生就很直白地告诉他“你们专业太难找工作了,很抱歉我不能和你谈恋爱”。该女生也想不到的是,她的直率打击的不只是那一个男生,还有整个社会学专业的男生,也包括刘强东。可见,对于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大学里再学点别的技能傍身更为现实。听着学长以过来人的身份对他们这帮新生的“良言劝告”,刘强东的心里充满了失望,敢情考上中国最好的大学也不一定能有好的出路啊。
但是,性格沉稳冷静的刘强东并没有一味沮丧,而是打起精神继续自己早先拟定的计划:勤工俭学,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在学长的指点下,课余时间他开始关注校园中大大小小的广告栏,寻找适合自己的兼职工作。很快,他干起了“写信封”的体力活,就是“写一个信封挣三分钱,一个月能挣2000元”这意味着他一个月要写6万个信封,平均一天写2000多个信封,这种超大劳动量的工作他居然坚持了将近一年,可见毅力之顽强。很多名牌大学的学生在课余时间都会做兼职以增加社会实践外带挣点生活费,但像刘强东这样玩命似的做兼职的人就非常少了,而像他那样大学四年变着花样挣钱而且挣出名堂来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一年之后,刘强东已经不满足这种简单劳动了。暑假时,喜欢琢磨事儿的他盯上了书。他利用身在海淀区的优势,从临近的出版社或图书批发市场以二点几的低折扣批发一些精装书,然后去“扫楼”——抱着书到写字楼里挨个公司上门推销,一个多月下来,竟然挣了两万多元,’这在当时算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倒腾”图书虽然累些,但比起父母的跑船运煤来说可轻松多了,也让他体会到了“薄利多销”赚差价的快乐。无论是他日后在中关村代销光磁产品,还是做网上商城打破国内原有的商业零售格局,都没有脱离这种“低价拿货、低价销售”的商业模式,也正是这种简单的商业理念成就了刘强东网商大佬的江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