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经》的结集流通是在《般若经》系列经典之后。介乎《般若经》与《解深密经》之间,还有一系列经典是以说“如来藏”为主,即是《胜鬘经》等与不二法门相应的经典。《胜鬘经》系列经典不但为了义,而且还由此开出《解深密经》一系列经典。<br>
《般若经》的主旨是说一切法空,《胜鬘经》一系列经典所说者则是成佛的机理,且将这机理名之为“如来藏”。必须先明白这机理,然后才谈得上怎样成佛。此系列经典既说成佛的机理,当然也便说到成立众生的机理。众生的心识状态恒常受贪瞋痴污染,这种状态即名之为藏识(阿赖耶识)。正由于藏识的作用,才有六道轮回,众生即由是成立。<br>
学佛的人都是众生,佛的本怀在于教导众生如何成佛,因此便须教导学人如何暸解自己的心识,进一步则教导学人如何清净自己的心识,由是便有《解深密经》一系列经典。《解深密经》之所以重要,即正在于能教凡夫如何藉此而修道,从而步入成佛之道。
谈锡永,广东南海人,1935年生。童年随长辈习东密,十二岁入道家西派之门,旋即对佛典产生浓厚兴趣,至二十八岁时学习藏传密宗,师从宁玛派敦珠法王,于三十八岁时,得宁玛派金刚阿阇梨位。1986年由香港移居夏威夷,1993年移居加拿大。<br>
早期佛学著述,收录于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通俗佛学著述结集为《谈锡永作品集》。主编《佛家经论导读丛书》并负责《金刚经》、《四法宝鬘》、《楞伽经》及《密续部总建立广释》之导读。其后又主编《宁玛派丛书》及《大中观系列》。<br>
所译经论,有《入楞伽经》、《四法宝鬘》(龙青巴著)、《密续部总建立广释》(克主杰著)、《大圆满心性休息》及《大圆满心性休息三住三善导引菩提妙道》(龙青巴著)、《宝性论》(弥勒著,无著释)、《辨法法性论》(弥勒造、世亲释)、《六中有自解脱导引》(事业洲岩传)、《决定宝灯》(不败尊者造)、《吉祥金刚萨埵意成就》(伏藏主洲岩传)等,且据宁玛派敦珠法王传授注疏《大圆满禅定休息》。著作等身,其所说之如来藏思想,为前人所未明说,故受国际学者重视。<br>
近年发起组织北美汉藏佛学研究协会,得二十余位国际知名佛学家加入。2007年,应季羡林先生、冯其庸先生之邀,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办汉藏佛学研究中心,应聘为客座教授,主讲佛学课程,并应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之请,讲如来藏思想。
总序<br>
引言<br>
序品第一<br>
胜义谛相品第二<br>
心意识相品第三<br>
一切法相品第四<br>
无自性相品第五<br>
分别瑜伽品第六<br>
地波罗蜜多品第七<br>
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br>
【前言】+内容
总 序<br>
一、说密意<br>
“佛典密意”系列丛书的目的在于表达一些佛家经论的密意。什么是密意?即是“意在言外”之意。一切经论都要用言说和文字来表达,这些言说和文字只是表达的工具,并不能如实表出佛陀说经、菩萨造论的真实意,读者若仅依言说和文字来理解经论,所得的便只是一己的理解,必须在言说与文字之外,知其真实,才能通达经论。<br>
《入楞伽经》有偈颂言:<br>
由于其中有分别 名身句身与文身<br>
凡愚于此成计著 犹如大象溺深泥<br>
这即是说若依名身、句身、文身来理解经论,便落于虚妄分别,由是失去经论的密意、失去佛与菩萨的真实说。所以在《大涅槃经》中,佛说“四依”(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都是依真实而不依虚妄分别,其中的“依义不依语”,正说明读经论须依密意而非依言说文字作理解。佛将这一点看得很严重,在经中更有颂言:<br>
彼随语言作分别 即于法性作增益<br>
以其有所增益故 其人当堕入地狱<br>
这个颂便是告诫学佛的人不应依言说而诽谤密意,所以在经中便有如下一段经文:<br>
世尊告言:大慧,三世如来应正等觉有两种教法义(dharma-naya),是为言说教法(desanā-naya)、自证建立教法(siddhānta-pratyavasthāna-naya)。<br>
云何为言说教法之方便?大慧,随顺有情心及信解,为积集种种资粮而教导经典。云何为观修者离心所见分别之自证教法?此为自证殊胜趣境,不堕一异、俱有、俱非;离心意意识;不落理量、不落言诠;此非堕入有无二边之外道二乘由识观可得尝其法味。如是我说为自证。<br>
由此可知佛的密意,即是由佛内自证所建立的教法,只不过用言说来表达而已。如来藏即是同样的建立,如来法身不可思议、不可见闻,由是用分别心所能认知的,便只是如来法身上随缘自显现的识境。所以,如来法身等同自证建立教法,显现出来的识境等同言说教法,能认知经论的密意,即如认知如来法身,若唯落于言说,那便是用“识观”来作分别,那便是对法性作增益,增益一些识境的名言句义于法性上,那便是对佛密意的诽谤、对法性的损害。<br>
这样,我们便知道理解佛家经论密意的重要,若依文解字,便是将识境的虚妄分别,加于无分别的佛内自证智境上,将智境增益名言句义而成分别,所以佛才会将依言说作分别看得这么严重。<br>
二、智识双运<br>
由上所说,我们读经论的态度便是不落名言而知其密意,在这里强调的是不落名言,而不是屏除名言,因为若将所有名言都去除,那便等于不读经论。根据言说而不落言说,由是悟入经论的密意,那便是如来藏的智识双运,亦即是文殊师利菩萨所传的不二法门。<br>
我们简单一点来说智识双运。<br>
佛内自证智境界,名为如来法身。这里虽说为“身”,其实只是一个境界,并非有如识境将身看成是个体。这个境界,是佛内自证的智境,所以用识境的概念根本无法认知,因此才不可见、不可闻,在《金刚经》中有偈颂说:<br>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br>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br>
色与音声都是识境中的显现,若以此求见如来的法身、求见如来的佛内智境,那便是将如来的智境增益名言,是故称为邪道。<br>
如来法身不可见,因为遍离识境。所以说如来法身唯藉依于法身的识境而成显现,这即是依于智识双运而成显现。经论的密意有如如来法身,不成显现,唯藉依于密意的言说而成显现,这亦是依于智识双运而成显现。如果唯落于言说,那便有如”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当然不能见到智境、不能见到经论的密意。不遣除言说而见密意,那便是由智识双运而见,这在《金刚经》中亦有一颂言(义净译):<br>
应观佛法性 即导师法身<br>
法性非所识 故彼不能了<br>
是即不离法性以见如来法身(导师法身),若唯落识境(言说),即便不能了知法性,所谓不离法性而见,便即是由智识双运的境界而见,这亦即是不二法门的密意,杂染的法与清净的法性不二,是即于智识双运的境界中法与法性不二。<br>
然而,智识双运的境界,亦即是如来藏的境界,我常将此境界比喻为荧光屏及屏上的影像,荧光屏比喻为如来法身,即是智境;法身上有识境随缘自显现,可比喻为荧光屏上的影像,即是识境。我们看荧光屏上的影像时,若知有荧光屏的存在,那便知道识境不离智境而成显现(影像不离荧光屏而成显现),因此无须离开影像来见荧光屏(无须离开言说来见密意),只须知道荧光屏唯藉影像而成显现(密意唯藉言说而成显现),那便可以认识荧光屏(认识经论的密意)。这便即是“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也即是“四依”中的“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br>
简单一点来说,这便即是”言说与密意双运”,因此若不识如来藏,不知智识双运,那便不知经论的密意。<br>
三、略说如来藏<br>
欲知佛的密意须识如来藏,佛的密意其实亦说为如来藏。支那内学院的学者吕澂先生,在《入楞伽经讲记》中说:<br>
此经待问而说,开演自证心地法门,即就众生与佛共同心地为言也。<br>
自证者,谓此心地乃佛亲切契合而后说,非臆测推想之言。所以说此法门者,乃佛立教之本源,众生入道之依处。<br>
由此可见他实知《入楞伽经》的密意。其后更说:<br>
四门所入,归于一趣,即如来藏。佛学而与佛无关,何贵此学,故四门所趣必至于如来藏,此义极为重要。<br>
所谓“四门”,即《入楞伽经》所说的“八识”、“五法”、“三自性”及“二无我”,吕澂认为这四门必须归趣入如来藏,否则即非佛学,因此他说:<br>
如来藏义,非楞伽独倡,自佛说法以来,无处不说,无经不载,但以异门立说,所谓空、无生、无二、以及无自性相,如是等名,与如来藏义原无差别。<br>
佛说法无处不说如来藏、无经不载如来藏,那便是一切经的密意、依内自证智而说的密意;由种种法异门来说,如说空、无生等,那便是言说教法,由是所说四门实以如来藏为密意,四门只是言说。<br>
吕澂如是说四门: <br>
前之四法门亦皆说如来藏,何以言之?八识归于无生,五法极至无二,三性归于无性,二空归于空性,是皆以异门说如来藏也。<br>
这样,四门实在已经包括一切经论,由是可知无论经论由那一门来立说,都不脱离如来藏的范限。现在且一说如来藏的大意。<br>
认识如来藏,可以分成次第:<br>
一、将阿赖耶识定义为杂染的心性,将如来藏定义为清净的心性,这样来理解便十分简单,可以说心受杂染即成阿赖耶识,心识清净即成如来藏心。<br>
二、深一层次来认识,便可以说心性本来光明清净,由于受客尘所染,由是成为虚妄分别心,这本净而受染的心性,便即是如来藏藏识。本来清净光明的心性,可以称为如来藏智境,亦可以称为佛性。<br>
三、如来藏智境实在是一切诸佛内自证智境界,施设名言为如来法身。如来法身不可见,唯藉识境而成显现。这样,藉识境而成显现的佛内自证智境便名为如来藏。<br>
关于第三个次第的认识,可以详说:<br>
如来法身唯藉识境而成显现,这个说法,还有密意。一切情器世间,实在不能脱离智境而显现,因为他们都要依赖如来法身的功能,这功能说为如来法身功德。所以正确地说,应该说为:如来法身上有识境随缘自显现,当这样说时,便已经有两重密意:(1)如来法身有如来法身功德;(2)识境虽有如来法身功德令其得以显现,可是还要“随缘”,亦即是随着因缘而成显现,此显现既为识境,所依处则为如来法身智境,两种境界双运,便可以称为“智识双运界”。<br>
什么是“双运”?这可以比喻为手,手有手背与手掌,二者不相同,可是却不能异离,在名言上,即说二者为“不一不异”,他们的状态便称为双运。<br>
如来法身智境上有识境随缘自显现,智境与识境二者不相同,可是亦不能异离,没有一个识境可以离如来法身功德而成立,所以,便不能离如来法身而成立,因此便说为二者双运,这即是智识双运。<br>
如来法身到底有什么功能令识境成立呢?第一,是具足周遍一切界的生机,若无生机,没有识境可以生起,这便称为“现分”;第二,是令一切显现能有差别,两个人,绝不相同,两株树,亦可以令人分别出来,识境具有如是差别,便是如来法身的功能,称为“明分”,所谓“明”,即是能令人了别,了了分明。<br>
智境有这样的功能,识境亦有它自己的功能,那便是“随缘”。“随缘”的意思是依随着缘起而成显现。这里所说的缘起,不是一般所说的“因缘和合”,今人说“因缘和合”,只是说一间房屋由砖瓦木石砌成;一只茶杯由泥土瓷釉经工人烧制而成,如是等等。这里说的是甚深缘起,名为“相碍缘起”,相碍便是条件与局限,一切事物成立,都要适应相碍,例如我们这个世间,呼吸的空气,自然界的风雷雨电,如是等等都要适应。尤其是对时空的适应,我们是三度空间的生命,所以我们必须成为立体,然后才能够在这世间显现。这重缘起,说为甚深秘密,轻易不肯宣说,因为在古时候一般人很难了解,不过对现代人来说,这缘起便不应该是什么秘密了。<br>
这样来认识如来藏,便同时认识了智识双运界,二者可以说为同义。于说智识双运时,其实已经表达了文殊师利法门的“不二”。<br>
四、结语<br>
上来已经简略说明密意、智识双运与如来藏,同时亦据吕澂先生的观点,说明“无经不载如来藏”,因此凡不是正面说如来藏的经论,都有如来藏为密意,也即是说,经论可以用法异门为言说来表达,但所表达的密意唯是如来藏(亦可以说为唯是不二法门),因此我们在读佛典时,便应该透过法异门言说,来理解如来藏这个密意。<br>
例如说空性,怎样才是空性的究竟呢?如果认识如来藏,就可以这样理解:一切识境实在以如来法身为基,藉此基上的功能而随缘自显现,显现为“有”,是即说为“缘起”,缘起的意思是依缘生起,所以成为有而不是成为空。那么,为什么又说“性空”呢?那是依如来法身基而说为空,因为释迦将如来法身说为空性,比喻为虚空,还特别声明,如来法身只能用虚空作为比喻,其余比喻都是邪说,这样一来,如来法身基(名为“本始基”)便是空性基,因此在其上显现的一切识境,便只能是空性。此如以水为基的月影,只能是水性;以镜为基的镜影,只能是镜性。能这样理解性空,即是依如来藏密意而成究竟。<br>
以此为例,即知凡说法异门实都归趣如来藏,若不依如来藏来理解,便失去密意。因此,本丛书即依如来藏来解释一些经论,令读者知经论的密意。这样来解释经论,可以说是一个尝试,因为这等于是用离言来解释言说,实在并不容易。这尝试未必成功,希望读者能给予宝贵意见,以便改进。<br>
<br>
2011年5月19日七十七岁生日<br>
【书摘+内容】
引 言<br>
一、《解深密经》在佛典中所处的位置<br>
《解深密经》的结集流通是在《般若经》系列经典之后。介乎《般若经》与《解深密经》之间,还有一系列经典是以说”如来藏”为主。这系列经典即是《胜鬘经》等。《胜鬘经》系列经典不但为了义,而且还由此开出《解深密经》一系列经典。<br>
《般若经》的主旨是说一切法空。那么,知道空性之后,又怎样进入成佛之道呢?<br>
《胜鬘经》一系列经典所说者即是成佛的机理,且将这机理名之为”如来藏”。必须先明白这机理,然后才谈得上怎样成佛。此系列经典既说成佛的机理,当然也便说到成立众生的机理。众生的心识状态恒常受贪瞋痴污染,这种状态即名之为藏识(阿赖耶识)。正由于藏识的作用,才有六道轮回,众生即由是成立。<br>
学佛的人都是众生,佛的本怀在于教导众生如何成佛,因此便须教导学人如何暸解自己的心识,进一步则教导学人如何清净自己的心识。由是便有《解深密经》一系列经典。<br>
此系列经典详细分析众生的心识。众生的心识功能在于认知、了别一切法,当众生一旦能了别认识时,却将所认知、所分别的概念执之为实,这样一来,心识即受污染,由此便入轮回。<br>
《解深密经》之所以重要,即正在于能教凡夫如何藉此而修道,从而步入成佛之道。光知道”如来藏”,对凡夫没有用处,因为既使在知见上能暸解佛智,凡夫亦不能因此成佛。必须知道自己的心识状态,同时知道如何清净自己的心识,凡夫才能暸解须要如何修持。对凡夫来说,《解深密经》一系列经典实在比《胜鬘经》系列还要重要。前者是实际指引,后者仍属知见。在这层意义上,可以强调《解深密经》是了义经典。<br>
如上所述,为藏密宁玛派的观点。宁玛派属”瑜伽行中观派”,他们并不是想调和”中观”与”唯识”,只是以中观见来修瑜伽行,是故亦称为”瑜伽行中观师”。印度祖师无垢友尊者说修证般若波罗蜜多,处处广引《解深密经》及《现观庄严论》。释《心经》内义,主要依据《解深密经》所说的修证次第。不败尊者于《广说如来藏》中所说之四理(相依理、法性理、作用理、证成理),是大乘瑜伽行古学依据《解深密经》所演的教法而建立。《辨中边论》所发扬的”五法”、”三自性”、次第离诸粗重等教法,皆脱胎自《解深密经》及《入楞伽经》,由此可知此经的重要。<br>
印度佛学分三大流派,即弥勒建立的瑜伽行,以《解深密经》为其根本经典;龙树建立的中观,以《般若经》为其根本经典;文殊建立的瑜伽行中观(亦即如来藏),根本的经是《入楞伽经》,以及《维摩经》等文殊不二法门的经典。这三系列经典,其实都含密意。<br>
二、《解深密经》与弥勒瑜伽行<br>
“瑜伽行”即是大乘行人的修学。弥勒所说的修学系统,即名为弥勒瑜伽行。<br>
弥勒瑜伽行派有古学与今学之分。所谓今学即是由玄奘法师传入汉土的唯识学派。此学派由陈那论师创立,由护法继承及发展。瑜伽行古学由真谛三藏传入汉土,论师包括无着、世亲(陈那为其弟子),以及世亲其余弟子,如安慧等。<br>
古学与今学的分野在于今学家不谈如来藏,而古学家则几乎无人不以如来藏为修证果。这即是说,古学家以法相为基、以唯识为道、以如来藏为果;今学家则将唯识学深化,另行建立自己的基道果。<br>
《解深密经》中多处观点与唯识今学所讲不同,虽然唯识今学亦以此经作为自己的根本经典,可是对它诸多批评,认为于读此经时,要懂得分别古学与今学,勿作混淆。因为若完全依止古学,有些唯识家的观点便难以说得通。<br>
所以,唯识今学学人便将本经视为唯识思想形成初期的经典,这等于是认为陈那的思想比《解深密经》更加成熟。依此立场,他们说,本经虽然重要,但其重要性却无非是提供了一些数据,使人能暸解唯识思想的来龙去脉。<br>
实质唯识今学与瑜伽行并非同义词。唯识今学是理论,所以是一门学术;瑜伽行则是依心识修证的修学,所以是种种修习道。<br>
瑜伽行古学与唯识学派有着许多根本差异,此从二者对《解深密经》的解读可看出端倪。前者以“如来藏”为究竟,后者则以“唯识”为究竟;前者以“三无自性”超越“三自性”,后者则视“三无自性”与“三自性”同一层次,只是三自性有三无性。<br>
唯识学派着重依阿赖耶识、种子等学说,解释如何转舍污染而依得清净之机理,是故便视唯识为究竟。瑜伽行古学则着重于次第显露本具的如来藏清净心。因此所说的“转依”,便有所不同。唯识学派是转舍阿赖耶识而依真如;瑜伽行古学是无所舍离而见如来藏。<br>
于观修,唯识学帕特别重视“四正加行”的离能取所取次第以证入“圆成自性”,而瑜伽行古学则着重“离相四加行”之圆证究竟无分别智次第;前者范围较窄,后者则范围为广大,所以后者实已包括前者。<br>
如是由两重“转依”义及两重“四加行”义,应更易厘清瑜伽行古学与唯识今学之关系与差别。<br>
弥勒瑜伽行据《解深密经》而建立,此为三转法轮说教。经中说之为“无上无容非诤论立足处”,故为了义。其了义,非但说唯识,以其立基于法相,证果为如来藏,唯识仅为道上之所依,如是基道果井然,然后始能说为了义。故知法相即是瑜伽行的了义基,亦可说三性、三无性为此了义基之基。<br>
瑜伽行中观是以瑜伽行为道,《解深密经》的重点亦在于建立观修道之次第修证,可是它亦是分基道果来讲。第一品序品是等于前行,正行从第二品开始至第八品便分成基道果来讲。<br>
三、《解深密经》的标题、主旨及结构<br>
“深密”在梵文叫做Samdhi。Samdhi的意思可以解释为一个竹节、一个竹节,一段一段这么接下来,是故真谛译作《解节经》。求那跋陀罗译作《相续解脱经》。相续之意,正是从竹子一节一节地相续这意义来翻译,易与佛家讲心的相续、身的相续混淆,而且用“解脱”一词过于严重。<br>
“解”即解释、解明,不能说是解脱。菩提流支译作“密意”,以示佛的密意。佛的密意等于一个竹的结,前面我们很容易通,可是到了结就难通了。所以这就等于佛所讲的密意。
密意的意思就是语言之外所含之意,没有明白地讲出来,他虽然用语言来表达,但读者却须理解言外之意。这个Samdhi,真谛翻译的经就讲四个节,有一个“令入节”,就是所说的东西是不究竟的,可是为了让你入这个解脱道,因此我就这么讲,吸引你来。等于佛说有什么福报,你听见福报就相信佛教,就想学佛。佛说有福报的意思是令你进到佛道来,如此而已,这是他的密意。像这样一举例,你就晓得什么叫节。节的意思即为含有密意。唐玄奘译作《解深密经》,翻译得很好,使人明白它是解释佛的深密意。<br>
日本现代学者高崎直道认为,所谓“深密”,有“系结X(A1A2A3…)而叫做B”这种形式的意思,由于X不表出,所以当用B来表达时,如果B含有A1A2A3等意义,便可以说B道出了X的“深密”。<br>
在这里,B便是言说,须要了解B所含有的A1A2A3等,才能理解离言的X,那便是知佛密意。<br>
《解深密经》的结集约略与《入楞伽经》同期,而《入楞伽经》亦同样被弥勒瑜伽行派视为根本经典。在此经中表达了一个很重要的主题,那即是佛内自证智境界无可显现,惟藉识境而成显现,所成的显现,用识境的道名言来说,便即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br>
对照高崎氏的解释,智境便即是X,识境便即是B。 X不可说、不可表达、不可显现,于是即由B而成可说、可表、可显现。 B说出X的“深密”,即是《解深密经》的主题思想。<br>
唯识家强调“转识成智”,强调“转依”,其所转,实际上即由B转而成X,亦即由识境转成智境。若用弥勒瑜伽行的道名言,便可说为转舍藏识而依如来藏。<br>
所以研读《解深密经》,必须从“惟有识境才能表现出智境”这一观点来理解,这亦是弥勒瑜伽行派的基本立场。若将之完全比附为唯识,那恐怕便始终是识境范围内的事,此亦恐非陈那论师之本怀,亦非玄奘法师之传授。<br>
《解深密经》共为五卷八品。《序品》为全经大纲,以佛土庄严、如来功德、闻法众、菩萨众之名号,展现智识双运界。《胜义谛相品》所说即为智境,《心意识相品》所说即为识境,以其为境界,故说为“相”。然后于《一切法相品》,施设“三自性相”,此即认识识境之三层次,凡庸依名言执实,是为遍计自性(分别自性);入道者知一切法皆为缘起,是由依他自性而认知识境;初地菩萨住于相碍缘起,现证一切法、一切世间皆因应其局限(相碍)而成显现,如我们的世间依三度空间、一度时间而成显现,如是即触证真如,由圆成自性以认知识境,住入法性。<br>
于是即由“三无自性”以说《无自性相品》。此中现代唯识今学学人对此有一误解。他们认为三自性相有三无性。但是,“三无自性”实为对“三自性相”的超越;亦即:由现证“相无自性”始能超越由遍计(分别)而成的识境,由现证“生无自性”始能超越落于相依、相对缘起以认识的识境,由此现证“胜义无自性”,始能超越住于相碍缘起所认识的识境,由是超越初地而入修道。<br>
接下来的二品:《分别瑜伽品》说实际观修的次第。瑜伽行派将观修次第定为(止、)观、止、止、观,与宁玛派所传相同。《地波罗蜜多品》说十地菩萨别别之观修与现证,及说佛地之机理,此即”转识成智”之次第差别。<br>
最后《如来成所作事品》说如来法、报、化三身。此中法身即为佛内自证智境,报身与化身即智境上随缘自显现而成的识境。<br>
本经全部内容可概括如上,此亦为读者掌握此经的重要脉络。本书写作的目的,便是通过此经的重要脉络,来指出密意。本经既称为“解深密”,也就是说,根据本经之所说,就能得到佛言说以外的密意。于其密意已随文指出,此处不赘。<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