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组织情景中的家长式领导、创造力、建言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家长式领导对员工建言和员工创造力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在中国组织情景下进行了实证验证。本书对相关领域的学者、学生和管理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序 言
员工建言和创造力是组织变革和创新之重要源泉。作为影响员工建言和员工创造力的关键情景因素,对领导方式的研究已受到组织行为学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绝大多数是在西方背景中进行的。对于领导方式究竟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范,还是一种镶嵌在特定文化中的特定行为,目前组织行为学者们并未达成共识。
王晓春的专著《家长式领导对员工建言与创造力影响研究》,从主位的立场出发,探讨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并被证明普行于当代中国企业中的本土领导方式——家长式领导,对员工建言和员工创造力的影响。这一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理论方面讲,本书为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本土领导方式对员工建言和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见解;在实践方面,发挥传统文化背景中特有领导方式的优势,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和利用员工的智慧,对提升当前中国企业领导者的领导力,推进管理上层次和管理出效益等实践活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采用了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首先根据大量文献,构建家长式领导对员工建言和员工创造力影响的理论模型。将华人背景中的家长式领导三大组成成分——仁慈领导、德行领导和威权领导都包含其中,分别探讨它们与员工建言和员工创造力的关系,并力图揭示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仁慈领导与员工建言和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中所发挥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率先将华人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本土家长式领导引入对员工建言和员工创造力的研究中。并且,将中国企业作为实证证据的来源,为家长式领导、员工建言和员工创造力的研究增添了新的视角,丰富了不同于西方文化背景的研究证据。其次,将员工的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作为家长式领导与员工建言和员工创造力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充实和发展了家长式领导对员工建言和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中介机制研究。再者,这项研究为提高西方建言和创造力研究在中国的普适性,以及增强中国本土家长式领导研究的时效性等都提供了新的见解。
未来的研究仍可以从概念优化和测量、理论修正、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一步探索。在概念方面,家长式领导的三个组成成分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对家长式领导概念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如何进一步厘清个中关系,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员工建言和员工创造力量表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可以从建言和创造力的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在理论模型方面,对于家长式领导对员工建言和创造力的影响,是否存在其他中介和调节机制,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在研究方法上,未来研究可以采用纵向研究、实验研究、案例研究、工作日志研究等不同方法,以丰富家长式领导对员工建言和员工创造力的关系研究。
曾湘泉
2018年5月29日于中国人民大学
王晓春,东莞理工学院副教授。201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获劳动经济学博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获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分析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研究领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组织行为及领导理论。学术成果:出版《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著作一部,发表论文近10票: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国劳动》杂志及各学术会议已发表中英文论文包括“评估人力资源项目的投资回报(ROI)计量法”,“驱动创新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面对职业倦怠,企业和员工能做什么”,“有效的薪酬沟通—薪酬计划成功不可忽略的环节”,” Identifying Employees' Creative Potential and Maximizing Their Creative Performance: A Fit Model”,”Creativity Outcomes and Enablers in Workplace: From Micro to Macro Perspectives”,”How to Effectively Manage Employees’ Proactivity 如何有效管理“员工先动性”。主持及参与包括“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对东莞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在内的省部级及市级研究课题3项。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第二节 研究问题/5
第三节 研究意义/7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9
第一节 员工建言/9
第二节 员工创造力/28
第三节 家长式领导/48
第四节 家长式领导、员工创造力和创造力自我效能感/85
第五节 文献评述和总结/87
第六节 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88
第三章 研究方法/92
第一节 研究对象/92
第二节 研究数据的搜集/94
第三节 变量的定义与测量/95
第四章 研究结果/105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结果/105
第二节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105
第三节 假设检验结果/114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120
第一节 理论启示/120
第二节 管理启示/122
第三节 研究局限和研究展望/125
参考文献/134
附录/176
附录1 管理者调查问卷/176
附录2 员工调查问卷/179
附录3 问卷调查注意事项/183
后记/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