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舫法师行传 001
原序 004
第一编 009第一章 今日研究佛学之现状 009第二章 从现代思潮看唯识学 017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佛学 017第二节 科学与佛学 019第三节 哲学与唯识学 027第三章 从中国佛学史看唯识学 033第一节 中国佛学史的概观 033第二节 唯识学与各宗 039第四章 从印度佛教史看唯识学 071第一节 根本佛教与唯识学 071第二节 唯识学与印度大乘佛学者 080第五章 唯识学之历史概观 086
第一节 唯识学之发源 087第二节 唯识学之萌芽 089第三节 唯识学之长成期 091第四节 唯识学之建立与弘传 092第五节 中国之唯识学派 097附:唐代唯识学派之概观 098附:唐唯识六派学说之略解 101
第二编 104第一章 绪论 104第一节 哲学的名义(哲学、吠陀、般若) 104第二节 哲学的方法 106第三节 哲学的性质与唯识之有 107第四节 哲学与唯识学的范围 109第五节 唯识哲学之意趣 110第二章 论题之建立 122第一节 释论题唯识三十论 122第二节 论文之组织 126第三节 作者与译者 128第三章 唯识大意 134第一节 宇宙人生之假说 134第二节 唯识略义 140
第三节 略释识能变义 142第四节 能变的次第 148
第四章 了境能变识(知识论) 154第一节 序言 154第二节 本颂与大纲 164第三节 根境识与感觉(知识的所依) 166第四节 六识的三方面 170第五节 六识的心理与感受 171第六节 泛论情感情绪与心所法 188第七节 前五识的产生 190第八节 意识的生起 192
第五章 思量能变识(人生论) 194第一节 序言 194第二节 举颂释名 197第三节 所依与所缘 199第四节 体性、行相、相应 203第五节 末那之界系与伏断 206
第六章 阿赖耶识(本体论) 209第一节 序言 209第二节 阿赖耶识之三相 220第三节 阿赖耶识之种子 225第四节 阿赖耶识之功用 234第五节 阿赖耶识之感受 240第六节 阿赖耶识之因果 243第七节 阿赖耶识之舍位 244
第七章 理性的唯识论 247第一节 唯识的中道义 247第二节 唯识的辩证法 253第三节 唯识的因果律 255第四节 唯识的业果缘起论 256第五节 唯识的三性三无性 267第六节 唯识的真如性(明唯识性) 279
第八章 实证的唯识论 281第一节 总说 281第二节 资粮位 285第三节 加行位 289第四节 通达位 295第五节 修习位 299第六节 究竟位佛果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