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门史文库:中国舞蹈发展史》系统介绍了原始舞蹈产生与发展的轨迹,夏商奴隶制时代舞蹈的发展,两周时期舞蹈的发展和变革,舞蹈艺术取得重大发展的汉代,各族乐舞在纷呈交流中发展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辉煌唐舞,舞蹈艺术发展的转折期——辽、宋、西夏和金代,元、明、清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变异。全书图文并茂,史料丰富,是研习中国舞蹈专门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王克分,生于1927年4月,重庆市云阳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1947年在上海中国乐舞学院师承著名舞蹈家戴爱莲习舞,后曾任中央民族歌舞团编导、演员。1956年调入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在欧阳予倩、阴法鲁、杨荫浏等著名专家指导下研究中国舞蹈史。主演著作有《中国古代舞蹈史话》(中、英、日、法、韩文本)、《中国舞蹈发展史》(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1999年又获“文化部第一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舞蹈史·隋唐五代部分》(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成果三等奖),学术论文、评论近百篇,合著《佛教与中国舞蹈》。参加编撰的《隋唐文化》获国家图书奖。主编的《中国舞蹈词典》获首届辞书评奖三等奖。任《中华文明史》舞蹈学科主编并撰稿,获“五个一工程奖”。是《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古代舞分支副主编。主编《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敦煌石窟全集·舞蹈卷》(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华舞蹈图史》(台湾文津书局出版)等。1992年被评为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赴美国迈阿密及威敦堡大学讲学,获美国中西部中国科技文化交流协会授予的“杰出艺术家贡献奖”。是《辞海》、《佛教文化百科》、《艺海》等大型辞书的编委及撰稿人。被收入中国、英国、美国、印度等多部《国际名人录》。
第一章 原始舞蹈产生与发展的轨迹
一、生产劳动与原始舞蹈
二、生殖崇拜与“求偶舞”
三、反映征战生活的古武舞
四、原始祭祀舞
第二章 夏商奴隶制时代舞蹈的发展
一、舞蹈步入表演艺术领域
二、祭祀舞的发展及甲骨文中的有关记录
第三章 两周时期舞蹈的发展和变革
一、强化舞蹈的教化和政治作用
二、“礼崩乐坏”与民间舞兴盛
三、表演性舞蹈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一)表演性舞蹈艺术的发展
(二)舞蹈活动与政治斗争
四、乐舞理论
(一)儒家的乐舞理论
(二)墨家的乐舞理论
第四章 舞蹈艺术取得重大发展的汉代
一、舞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一)“百戏”是流传最广的表演艺术形式
(二)“女乐”的舞蹈活动
(三)礼节性舞蹈与即兴起舞
(四)雅乐舞蹈的继承与创新
(五)民族关系的发展与乐舞文化交流
二、舞蹈艺术水平的提高
(一)技艺结合,注重舞情舞意的刻画
(二)群舞的编排
(三)舞具舞服的巧妙运用
(四)著名舞人及其艺术成就
(五)乐舞理论与审美特征
第五章 各族乐舞在纷呈交流中发展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
一、《清商乐》的发展与演变
二、“以舞相属”与即兴起舞
三、各族乐舞文化大交流及其深刻影响
四、舞蹈的技艺水平与审美特征
第六章 辉煌唐舞
一、舞蹈活动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节日歌舞游乐
(二)自舞成风
(三)歌舞艺人在街头、广场、酒肆献舞
(四)宗教祭祀舞蹈的艺术化与世俗化
二、舞蹈艺术的高度发展
(一)丰富多彩,繁花似锦
(二)艺术成就与审美特征
第七章 舞蹈艺术发展的转折期--辽、宋、西夏、金代的舞蹈
一、辽代舞蹈的兼容精神
(一)辽承唐舞倡诸舞
(二)辽代遗存的舞蹈形象
二、宋代--古代舞蹈发展的转折点
(一)繁盛的民间歌舞
(二)继承变革中的宫廷宴乐和歌舞大曲
(三)纯舞渐衰时的优秀舞者
(四)唐、宋舞乐传高丽
(五)珍贵的德寿宫舞谱
三、金承辽舞融宋舞
四、西夏舞迹
第八章 元、明、清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变异
一、宫廷宴乐
(一)元代的宫廷宴乐及其他表演性舞蹈
(二)明代宫廷乐舞和朱载培的舞论及拟古舞谱
(三)清代的宫廷宴乐和舞蹈家裕容龄
二、源远流长的各族民间舞蹈
(一)汉族民间舞
(二)少数民族民间舞
三、戏曲舞蹈的发展
结语
后记
出版说明
“小儿队”与“女弟子队”共二十队,“队舞”名与唐代大致相同的有八队之多。这些“队舞”,舞者的服饰与舞具都与唐代的同名舞蹈有共同的特点。如唐代的《柘枝舞》本是西域民间舞,曾盛行一时;宋代“队舞”《柘枝队》,舞人头戴“胡帽”,保存了原有的民族服饰。宋代《剑器队》舞者要“带器仗”,和唐代的《剑器舞》一样,舞者手执剑一类的武器而舞。《浑脱舞》本是曾一度风行于唐长安一带的“泼寒胡戏”中的风俗舞,此种风俗是自大秦(东罗马帝国)经康国、龟兹等西域之地传人中原的,史家认为:新疆出土的唐代舍利子盒上的群舞图,很可能是描绘“泼寒胡戏”中的舞蹈场面,舞者有戴各种兽面的;宋代的《玉兔浑脱队》舞者头上要戴“玉兔冠”,分明是承袭唐代的“浑脱舞”而来。《解红舞》本唐末所编儿童双人舞,舞态优美别致,诗人赞少年舞者有如“两个瑶池小仙子”;宋代“小儿队”中的《儿童解红队》,当是继承、改编唐代《解红舞》无疑。唐代《菩萨蛮队》是李可及编创的大型女子群舞,在佛寺演出过,佛教节日也在宫中演出过,因为当时的皇帝唐懿宗笃信佛教。此舞不像一般的宗教舞蹈那样沉闷或具神秘感,而是相当美,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舞队一出,如群仙下几,以其特有的美姿妙音悦人耳目;宋代“女弟子队”的《菩萨队》,当是在唐《菩萨蛮队》的基础上改编的。唐代的歌舞大曲《霓裳羽衣》,是一个以刻画仙女美为特点的著名舞蹈,《教坊记》“曲名”中有《拂霓裳》名,宋代《拂霓裳队》当是吸收唐代的《霓裳羽衣舞》和《拂霓裳》的乐舞因素编制的。唐代有《采莲舞》,宋代的《采莲队》与之不无关系。
“女弟子队”有《菩萨献香花队》,舞者手中执花盘,这种舞蹈形式在敦煌壁画和新疆石窟壁画均有所发现,大都是在佛教盛行的南北朝时代绘制的,可见手执花盘舞蹈礼佛娱佛,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宗教艺术虽然只是折光地反映生活,但它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生活的真实。宋代宫廷“队舞”《菩萨献香花队》与上述宗教艺术中的同类舞蹈是一脉相承的。从宋代“队舞”的舞名、服饰、舞具等,已能比较清楚地看到它们与前代,主要是唐代舞蹈的继承关系。
宋代宫廷“队舞”,都是节日在宫中演出。《宋史·乐志》载:“每上元观灯,楼前设露台,台上奏教坊乐、舞小儿队;台南设灯山,灯山前陈百戏,山棚上用散乐、女弟子舞。”看来,北宋初年,宫廷乐舞百戏演出场面还比较可观。南宋时代,随着国势的衰弱,许多宫廷队舞的舞者,都是从宫外召来的“和顾”(临时演员),有时甚至把流浪艺人--“路伎人”也召来充当临时演员,经过匆匆排练即上场表演,大典、官宴一结束,就把这些“临时演员”遣散了。这种演出的艺术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
宋代部分地继承了唐代多段体的大型歌舞套曲--“大曲”,但又有了较大的变化、发展。首先是精炼,从长达数十段的唐代大曲中采摘一部分,叫“摘遍”,表演形式仍然是器乐演奏、歌唱、舞蹈相间或结合演出,或只演出“人破”以后的快节奏舞段;其次是表演内容有了较大的发展,唐代大曲多是抒情性或某种风格的纯音乐舞蹈表演,宋代大曲一部分仍是单纯的乐、舞、歌表演,另一部分则是用音乐舞蹈叙述或表演一定的人物情节。后世盛行的戏曲艺术,正是从这里孕育成长的。
……