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保护福建的世界遗产文化,除福建省历史文化资源外还应将海外福建人传承民间文化的行动经验纳入闽俗非遗保护范畴。历史上,东南亚为闽籍华人主要聚集地,闽籍华人在当地社会保留相对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资源类型。闽籍华人作为当地社会的行动者,将中华民间文化与东南亚社会环境积极嵌合与动态调适,实现共享彼此民俗习惯的共同生活模式。在东南亚,华人传统生产习俗为当地社会创造出令人瞩目的经济贡献力,华人以民间文化的社会实践手段实现中华传统习俗异地传承和再生历史过程,见证中华民间文化具有伦理共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以及共荣共生的文化属性。
中国是环太平洋开放大国,中国“一带一路”不是征服世界,而是融人世界。自有国家概念以来,亚洲海域是我国大陆海洋经济、文化进出太平洋的唯一通道与口岸。2020年12月17日,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经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送王船广泛流传于闽南和马来西亚马六甲、印度尼西亚等沿海地区,是传统闽南人为表达对海洋的敬畏和感恩民间举行的一种禳灾祈安祭祀仪式,通过一系列民间民俗活动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送王船拥有600多年历史。可见,福建省地理区域地位十分重要,其海洋文化历史的研究价值十分重要。福建省文化遗产跨国在亚洲海域传承与发展,成为居住国的“福建省话”“唐人文化街”“华人传统节日”国家公共假期等现象出现,尤其在东南亚,华人在居住国既满足自身财富积累需要,也建构出新人文关系,形成东南亚“唐人文化”现象。回视东南亚华人民间文化发展过程,发现在语言、饮食、服饰、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等方面,大致经历社会适应、文化认同到再生后约定发展模式,这是在中国其他地区所没有的文化特性。关于中华民间文化跨境传承与再生过程,通过对东南亚华人民间文化交流历史脉络的抽丝剥茧,最终可溯源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基之上。虽然东南亚华人民间文化是东南亚文化组成部分,但具有中国其他地区所没有的民间文化发展特性。
传承与保护福建的世界遗产文化,除福建省历史文化资源外还应将海外福建人传承民间文化的行动经验纳入闽俗非遗保护范畴。历史上,东南亚为闽籍华人主要聚集地,闽籍华人在当地社会保留相对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资源类型。闽籍华人作为当地社会的行动者,将中华民间文化与东南亚社会环境积极嵌合与动态调适,实现共享彼此民俗习惯的共同生活模式。在东南亚,华人传统生产习俗为当地社会创造出令人瞩目的经济贡献力,华人以民间文化的社会实践手段实现中华传统习俗异地传承和再生历史过程,见证中华民间文化具有伦理共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以及共荣共生的文化属性。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对福建省、浙江和上海侨务工作调研,“关于侨务、侨联工作的一系列深刻论述和重要指示”,明确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的新时代侨务工作主题,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侨务工作重点。华侨华人遍及世界各地,特别是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万华侨华人,是当地民众了解中国的重要桥梁,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参与者”①。
事实上,单纯的民间文化,历来都是民间智慧与政治、社会思想的综合话语。现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中国主要传统民俗节庆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中元节,被当地政府确立为全国公共性节假日。福建人移民以民间信仰和宗族为中心创造出一系列重要文化遗产,如妈祖信仰,已被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生大帝、送王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4月,中国-马来西亚将“送王船”仪式(“王舡巡境”)联合申请文本,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勇全殿是马来西亚非物质文化遗产“王舡巡境”传习单位,祖庙是厦门马巷供奉池府王爷的元威殿,“王舡巡境”正是传自厦门的“送王船”,马六甲青云亭等16个官庙也有送王船习俗。马六甲勇全殿至今保留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次送王船的文物、文字记录,乃至照片,十分珍贵。福建王爷信仰的王船祭祀活动,除在马来西亚称作“王舡巡境”外,还在马六甲干冬清华宫(五府王爷)、砂拉越古晋凤山寺(广泽尊王)、槟城水美宫(祀朱、池、李王爷)、槟城大路后灵应社(三府王爷)、槟城威省海灵应社王爷馆、后港斗母宫(郑成功)、柔佛峇株巴的石文丁渔村“崇岩宫”(池、李、包三府王爷)、印尼吝眼亚庇镇,至今保留一年一次烧王船活动,成为当地著名旅游项目之一。历史上,华人主动与东南亚当地社会主流文化和本土文化互相吸收融合,获得个体生存与发展机会、认同觉醒、要求确立群体社会地位,以及主动推动全球公民自我意识,自愿为当地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东南亚华人社会虽然处于中华文化的边缘地带,通过被动地接受殖民地或租界的体制统治,到主动与异国文化相互通融,再到推动自我文化的全球公民意识。从华人在东南亚社会历史过程来看,华人民间传统习俗在异地传承,经历了从民间无意识生存行动,到华人自身文化被唤醒,再到华人群体的文化自觉行动涉人当地社会所有面向,实现华人与东南亚国家民民相亲的共同生活模式。闽籍华人与社会其他成员建造共同生活模式,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良好基础。
绪论
第一节 东南亚闽侨分布与文化适应现状
第二节 东南亚闽侨民俗文化研究回顾
第三节 研究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东南亚闽侨民俗文化研究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意义
第一章 东南亚闽侨民俗研究理论
第一节 东南亚闽侨民俗文化相关术语的界定
第二节 东南亚闽侨民俗文化特征
第二章 东南亚闽侨祖籍地民俗文化迁移
第一节 东南亚闽侨祖籍地主要的生产习俗
第二节 东南亚闽侨祖籍地传统生活习俗
第三节 东南亚闽侨祖籍地民俗文化现状
第三章 马来西亚、新加坡闽侨的民俗文化适应
第一节 早期新马地区闽侨民俗概况
第二节 海峡殖民时期的闽侨生活习俗
第三节 独立后新马地区闽侨生活习俗文化适应
第四节 当代新马地区闽侨民俗文化适应现状
第四章 印尼闽侨民俗文化存续与传承
第一节 印尼闽侨民俗文化历程
第二节 闽侨在印尼聚集地及其民俗文化特征
第三节 印尼闽侨生产与生活传统民俗
第四节 印尼闽侨民俗文化适应性现状
第五章 菲律宾闽侨民俗文化适应
第一节 菲律宾闽侨民俗文化适应历史
第二节 菲律宾闽侨商业居住模式
第三节 菲律宾闽侨民俗文化适应现状
第六章 泰国闽侨民俗文化传播与融合
第一节 泰国闽侨传播福建祖籍地民俗
第二节 泰国闽侨生活习俗的融合
第七章 越南、柬埔寨、缅甸闽侨民俗文化适应
第一节 越南、柬埔寨、缅甸闽侨民俗文化形成条件
第二节 柬埔寨闽侨传统民俗的文化保留
第三节 缅甸闽侨民俗文化适应
第四节 越南闽侨民俗文化
第八章 东南亚闽侨民俗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