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历史教材的语言规范性、史实科学性等,历史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史料教学的案例与分析等,高考试题的科学性、导向性问题等,教师成长、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另外,将关于如何做一名好教师的相关论文集结在一起,并将迄今为止的重要著述置于“附录”中。书中多篇论文在CSSCI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历史教学》以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等期刊上发表,出版前对相关论文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与修改。
自 序
最近十余年来,将所撰文章结集出版,在中学教师中竟也十分地时髦。这也许是社会进步的表征之一罢。笔者是慢热之人,对于是否出版文集,向在两可之间。但劝的人多了,也便成了事。今年刚好是本人做“孩子王”30周年,对教书的副产品做一个小结,为自己献上一份祝福,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由头。再说,也总算是了结了一宗事。
许多人都认为,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是新时期中国大学的“黄金时代”。笔者有幸成为当时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在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丽娃河畔度过了四年美好的读书时光。那时,国门初开,走向未来丛书、文化哲学丛书、五角丛书等扑面而来,“骄子”们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新知识、新观念、新思想,读新书、听讲座、办社团、出刊物、写文章成为华东师大学子们的主要课余生活。文史楼前、丽娃河畔、夏雨岛上,处处留下他们年轻而忙碌的身影。华东师大的历史系更是史学研究的重镇,名家、名士荟萃,吴泽、戴家祥、苏渊雷、陈旭麓、王养冲、郭圣铭、王家范、夏东元、陈崇武、李钜廉、孙道天、王斯德等先生名重当世,皆一时之选。老师们待我们亲如子弟,记得王家范老师带着同学们考察了乌镇、石门等江南市镇,让我们初步领略了读书与行路相融的妙处。在丁季华老师的热心策划之下,班上许多同学的文章在《历史教学问题》上变成了铅字,其中也有我的一篇,尽管短小,却是正式发表的处女之作。班上同学也一心向学,78级魏承思等学长创办的《青年史学》,在全国大学生学术刊物中已是“名刊”,在立彬兄接棒主编时,我有幸与吴红同学一起成为特约撰稿人。汉彬兄创办、主编了《青年法学》,“笔杆子”传清兄是编委,我也忝列其中。殿勋兄在创刊号上发表的《上蔡县在校大学生婚姻状况的调查报告》一文,因题材独特而小有影响。在辅导员倪华强老师的鼓励与支持下,我创办、主编了名为“绿叶”的班级手抄报,供同学们发表诗歌、小小说、评论、随笔之类的习作。创刊号是倪师亲自领着我去文科办公楼一楼复印室复印的,倪师还给了我一大叠“复印卡”,说以后由我尽情地复印好了。与“一舍”同一楼层中文系的青年教师、同学一起创办过杂文社,出版了社刊《两面针》,写过《穷如教授》等杂感。另外,逛书店也是很多同学日常的“必修课”,我与存福、立霞、晨峰、辅汉、明杰等兄常常“同去同去”,于是便同去。最吸引我们的,恐怕还是有“远东第一大书店”之称的南京东路新华书店,特别是二楼专辟的店中店“学术书苑”,专卖人文社科类的学术著作,店招是由学养深厚的汪道涵先生题写的,店长“老严”是位很懂书、很干练、很耐烦的人,所以这里成了海上学人最愿意光顾的地方。如果时间允许,我们还会拐到旁近的福州路,逛逛古籍书店、外文书店什么的。尽管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种种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多年以后回头来看,这些时代大环境和校园小环境相叠相加,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场域,构建了一个绝响的“80年代”,生活于斯,学习于斯,熏陶于斯,做人、做事、做学问自会不由自主地受到它的牵引、受到它的潜润。负笈沪上,时间虽然不长,给予我的影响却是终身的,如阅读、写作、思考等习惯和批判性思维早已是“日用而不觉”了。当然,还包括当时萌发了一个梦想,梦想以后像学者一样的生活。
然而人生的际遇每每难以逆料,个人的命运常常抵不过时代的命运。进了中学任教后,追求学者化生活方式的梦想终于破灭了。来到甘棠湖畔之初,虽然没有像方鸿渐刚到三闾大学教书时“仔细一想,慌张得没有工夫生气了”一样的情形,但大势所趋,也的确难以生气,况且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明白”的、灵动的、可爱的生命。我想,中学教师是教别人写的书,是“照着讲”,不能“接着讲”,时间也不自主、不自由,是枚“教书匠”,固然不能像学者一样地生活,但起码可以像“准学者”一样地活着。在逼仄的逆旅中开一点“窗户”,偶尔做一点“自由呼吸的教育”,总是可能的。所以,折中之后,如何发挥自身的一点优势,如何把史学成果的学术价值变成中学课堂的教学价值,让中学历史课有趣、有味、有效,让我的学生们享受到不一样的历史教育,不至于念大学后让大学老师来“消磁”,便成了我教书生涯主要的思考和活计。
苏霍姆林斯基曾介绍过一位“课上得非常出色”的历史老师,那位有30年教龄的老师自云“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回顾自己从教30年来走过的路,发现自己真的有点类似于那位苏联的中学历史教师,生怕误人子弟,一直备着像无底洞似的课,不曾停歇。个中甘苦,实不足为外人道也。而一路蹒跚,总是碰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教学问题,如教材的科学性与教学性问题,教学中的重难点分析、史料教学、学生素养培养等问题,高考试题的科学性与导向性问题,等等。对这些问题,自然是“须得研究,才会明白”,而限于时间、资料、学力等条件,笔者也倾向于中学教师不妨取巧地“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所以,在课余之暇,“琢之磨之”,每有会意,便欣然成文,如是铢积寸累,竟也玉屑盈匣。这本集子,选录了其中的大部分,不外乎是两类文字,一是订讹,一是传信,大致包含了历史教材、历史教学、高考命题等几个主题。这些文字倘若还有一丁点历史价值的话——如作为后人研究一个转型时代中学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资料,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我——一名一辈子坚守基础教育的普通校友,对母校华东师大培养的一个回报,也是对理解我、支持我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家人、师友和学生的一个交代。
本书收录的文章,写作时间跨度较长,留有个人成长和时代变迁的印痕,内容绝大部分保持了发表时的原貌,有些文字上做了少许修改,有些恢复了发表时被删改的文字,有些注释部分进一步规范。笔者未登学术殿堂,但一直在研究状态下教书;拙文虽非学术论文,但大多也是靠在史学的边上。有感于此,模仿杨绛先生《走到人生边上》一书的命名,斗胆为文集取名为《走在史学边上》,如有僭越或雷同,也顾不得了。
是为自序。
周明学
2019年3月于浔阳甘棠湖畔
编辑的话
编辑这本书,是编辑之幸。因为,在编辑的过程中感受着作者对学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对工作认真踏实的态度,对教育全心全意的投入,对学生热切的拳拳爱心,时刻被感染着、感动着。
作者是一位中学历史教师。
作者是一位不到40岁即被评为江西省特级教师的教师。
作者是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将“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作为信条。
他不是史学家,但像史学家一样较真,哪些历史常识有错误,他清清楚楚。比如,这句流传甚广的话“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经他整理分析,才在我的认识里给被误会的胡适先生正了名,更认识到这样的误会是如何造成的。他信奉“悠悠万事,教书为大”,深入地研究教学、研究教材、研究高考,探索出“‘就地取材’史料教学法”,充分挖掘教材的教学性并纠正了教材上诸如“陈独秀是秀才”等不少“硬伤”,指出了诸多高考历史试题的科学性错误。他心疼学生,大声呼吁“救救孩子吧”,认为高考命题应该有人文关怀,不能进行霸王式的命题,出那些以学生为敌式的试题,平时也不能让学生练习“垃圾题”。
书中有两句话,抄录如下: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我们已经考得太多,但忘记了为什么而考。
所以,从工作的角度,如何做好教师;从教学的角度,如何兼顾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从专业发展的角度,如何提升史学修养;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如何培养专业精神;从教育目标的角度,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都可以从本书中感受一二。
周明学,江西省九江一中副校长,民进九江市委会副主委,中学正高级教师。
做一名好教师
课改: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新推手
关于“好老师”的三点认识
“问题”从哪里来?
民进名师激励我成长
历史教材研究
高中历史教科书必须注意语言规范
试验修订本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硬伤举隅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献疑二则
教材概念具有多义性、发展性
——就教材定义与聂幼犁先生商榷
中国古代复种制不始于唐,也不始于汉
新课程教材的知识性硬伤问题及其他
——以人教版历史必修教材为例
关于洪秀全的“学历”问题
新航路开辟前茶叶输入西欧说献疑
历史课标及历史教材的“去历史化”问题
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必修教材若干史实商兑
参议会非参政会考略及其他
为高中历史教材“疗伤”的喜与忧
让我们的教材与教学语言更有吸引力
关于“浙海关商照”插图的误读、误选与教学活用
历史教学实践
评价要公允表述要准确
——历史教学如何摆脱“左”的思潮束缚
罗斯福新政教学识小
一条鞭法祛疑
“平均地权”释疑
宋初死刑复核制度释疑
原因分析还应注意教材隐藏的“内证”
——以分析“唐代茶业迅速发展原因”为例
“张骞通西域”的属性问题及其他
历史教学不可运用“人造史料”
我们应该进行怎样的爱国主义教育
隋唐文化中的“南朝化”和“胡化”问题
谁是中华民国的国父?
有效训练:请远离垃圾题
对家庭手工纺织业解体过程中两个“分离”的理解
“就地取材”进行史料教学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2为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就地取材”史料教学例举
“就地取材”史料教学:以人教版高中必修3为例
以讹传讹的名言名句考辨辑录四则
好课应由标准和评委说了算
关于《十二表法》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梳析
证据素养的培养: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
——以《巧用旅游纪念品设计问题链》一文为例
白鹿洞书院八字学规被刻在联合国总部墙上?
“就地取材”史料教学中如何“就材设问”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为例
历史考题分析
清末新政有没有引起立宪派的分化
——高考历史第32题商榷
2007年全国高考陈寅恪题值得商榷的三个问题
就高考陈寅恪题答王俊伟老师
高考历史命题何以与学生为敌?
2010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欧阳修题商补
“问题试题”不可作为考试说明的示范例题
高考与硕考历史学科考查目标的错位
——以2011年两考考试大纲的考查目标为例
2012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历史“正德去农”题指误
市场经济改革“九二共识说”献疑
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汉画像砖题”“秦汉文书题”商榷
附录
周明学著述系年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