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在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骄人成绩的背后,很多企业也经历了不少的典型失败,交了大量学费,有的甚至是重复交学费。如何从失败中更好地学习,更好地进行经验教训萃取意义重大。目前,我们面临着VUCA时代带来的巨变,外部环境中充斥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时代正在变得愈发复杂。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发展的道路上必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失败情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变成了永恒的主题,每个组织、每个个体都必须不断增强学习,尤其是从失败中及时地学习。只有通过更高效的失败学习,从失败中萃取到欠缺的技术、知识与经验,才有可能在未来重获竞争力。低效的失败学习将导致组织或个人进步缓慢,重复犯错,甚至被奔涌的时代大潮所抛弃。
基于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了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失败问题。如何应对失败?如何解决失败?如何从失败中汲取知识技能与经验?这些问题近年来广受学者的关注。西方学者最早从学术角度关注到了企业失败,并将从失败中学习知识技能与经验定义为“失败学习”(Learning from Failure)。后续学者在前人提出定义的基础上对失败学习的前因、结果、过程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并已初步构建了失败学习的理论框架体系。放眼国内,我国学者对于失败学习的相关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这个领域的学者们研究视野广阔,定位清晰,特别是扎根于中国企业界广阔而肥沃的实践土壤,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亦做出了不少令西方学者赞叹的研究成果。
笔者具有多年的企业研究与实践经验,对于企业失败项目接触颇多,能深刻地感受到企业对失败项目的处理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多数企业都是采取“项目部”或“项目组”的形式推进业务的日常运行,而项目部或项目组的细胞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主体——企业员工。员工在项目推进或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毋庸置疑。因此,如何保证每一个员工充分发挥遭遇失败后的能动性,成为重要的课题。笔者在深入企业实践一线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本人带领的研究组多年的研究成果,并参考了学界同行部分的研究成果,设计出了本书的内容与框架,具体如下:
第1篇,在前人的基础上,笔者将既有理论进行了整合,从学术角度对失败学习的定义、研究演进、前因因素、影响结果及相似概念进行了系统阐述,让读者用最简短的篇幅了解目前国内外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在第2篇与第3篇,基于心理、认知与行为层次的变量,笔者构建了本书的主体部分,即“个体、团队及组织”等因素对于个体员工失败学习的重要影响。本部分结合失败学习领域经典文献中的变量,采取构建理论框架的模式,对这些因素影响个体失败学习的具体过程和机制进行了理论阐述,并在每一小节的最后,提供对现有研究补充的理论意义和对企业管理的实践意义总结。除此之外,这一部分也为后续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思路。在第4篇,我们采取了质性研究方法,对失败学习问题进行新的探索,呈现出了本研究团队在经过大量访谈调研与案例构造后采取扎根理论得出的研究成果。除了定性研究范式之外,近年来学科交叉研究在管理学、心理学等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内越来越普遍,因此在这一部分,我们提出了研究构想,即通过结合实验心理学领域的方法,将管理学理论与心理学实验方法相结合,希望能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范式参考。
此外,考虑到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在编写本书的同时,笔者添加了不少关于理论应用场景的思考。毕竟,关于失败学习的理论架构多来源于西方学者,在应用任何一个理论到我们所处的情境中去时,我们都应该思考两个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国有意义吗?这个解释在中国行得通吗?管理理论应该对症下药,只有结合实际问题,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若无法把握管理问题真正的精髓,就像“吃错药”一般,便是无意义的研究。所以,在进行理论构建时,本书不少内容有意识地融入中国文化背景,对部分已有的理论进行了必要的调整,确保能够合理解释“中国式失败”。在阅读中,读者可能也会发现,有的理论假设与既有理论产生了若干冲突,所以,我更倾向推荐用一种思辨的视角来对待本书的部分观点。
本书是笔者对多年学术研究和参与企业实践的成果总结,也是研究团队共同贡献的结晶,他们是袁文龙(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教授)、仇勇(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王斌(上海大学副教授),已经毕业或在读研究生彭鹏、杨珂、杨冲、宋尚昊、陈晓萱、许鑫凤等,其中宋尚昊为本书出版做了大量具体而繁杂工作。希望本书不仅能为失败学习领域的同行或研究生提供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也能为广大企业管理者提供实践参考价值。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之路上,充满崎岖和不确定,本书的部分探索也可能存在瑕疵,甚至观点的争议。读者若对本书中观点存有疑虑,可以与我联系交流(wangwenzhou@bnu.edu.cn)。感谢您的支持!
第1篇 概论篇——以失败为师 001
第1章 失败学习相关概念及价值005
1.1 什么是失败学习 / 005
1.1.1 失败相关概念 / 005
1.1.2 失败学习相关概念 / 007
1.2 失败学习的价值 / 012
第2章 失败学习影响因素及作用结果014
2.1 失败学习的影响因素 / 014
2.1.1 个体层面影响因素 / 014
2.1.2 团队层面影响因素 / 016
2.1.3 领导层面影响因素 / 017
2.1.4 组织层面影响因素 / 018
2.2 失败学习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 019
2.3 失败学习研究评介及后续展望 / 021
第3章 失败学习相关过程及反应024
3.1 “错误学习”研究概述 / 024
3.1.1 错误分类角度 / 024
3.1.2 错误的时间线角度 / 026
3.1.3 错误优先级角度 / 029
3.2 创业过程失败恐惧反应 / 032
3.2.1 什么是失败恐惧反应 / 032
3.2.2 创业失败恐惧反应影响因素 / 033
3.2.3 失败恐惧反应作用机制 / 035
本篇参考文献036
第2篇 个人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043
第4章 人格、情感特质与失败学习046
4.1 自恋特质与失败学习 / 046
4.1.1 引言 / 046
4.1.2 理论解释与假设推演 / 049
4.1.3 总结与讨论 / 052
4.2 情感特质、归因倾向与失败学习 / 053
4.2.1 引言 / 053
4.2.2 理论解释与假设推演 / 055
4.2.3 总结与讨论 / 059
4.3 内疚感与失败学习 / 062
4.3.1 引言 / 062
4.3.2 理论解释与假设推演 / 064
4.3.3 总结与讨论 / 070
第5章 认知特质与失败学习073
5.1 学习导向与失败学习 / 073
5.1.1 引言 / 073
5.1.2 理论解释与假设推演 / 076
5.1.3 总结与讨论 / 084
5.2 掌控回避目标导向与失败学习 / 087
5.2.1 引言 / 087
5.2.2 理论解释与假设推演 / 090
5.2.3 总结与讨论 / 094
5.3 项目承诺与失败学习 / 096
5.3.1 引言 / 096
5.3.2 理论解释与假设推演 / 098
5.3.3 总结与讨论 / 102
第6章 行为反应与失败学习104
6.1 差错应对策略与失败学习 / 104
6.1.1 引言 / 104
6.1.2 理论解释与假设推演 / 106
6.1.3 总结与讨论 / 114
6.2 中国文化因素与失败学习 / 116
6.2.1 引言 / 116
6.2.2 理论解释与假设推演 / 118
6.2.3 总结与讨论 / 124
本篇参考文献126
第3篇 团队与组织篇——构建“宽容和谐”的氛围 151
第7章 组织环境与失败学习153
7.1 团队指责与失败学习 / 153
7.1.1 引言 / 153
7.1.2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 155
7.1.3 总结与讨论 / 160
7.2 组织失败厌恶文化与失败学习 / 162
7.2.1 失败厌恶理论简述与模型构建 / 162
7.2.2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 164
7.2.3 总结与讨论 / 169
第8章 领导风格与失败学习172
8.1 积极领导风格与失败学习 / 172
8.1.1 引言 / 172
8.1.2 积极领导风格与失败学习 / 173
8.1.3 管理与实践建议 / 176
8.2 消极和双面领导风格与失败学习 / 177
8.2.1 消极领导风格与失败学习 / 177
8.2.2 双面领导风格与失败学习 / 178
8.2.3 管理与实践意义 / 180
本篇参考文献181
第4篇 拓展篇——失败学习研究理论与方法新探 191
第9章 失败反应与失败学习——基于扎根理论的案例研究192
9.1 研究背景 / 192
9.2 文献综述 / 193
9.2.1 失败学习研究脉络 / 193
9.2.2 失败后续反应机制 / 194
9.3 研究设计 / 196
9.3.1 研究方法 / 196
9.3.2 案例选择 / 196
9.3.3 数据收集与分析程序 / 198
9.4 “失败反应—失败学习”模型构建 / 198
9.4.1 开放式编码 / 198
9.4.2 主轴式编码 / 201
9.4.3 选择式编码 / 204
9.4.4 模型构建 / 207
9.4.5 理论饱和度检验 / 208
9.5 “失败反应—失败学习”模型阐述 / 208
9.5.1 失败反应的产生 / 208
9.5.2 失败反应对失败学习的影响路径 / 209
9.6 研究结果及意义讨论 / 214
9.6.1 结论与讨论 / 214
9.6.2 实践意义 / 216
9.6.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 217
第10章 事件特征与失败学习——基于神经认知视角的研究构想218
10.1 引言 / 218
10.2 理论综述与假设提出 / 219
10.2.1 理论综述 / 219
10.2.2 假设提出 / 221
10.3 研究设计与方案选择 / 227
10.3.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27
10.3.2 研究具体方案和可行性分析 / 228
10.3.3 被试招募 / 233
10.4 研究意义 / 234
10.4.1 理论意义 / 234
10.4.2 实践意义 / 235
本篇参考文献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